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暢通金融「血脈」 「貸」來企業新動能

2020-12-12 騰訊網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嚴峻考驗。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一旦嚴重「貧血」,中小企業寸步難行。金融支持措施如何幫助小微企業對衝疫情影響?企業融資困難是否緩解?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聚焦產業鏈核心接上企業資金鍊「斷點」

「廠裡兩個多月沒開工,應收帳款沒回籠,工資、原材料進貨款都沒著落,這可怎麼復工?」受疫情影響,為淮北口子酒業提供配套產品的一家企業一度停工,公司負責人焦急無奈。為難之際,該公司了解到徽商銀行推出的網絡供應鏈融資產品,支持企業以應收帳款質押融資。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線上進行了申請,「沒想到,很快,貸款就進了帳」。

「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與產業鏈核心企業進行合作,對其上下遊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徽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們將供應鏈金融作為交易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業務,以優質應收類貿易融資產品為主線,進一步深化場景營銷、強化綜合服務、優化客戶體驗,圍繞省屬重點企業、上市公司和優質企業等核心客戶,聚焦醫藥、基建、礦產資源等重點行業,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綜合運用票據、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產品,打造貫穿客戶生產、經營全交易鏈條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支持產業鏈上下遊融資需求。去年,累計投放各類供應鏈融資160億元,支持上下遊民營企業500餘戶。」

記者走訪中發現,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比例偏低,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充分,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而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使得供應鏈內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具有與鏈上大型企業同程度的信用水平,形成融資的規模優勢,增強了中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的可得性。

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受疫情衝擊,有的上下遊企業生產、銷售受阻,這些企業出現的資金鍊「斷點」可能成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堵點」,供應鏈金融正是順著產業鏈有針對性地解決資金問題。他舉例說:「疫情發生後,我們以某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核心客戶,爭分奪秒,克服重重困難,從平臺搭建、客戶註冊到貸款發放到帳,僅用3天時間,為其上遊醫療用品供應商成功發放1000萬元疫情防控網絡供應鏈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保障了防疫耗材和藥品的生產供應。」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大力支持金融機構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發展訂單、倉單、存貨、應收帳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同時,積極發揮「中徵應收帳款融資服務平臺」作用,引導供應鏈核心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通過平臺開展應收帳款融資,1月至5月,平臺新增融資額256億元。

加大「首貸」力度推動小微企融資「擴面增量」

盛夏時節,宿州馬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內一片忙碌。而在幾個月前,公司負責人馬龍華還在為資金髮愁。

「2018年6月入駐宿州市埇橋經濟開發區,2019年正式投產。由於前期在購置土地、建設廠房、增添設備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金,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後期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流動資金短缺。」馬龍華介紹,郵儲銀行宿州市分行在走訪園區的過程中,了解到企業的經營困境,430萬元貸款很快「落袋」,企業生產迅速恢復。

對於不少小微企業來說,從銀行借到第一筆錢並非易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的通知》,督促商業銀行提高首次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的戶數。

所謂「首貸戶」,是指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中沒有貸款記錄的企業。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銀行業大幅加大了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發放力度,但出於降低信貸風險、降低獲客成本的考慮,銀行大都傾向於為已有貸款記錄、頭部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有些對貸款有急切需求的企業客戶往往得不到滿足,推進「首貸戶」工作則可改進當前對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要聚焦支持小微企業發揮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推動金融機構用足用好專項再貸款再貼現等國家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首貸戶』支持力度,提高信用貸款和續貸業務佔比,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安徽潤博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同樣是「首貸戶」。「我們主要負責團餐,因下遊客戶均為省內各高校,資金回籠穩定,現金流較為充沛,一直未有資金需求,從未在任何金融機構發生授信業務。」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高校內餐飲服務一度按下暫停鍵,「徽商銀行在走訪中,了解了我們的資金難題,第一時間為我們投放首筆流動資金貸款666萬元,利率低至3.85%。這筆錢猶如雪中送炭,為我們復產提供了金融助力」。

多渠道協同發力普惠小微貸帶來更多「活水」

受困於資金壓力,安徽徽之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原料採購一度受困。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了解後,與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協調,為企業爭取有利的擔保方式和擔保金額,安排專人上門對接,現場完成貸款調查。結合企業經營、財務等情況,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與省農擔通過「4321」政銀擔融資模式,僅用2個工作日,發放120萬元貸款,緩解了企業經營生產資金壓力。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後,生產銷售及資金周轉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大,融資需求進一步增加。尤其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的小微企業營業收入銳減,現金流吃緊,普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難題。隨著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貸款餘額不斷增加,為小微企業帶來了更多「源頭活水」。

