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歲末祝福 12國難民歡聚

2021-03-02 靜思大良福田

市長Rudi Jantke表示,這樣的活動很難得,可以讓不同國籍、宗教的人齊聚,期待今後慈濟能多辦這類活動促進地方融合。(圖片由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提供,地點:Hefter文化廳,日期:2015/12/20)

「有這樣的活動,讓許多不同國籍、不同群組、不同文化的人共聚一堂,一起來迎接新的一年.」德國格拉紹(Grassau)市長Rudi Jantke道出藉由歲末祝福,讓不同國籍的人齊聚,並為新的一年祝福,為此深表歡喜。

德國慕尼黑的慈濟志工陳樹微在這一年來積極關懷難民,不僅溫暖了難民的心,也獲得格拉紹市長以及關懷協助難民機構的肯定與信賴,2015年歲末之際,慈濟志工向格拉紹市的市長Rudi Jantke提出舉辦歲末祝福的想法,邀請當地及鄰鎮的難民一起共同來為未來祝福,市長立即歡喜答應,並提供當地的Hefter文化廳作為場地以及協助邀約。

12月20日,前來Hefter文化廳參加歲末祝福的二百八十位難民來自十二個國家,大多數來自敘利亞,歲末祝福會場,不僅有慈濟志工穿梭,更有許多難民志工的身影,雖然許多人信仰不同的宗教,不過卻依然歡喜參與,希望能為新的一年祝福。

難民志工遠途前來

現場可以看到難民志工親力布置會場,有的不是住在附近,不過知道慈濟舉辦歲末祝福,便不遠千裡而來,二十歲敘利亞籍的Hady曾經是伊斯坦堡滿納海中小學的職工,也是慈濟的志工,目前在荷蘭求學,精通阿語、英語和土語,他得知格拉紹歲末祝福活動,特地搭了九小時火車來協助現場阿語翻譯,並擔任司儀,同時也把握機會介紹慈濟給在場的不同族群認識。


敘利亞籍的Hady自荷蘭搭乘九個小時的火車到慕尼黑,因為得知有歲末祝福活動,不遠千裡來承擔。(圖片由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提供,地點:Hefter文化廳,日期:2015/12/20)


志工Mohammad和Manar是來自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過去慈濟在土耳其的發放,他們每次都親身參與,此次他們分別從需要七小時車程的德勒斯登和一個小時外的阿爾特廷趕到現場,一穿上志工背心,開始協助相關工作。

慈濟志工體恤難民朋友交通不便,可能沒有辦法各自抵達會場,所以特別安排兩部巴士專車接送,希望可以以「貼心服務」,溫暖每一位難民朋友的心;抵達Hefter文化廳之後,慈濟志工引導入座,接著慈濟志工蘇淑影以英文版的〈愛與關懷〉揭開序幕。

多語翻譯傳達關懷

「世界上沒有人願意一無所有地離開自己的家園,到異國他鄉來生活,希望難民能夠適應這裡的生活與文化。」市長Rudi Jantke說出心中的同理感受,不過也期待難民朋友可以適應現在的生活。

由於難民朋友多數聽不懂德語,特別安排志工陳無憂擔任英文翻譯,Hady則擔任阿拉伯語翻譯以及節目流程司儀,彼此搭配非常融洽,可以讓歲末祝福活動更加順利進行。


歲末祝福的會場,許多難民朋友齊聚一堂,以點亮心燈,為未來祝福。(圖片由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提供,地點:Hefter文化廳,日期:2015/12/20)

援助關懷難民機構代表Vogel說出心中的感恩與歡喜,她說:「很感恩慈濟與Susan(陳樹微)用心策劃這個活動,希望大家都有個愉快的下午。」慈濟志工範德祿也隨即與眾人分享,慈濟是一個實踐愛與關懷的團體,並感恩市長和當地提供場地,以及Tracht協會一同共襄盛舉。

彼此祝福和樂相融

志工陳無憂與Hady以德語、英語、阿拉伯語介紹來自臺灣的福慧紅包,並且傳達證嚴上人無限的祝福。

這場歲末祝福活動,更像是一場不同國籍的交流饗宴,緊鑼密鼓的活動讓現場變得熱鬧非凡,有巴伐利亞傳統土風舞、吉他獨奏和演唱、鋼琴和小提琴彈奏、阿富汗民俗舞蹈、塞內加爾鼓聲表演等等,讓與會的每一個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

歲末祝福的尾聲,大家和樂融融的場景烙印在每一個人心中,市長Rudi Jantke更是有感而發,他說:「希望未來德國人民能像今天這樣和善地對待難民朋友,並期待今後慈濟能多辦這類活動促進地方融合。」

