原標題: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柱寬——盡心盡力扶貧濟困
    作為我省唯一擁有從礦產開採、粗鉛冶煉到蓄電池終端產品及廢舊電池回收整條完整產業鏈的民營企業——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馬柱寬管理企業在行,幫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也盡心盡力、取得了實效。
    在馬柱寬看來,要讓貧困群眾樹立起脫貧致富的信心,首先需要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生產基礎設施建設。
    2011年,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0多萬元,幫助箇舊市沙甸鎮附近村社修建鄉村道路,將一條條泥濘土路變成了寬闊便利的柏油路,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條件。2013年,馬柱寬積極向公司董事會提議,為沙甸轄區內3個小鄉(村委會級)投資60萬元用於農村危房改造、道路修建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觀音莊周邊村寨村民小組辦公條件較差、道路及路燈等公共設施損毀嚴重,公司幫助納瓦村、觀音莊村民小組進行辦公室裝修、改造,出工出力出錢對觀音村路燈、線路進行維修、更換。
    2017年,雲南振興實業集團公司在結對保和鄉幫扶後,發現該村的嚕初都村小組有55戶170人居住,但村裡的田間道路一直以來都是坑坑窪窪的,村民出行困難,所有生產、生活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春耕時,嚕初都村小組的化肥等農用物資一星期多都背不完,收成時也一樣,不少農作物還沒來得及運出去就已經爛在地裡,行路難制約了村子經濟發展。通過多次實地考察後,公司出資13萬元,整合保和鄉政府資金5萬元,為嚕初都村小組修了共計3公裡多的田間生產便道。
    路修好了,不僅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也為村裡近千畝田地提供了生產便利,極大地激發了群眾充分利用土地謀發展的激情,讓村民們樹立了依靠生產脫貧致富的信心。不少村民表示,如今,生產、生活環境改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致富信心十足。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通過深入調研,在保和鄉政府的配合下,馬柱寬帶領企業為嚕初都村制定了為期3年的幫扶計劃。分別與保和鄉政府、保和鄉核桃寨村委會代表籤訂「萬企幫萬村」結對幫扶協議,為脫貧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2012年,馬柱寬了解到紅河縣三村鄉小學房屋破損嚴重,教學條件艱苦的情況後,先後兩次深入到三村鄉進行調研,與紅河縣三村鄉結成了鄉企幫扶對子,針對當地教育設施落後,車同小學校舍破舊、架車小學孩子們缺乏運動鞋等情況,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2017年,振興集團公司聚焦教育扶貧,出資1.8萬元表彰獎勵了保和鄉中心小學的8位教師和個舊五中的4位教師,讓這兩所鄉鎮學校的老師備受鼓舞。儘管獎金不多,但是對於默默奉獻在鄉鎮學校教育農村孩子的他們來說,這是對他們付出的肯定,是對他們做好鄉村教育一線工作的激勵。
    「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和諧社會步步前行。」馬柱寬說。(記者 胡曉蓉)
    責任編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