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員:伊朗只能被迫進一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

2020-12-23 新京報網

據央視新聞援引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2日,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董事會成員穆罕默德·賈馬利(Mohammad Javad Jamali)向外界表示,在目前局勢下,伊朗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減少其對伊核協議的承諾。


他說:「我們目前看不到三個歐洲籤署國(德國、英國和法國)與美國的立場有任何不同。他們都反對伊朗。」「如果歐洲人不履行承諾,我們肯定會邁出第五步。」


美國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逐步恢復因協議而中止的對伊制裁。2019年5月,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並表示每隔60天減少一次其所履行的伊核協議義務,直到歐洲拿出保護伊朗利益的具體方案。截至目前,伊方先後四次分批放棄執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12月30日,伊朗國會核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雷扎伊曾向外界表示,由於歐洲國家尚未採取任何具體措施來履行其承諾,伊朗計劃採取第五階段措施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編輯 倪豔楠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圓桌|蘇萊曼尼死後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專家:伊朗很克制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死於美國無人機的空襲之後,伊朗1月5日宣布進一步減少對2015年伊核協議承諾的遵守,表示伊朗的核計劃將不再受到任何限制。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是美國於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制裁。
  • 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司坤】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晚,伊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第五階段,伊朗取消了所有伊核協議對其限制措施。伊朗邁出了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步。在6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會上,有外媒記者就此事提問稱,伊朗在周末宣布新一輪減少履行伊核措施的舉措,中方是否表示關切?誰應該為此負責?
  • 伊朗總統稱願意有條件恢復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新華社德黑蘭12月14日電(記者夏晨)據伊朗國家電視臺14日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表示,如果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其他籤字方履行承諾,伊方也願意恢復履行其在協議中作出的承諾。魯哈尼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伊朗敦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領導的下屆政府重返伊核協議並履行相關承諾。魯哈尼表示,伊朗不會允許美國推遲結束對伊朗的制裁。伊政府將竭盡全力使伊朗人民擺脫來自美方的「壓迫性負擔和錯誤制裁」。
  • 伊朗總統對美新政府重返伊核協議有信心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7日說,他確信由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領導的新政府將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解除對伊制裁。  魯哈尼說:「毫無疑問,伊朗民眾3年的抵抗將說服美國新政府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解除制裁。」
  • 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美伊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川普威脅...
    就在剛剛,據中央廣播電臺總臺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晚,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作為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個「補救」步驟,將針對伊核協議第36條,對離心機的數量將不再有任何限制。此步驟在伊核協議範圍內,而所有五個步驟在有效執行對等義務後均可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合作將繼續。
  • 伊朗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承諾的舉措 中方回應
    記者: 1月6日,伊朗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承諾的舉措。伊在聲明中表示,將不再遵守協議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伊離心機數量的限制。同時,伊將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如對伊制裁得以解除,伊可繼續從全面協議獲益,伊可立即恢復履約。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 俄伊外長強調繼續履行伊核協議的重要性
    新華社莫斯科1月10日電(記者周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伊朗外長扎裡夫10日表示,有必要繼續推動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執行。如果美國單方面原因導致伊核協議的履行被迫中斷,國際社會推動核不擴散的努力將面臨消極影響。  據塔斯社報導,拉夫羅夫當天在莫斯科會見到訪的扎裡夫,雙方就伊核協議的執行情況等交換意見。
  • 伊朗最高領袖:美國解除對伊制裁才能使美重返伊核協議有意義
    新華社德黑蘭1月8日電(記者夏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8日發表電視講話說,美國只有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其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才有意義。哈梅內伊說,美國如果不解除對伊制裁就重返伊核協議,不僅沒有意義甚至會「有害」。哈梅內伊還說,伊朗不會削弱對西亞地區盟友的支持。