這次來參加歲末祝福的民眾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與信仰,在歲末祝福歡樂和感恩的氣氛下圓滿結束,一起親身見證愛與真誠的力量。


(文: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德國報導 2015/12/20)

本文選自慈濟全球資訊網,更多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瀏覽慈濟全球資訊網

相關焦點

  • 湧入德國的難民太多,一個德國家庭只好跑去俄羅斯當難民...
    本來,因為對穆斯林的寬容生活環境,以及「德國人歡迎難民」這些新聞在各地流傳,就造成很多難民湧入德國,【有人估計光是去年,就有150萬難民進入德國】而且,一名中東難民在德國成功尋求庇護後,平均會通過申請家庭團聚把4-8個家人接到德國居住,令德國負擔更重。。由於難民太多,德國社會的文化逐漸的就被影響,改變。。
  • 【回眸來時路】歲末祝福
    11月26日起,證嚴上人,前往草屯、大裡、埔裡、東勢、集集、南投等六地,由慈濟援建的大愛村安撫災民,當時為災民舉行的祈福晚會,卻也意外地將慈濟的歲末祝福,推進了小區。今年的主題為『力行三好祈三願』,期藉此主題活動增進小區會員凝聚力,廣邀人間菩薩,力行『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共振大愛心室效應。因此,今年度由證嚴上人主持的歲末祝福場次中,特設「希望工程志工獎」,表揚志工們全程投入希望工程、付出無所求,全省總計三十一位志工接獲表揚。
  • 敘利亞難民為什麼選擇去德國(或歐洲)?
    敘利亞內戰製造了將近700萬難民,除了逗留在土耳其邊境的300多萬,去往歐洲的有100多萬(如果按照責任,義務和寬容度來考察,歐洲分擔了不小的比例),其餘的都分散於黎巴嫩,約旦,伊拉克等國,而這些難民在敘利亞本身也是中低階層,他們的全部家當甚至還不夠希臘蛇頭的中轉費,因此這些窮人也去不了理想中的富裕國家。
  • 難民上街打人造成12人受傷,德國治安走向何方?
    這反映出德國社會目前一個不良的發展趨勢。近日,發生在巴伐利亞東部小城安貝格(Amberg)的一起事件震驚了德國社會:4名喝了酒的難民青少年周六晚在街上襲擊路人,造成12人受傷。傷者中,最年輕的只有16歲。四名作案者來自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朗,年齡最小的17歲,年齡最大的也只有19歲,他們目前被拘留。
  • 【銳評】德國難民問題,糾結在哪兒?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10月29日宣布,放棄今年12月份基民盟(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的競選,這也意味著默克爾不再尋求其總理生涯的又一次連任。▲不僅是政府,德國民眾剛開始也是非常歡迎難民的,圖為手持標語「歡迎難民」的德國群眾默克爾在加快本國審核進程的同時,還扮演起歐盟處理難民問題的中流砥柱,接受滯留於周邊國家的難民。
  • 德國造反,重塑歐洲,因為難民要把它逼瘋了
    根據1985年的《申根協議》,籤約國之間可以自由來往,它們的居民只要在任意一國的機場或港口接受過籤證檢查,就不再需要其它陸地檢查點檢查。《申根協議》是德國主導的,加入的國家越來越多,其背後目標就是打造一個歐洲人的共同家園。再看《都柏林公約》規定:難民政治避難申請將由其到達的歐盟邊境線上的第一個入境國家負責。
  • 德國接收難民標準:敘利亞人最容易 東歐人基本沒戲
    隨著歐盟多國加強邊境控制,去德國已經變得更加困難,而那些身在德國的難民,能順利獲得難民身份嗎?據德媒介紹,想在德國成功申請政治避難並取得難民身份,主要取決於申請者來自哪些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中,敘利亞人以幾乎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高居榜首,巴爾幹地區的難民申請者則基本沒希望獲得難民身份。
  • 歲末祝福感恩會(河南首場)
    12月15日一大早,來自許昌、平頂山、鄭州及中牟四地的志工歡聚一堂,以愛相會,匯聚在中牟賓館宴會廳,為下午的歲末祝福做準備,跑流程
  • 旅德華人看德國接收難民:設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
    1985年,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盧森堡小鎮申根籤署了《關於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的協議》,又稱《申根協議》。目前,共有28個歐盟國家加入了申根區。為了實現各國間人員和貨物自由往來,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協議規定,在協議籤字國之間不再對公民進行邊境檢查,且外國人一旦獲準進入申根領土內,即可在協議籤字國領土上自由通行。由此,當難民抵達歐洲地中海沿岸後,便可以相對自由、暢通無阻地湧向歐洲內陸。
  • 「德國難民太多了!」德國民眾表示苦不堪言
    報導稱,艾伯特基金會進行的最新一次有關德國中層民眾極右翼思想問卷調查發現,德國中層民眾對難民申請者的負面態度十分普遍。超過一半的民眾在被問及與難民申請者有關的問題時,表現出有所保留的態度。雖然在德國申請難民庇護的人數近年來持續下降,但在這個每兩年展開一次的調查中,持上述保留態度的受訪者人數與2016年相比又有所增加。
