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書畫藝術網/王貴來報導
在當代花鳥畫壇,書畫界瓦玉集糅,良莠不齊, 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云:「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裡焉。」在中國畫中,鳥語花香作為大自然中美得對象,早在三代上古,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而繪事之妙,亦相繼寓興於此,與詩人相為表裡。觀其天津畫壇,高學年與史玉是一對最為引人矚目得伉儷畫家。夫妻二人繼日伴硯,汗滴溼氈,經常廢寢忘食。天賦加勤奮,廣泛吸收融成一爐。墨彩交融,呈現出濃鬱浪漫得格調。作品別開生面,頗受好評。
2020年夏至我登門拜訪兩位老師,在與他們夫妻交談中,會讓人感到他們學識淵博、妙語連珠,時時透出一種儒雅的風度。在交談中謙虛淡泊、平易近人是我的他們的感受。他們沉浸在純粹的藝術世界裡孜孜以求。但同時創作的作品恰恰是"入世"給人以美感和新穎感,"筆墨當隨時代"。他們以講究境界的密體寫意語體, 推出了大景花鳥的筆墨形式 , 表現了原生態花木的茂密繁盛和禽鳥的奇情逸趣, 改變了傳統的折枝布局和簡約疏淡的情調。覌其作品氣韻、筆意、骨法、位置、傅染,形似、不僅是技法,還有心法都是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共識了繼承與發展的並重。中國畫皴法之多可是其它畫種少見的。他們夫妻二人給我們留下了新的技法寶庫。
這對伉儷畫家以合作的方式共鑄輝煌, 或以獨立的方式 比翼雙飛, 畫出了大量的花鳥畫作品 ,以一種 「形真、 意闊 、筆墨新」的滿構圖構成現代花鳥的宏大景觀, 畫出了他們自己的形、 自己的情 、自己的筆墨。他們的畫風沒有大寫意的狂放 , 也不似工筆畫的拘謹,而是在放而有收、意而有工的半工半寫的語體上用心著力,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視覺效果。通過夫妻二人的技近於道,藝通於神。靜觀萬物為安寧,脫離外在形式。觀其作品給人一種安靜。靜,是一種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靜美是無聲之美,無言之美。靜美在藝術中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品格追求精神目的,靜,是創作的需要,是思考的需要。很多愛好釣魚的朋友意不在魚,而在於尋求一種安謐、寧靜。靜可以使人思考,可以使人悟。靜,才能去品、去鑑、去了解、去發現。很難設想:令人眼花繚亂的東西能讓人去品賞。靜是畫家與觀賞者的共同需要。只有靜下心來,才能走向藝術的深處,探知藝術的奧秘,得到禪機妙理。他們的作品跨越時代,熟稔於心整合疊加,剛柔相濟,茫然婉約。入筆嫻熟,如魚得水。獨闢蹊徑,自成一格。技近於道,藝通於神。靜觀萬物為安寧,脫離外在形式,追求精神目的。夫妻二人為人竭誠平易,於世流水潺潺,為丹青同仁樹立了典範,並為當下的書畫藝術開闢了新的天地成為一段佳話。
談到其藝術歷程,二人合作畫頗多,2008年他們夫妻應邀為「中國第十七屆金雞百花獎」電影節繪製創作「百花齊放」長卷(40米)並參加電影節在大連的開閉幕式。2010年應邀為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展中心創作巨幅國畫《前程似錦》(長11米,寬4.7米),並懸掛於貴賓廳中。2010年 應邀為市政府辦公大樓創作《繁華似錦》《百花爭豔》《紫氣東來》巨幅國畫作品。不僅畫名日高,而且屢屢在全國性美術大展中獲獎,贏得了聲譽,贏得了世人矚目。他們長期地堅持觀察與寫生,不僅練就了捕捉對象特徵和瞬間情態的能力,還在一種真誠對話與交流中建立其自己的形式語言和風格。畫中豐富的筆法墨法以及山水與花鳥的意象組合,或以勾勒與水墨融合,或以雙勾設色與沒骨並行,或以皺擦與潑墨、傾水互動、或點或簡,或線或面,或墨或色,或虛或實、或藏或露,顯示出鳥之如生而多姿,石之玲瓏而多態,花之嫵媚而多韻,雖筆意縱橫、氣韻流動、卻筆中有物,純化有據,較多地顧及到物象結構與筆墨之間的聯繫,在花情鳥意中吟唱一首首自然之歌,生命之歌。他們是一對自強不息的夫婦,勤奮與苦學伴隨著他們的生活,相攜而行喚起他們的天賦。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們認真學習和發展中國花鳥畫的傳統技法,汲取他人之長,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創作。兩人之間既保持個人的風格,又長於協同合作,相得益彰。他們在題材上不斷開拓,相繼創作出大量作品,為當代中國花鳥畫家的佼佼者。高學年與史玉從生活伴侶變成藝術伴侶,齊眉由舉案進入畫裡,真可謂如魚得水,相得益彰。
王貴來撰稿於庚子立秋
2020年8月18日
高學年老師藝術簡介:
高學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師範大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民革中央畫院理事,天津市民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全國畫家百傑,中國民革黨員,天津市中國畫學會理事。
出版有《高學年名家作品集(大紅袍)》、《大匠之門》、《盛世典藏》等二十多部個人專著。為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天津迎賓館,第十七屆金雞百花獎電影節及多個博物館,創作巨幅作品。在英國,法國,匈牙利,韓國,臺灣,香港,北京,廣州,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高學年老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