  • 伊朗最高領袖:美國解除對伊制裁才能使美重返伊核協議有意義_新聞...
    新華社德黑蘭1月8日電(記者夏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8日發表電視講話說,美國只有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其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才有意義。哈梅內伊說,美國如果不解除對伊制裁就重返伊核協議,不僅沒有意義甚至會「有害」。哈梅內伊還說,伊朗不會削弱對西亞地區盟友的支持。
  •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已做出反應,伊核協議將陷入「昏迷」?
    依照該法案,伊朗將提升其鈾濃縮豐度至20%,並規定如果明年2月初伊核協議各方不解除對其銀行業和石油的制裁,將暫停國際核查人員進入其核設施。伊核協議的核心內容是伊朗以其核權利的暫時性地部分放棄換取主要是美國對其相關制裁的解除,因此該協議雖然是多邊性質的,但是美國和伊朗兩國是協議最重要的相關方,是協議存廢的關鍵因素,其他參與方更多地起到一種擔保作用,它們的參與利於發揮安理會的功能,增加協議的權威性。
  • 熱點問答:突破核協議限制後 伊朗還會有何舉措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熱點問答:突破核協議限制後 伊朗還會有何舉措新華社記者邵傑伊朗政府5日宣布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即最後階段,放棄伊核協議中的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離心機數量的限制」。這意味著,伊朗的核計劃將不再受到任何實際限制。
  • 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8日表示,伊核協議5年前經各方談判籤署,不需要重新談判,也不需要新成員加入。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美國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作為回應,伊朗去年5月以來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
  •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訪問伊朗 將就伊核協議同伊方會晤
    據伊朗官方伊通社當地時間24日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將於當天到訪伊朗,並將於當地時間25日和26日會見伊朗高級官員。伊通社稱,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處於孤立狀態,而國際社會對伊核協議的支持,將增加充分履行伊核協議的希望。
  • 美國制裁伊朗官員和一所大學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劉品然)美國政府8日宣布對伊朗一名官員和一所大學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有關聯。美國財政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制裁伊朗駐葉門胡塞武裝代表哈桑·伊爾盧和伊朗穆斯塔法國際大學。
  • 英法德啟動伊核協議爭端解決機制,稱不會對伊「極限施壓」
    英國、法國和德國政府1月14日發布聯合聲明說,鑑於伊朗進一步中止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三國啟動伊核協議框架下的爭端解決機制,但不會追隨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當天早些時候公開提議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協議」替代伊核協議,從而確保伊朗無法製造核武器。英法德三國聯合聲明說,「伊朗宣稱它有權中止履行伊核協議」,三國因而不得已啟動爭端解決機制。
  • 國際觀察|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作為回應,伊朗去年5月以來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2018年5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展示籤署的關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文件。(新華社/美聯)有分析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多國近期圍繞伊核協議表態有一個重要背景,那就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在今年9月表示,如果伊朗能重新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美國將重回伊核協議,並與盟友合作鞏固和延伸伊核協議條款。
  • 美制裁伊朗官員和一所大學 稱與「聖城旅」有關聯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劉品然)美國政府8日宣布對伊朗一名官員和一所大學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有關聯。  美國財政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制裁伊朗駐葉門胡塞武裝代表哈桑·伊爾盧和伊朗穆斯塔法國際大學。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美重返伊核協議 不進口美英疫苗
    1月8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等熱點問題進行電視講話。他再次強調,美國應儘快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併重返伊核協議。哈梅內伊在講話中表示,目前伊朗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三個「核心分歧」,分別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西方指責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力以及伊朗飛彈研發等國防力量的發展。在提到制裁時,哈梅內伊強調,美國必須儘快解除制裁併重返伊核協議。
  • 伊朗內鬥激化:政府和議會就伊核協議產生分歧,最高領袖未表態
    意思就是在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的前提下,如果制裁還不解除,那麼伊朗就不玩了,實際上是為下一步退出伊核協議提供法律支撐。路透社稱,伊朗方面希望通過該法案「復興核工業」,並根據本國的需要制訂核計劃,進而用於對抗西方國家的制裁。
  • 伊朗哪裡來的底氣?美國必須重返伊核協議,不得限制伊朗飛彈計劃
    對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鈾濃縮設施等發生爆炸、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方面一直按兵不動,甚至低調處理,大多數評論家紛紛認為,除了實力不濟外,伊朗方面也是在等待,等待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取消對伊朗的制裁,在此之前,伊朗不會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