  • 南京歲末祝福 找到愛的依靠
    前天還在醫院透析的志工劉世娟,歲末祝福會場再現她演譯手語的身影,專注而深情的眼神和動作,表達她對慈濟的感恩之心。1994年,才20多歲的劉世娟,得了腎衰竭,要靠每周三次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就在她深陷命運泥沼時,慈濟人來到身邊一路陪伴和鼓勵,讓久病的劉世娟漸漸露出了笑容。
  • 德國內政部長:將繼續接收難民 15日起開放與多國邊境
    △圖為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當地時間6月10日在內閣會議結束後宣布,隨著德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向好且開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該國將恢復從其他歐盟國家接收難民。首批人員包括希臘難民營中243名急需醫療援助的兒童、義大利和馬爾他各80名從海上救起的難民等。鑑於大部分歐盟國家對於安置救援人員從地中海營救的難民並不積極,而僅僅表達了接收難民兒童的意願,澤霍費爾呼籲在改革歐洲難民和移民接收政策時將相關解決方案納入考量,以便各國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時更加團結。
  • 德國和盧森堡計劃率先接收難民兒童
    【新華社微特稿】德國和盧森堡計劃率先從希臘境內難民營分別接收50名和12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德國內政部7日發表聲明說,將從希臘萊斯沃斯島、希俄斯島難民營接收50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8日將向聯邦內閣提交接收難民兒童的計劃書,並建議「如有可能,轉移安置工作應在下周啟動」。難民兒童進入德國後先隔離觀察兩周,然後安置到各州。希臘移民部門主管喬治·庫穆察科斯7日說,在與盧森堡外交大臣讓·阿塞爾博恩的電話會議中,盧方同意今後幾天接收12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阿塞爾博恩說,希望通過轉移安置難民促使更多國家參與其中。
  • 德國接收難民其實有現實的好處
    但是,筆者要說,願意放開接收敘利亞難民,除了人道主義考慮,德國,準確的說德國企業主和政治精英其實也是有自己的算盤的。在意希手足無措、英法捏著鼻子說接待、東歐旗幟鮮明地反對的時刻,只有德國大張旗鼓地歡迎難民到來,實質上向敘利亞難民發出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德國願接受十幾二十萬抵達歐洲的難民精英,這是媒體上顯著的事實。
  • 德國政府:難民是暴力犯罪增加主因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焦點》周刊8月31日報導,5年前的難民危機中,德國湧入約160萬名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首次承認,難民群體是德國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難民犯罪。
  • 崑山歲末祝福 感恩讓生命歡喜
    歲末年初之際,崑山慈濟聯絡處舉辦三場歲末祝福感恩會,三場共有會眾1798人參與,志工參與人數約255人。歲末祝福感恩會除了可以領取福慧紅包之外,希望讓大眾感受到「大愛之道廣被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一起閱讀人間大愛,體會人間無常,感受慈濟的愛一直都在。並通過《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經藏演繹,和志工們以孝道為題現身說法,深入行善行孝要及時的孝道體悟和行動。
  • 湧入歐洲的10萬難民與被集體性侵的德國女孩
    而土耳其境內的難民總數高達357.3萬人,如果真如土耳其總統所說的,未來將有數百萬難民湧入歐洲,是什麼後果。別說這幾十萬難民衝進去,就歐洲現有的難民,已經把他們自己折騰得七葷八素。你知道一個難民如果去到德國,不動手不出門不工作,每個月能從政府那裡拿多少錢?2017年,4月2日,德國波恩北部的一個自然保護區,一對德國情侶正在保護區內露營。
  • 2019德國移民報告:難民減少 中國為最大留學生生源國
    【歐洲時報12月3日白劼編譯】德國仍然是移民主要目的國家。2019年,儘管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量有所下降,但對於其他移民群體而言,德國的吸引力仍在增強。 德國「明鏡在線」稱,外國學生越來越多,難民越來越少,德國移民現狀正在發生變化。
  • 證嚴上人開示:歲末祝福感恩環保志工
    (圖片來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網)證嚴上人12月12日高雄歲末祝福開示等待多時的歲末祝福終於開始,12日的高雄靜思堂裡裡外外座無虛席,講經堂的點點星光與席間環保老菩薩的蒼蒼白髮,交織起天上人間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