據悉,截至5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43.33萬戶,較年初增長11.57萬戶;普惠小微貸款餘額5309.5億元,同比增長20.5%,高於各項貸款增速4.7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餘額1843.03億元,同比增長33.46%。1月至5月,累計發放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328.93億元,同比增長45.23%。

「我們明確要以『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為著力點,進一步增加中小微企業信貸有效供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優化信貸結構和服務方式,全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徽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中小微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以實際行動援企穩崗。同時,積極支持涉農企業復工復產,對涉農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需求進行精準投放。

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以「百行進萬企」活動為契機,積極對接企業融資需求,通過無還本續貸、到期貸款展期等多項舉措,量身定製差異化融資方案,為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來源:安徽日報

徽商聚集地 搭平臺 | 建渠道 | 聚服務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中安時評:創新金融讓利企業,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嚴峻考驗,各地各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惠企舉措。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工作,並將主要措施梳理形成指引,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暢通要素市場流通等。  其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
  • 評論:「血脈」暢通 才會動能強勁
    天津北方網訊: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需緊緊圍繞「循環」這一關鍵點,用好「暢通」這一實招。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
  • 安徽:「應急貸」為企業送上「定心丸」
    」崔麗麗告訴記者,今年1月到3月,公司營業額不到去年6成;4月到6月,生意逐漸恢復;9月份營業額基本和去年持平,訂單也越來越多,但是發展又面臨著新問題,採購原材料、備貨都需要現金,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流一直很緊張,「多虧了郵儲銀行介紹的應急貸款救急,有了這筆400萬元的貸款,我們才能放心大膽接單子」。   這個很受企業歡迎的「應急貸」是什麼?
  • 暢通血脈給力市場主體
    越是面對挑戰,越要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穩增長,根本靠企業,只有血脈暢通,市場主體才有活力。「剛開始真是太難了,受疫情影響,貨款短時難以回籠,生產所需的玉米等原材料漲價,出現了資金缺口,困擾企業發展。」
  • 政銀企聯動 全鏈條打通 暢通金融服務經濟發展的「血脈」
    4日下午,市委書記徐文光在衢州市區調研綠色金融改革和融資暢通工程。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我市綠色金融改革優勢,紮實推進融資暢通工程,政銀企聯動、全鏈條打通,暢通金融服務經濟發展的「血脈」,全力護航企業復工復產、轉型發展,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 安徽:金融服務給力 一體化發展添動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區域內金融機構互設網點增多、投放長三角區域專項貸款、加強金融安全一體化建設……銀行業保險業的一項項舉措落地,正助力著長三角一體化邁新步。
  • 快貸網:金融政策再延續 緊跟步伐潤澤小微實體
    除了頒布新政,此次會議還特別指出,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我國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累計對189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9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了延期,共涉及4.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惠及小微企業達310多萬戶。豐碩的金融成果,離不開各金融服務平臺的努力,快貸網正是其中的一員。
  •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衡陽:暢通企業發展血脈
    該公司負責人李和平介紹,日前,衡陽市發布了45家「上市後備企業名單」和100家「上市培育企業名單」,他們公司有幸入選了衡陽市「上市後備企業名單」。企業興則經濟興。今年來,衡陽市把保市場主體放在「六保」中的突出位置,出臺系列政策, 暢通企業發展血脈,幫助企業減負加油,並舉辦「船山論壇」為企業發展借智借力,助力該市建設現代產業強市。
  • 創新供應鏈金融,暢通產業循環
    >半月談記者 劉宏宇 黃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我國的供應鏈是一次重大考驗。 「越往供應鏈上端走,找錢渠道就越窄」 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對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及其配套企業進行的一體化整體金融服務。相比大型龍頭企業,疫情對廣大中小微企業的衝擊更大,中小微企業對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 「昆鏈貸」為企業雪中送炭 崑山闖出供應鏈金融運用新路徑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蘇州崑山市通過設立「昆鏈貸」資金池,不僅在疫情期間突破了工業企業產業鏈上下遊復工不同步的瓶頸,也為後續供應鏈金融「盤活」產業鏈提供了可能,更為全省供應鏈金融的運用「闖」出了新路徑。他坦言,作為初創型研發企業,5間廠房均是租賃的,沒有固定資產,與銀行談融資沒有優勢。這筆訂單接還是不接?他在4月下旬參加崑山一場民企座談會時,說出這一糾結。「沒想到,當天下午工信、財政和銀行相關負責人就來企業調研,給我們介紹了『昆鏈貸』。
  • 暢通經濟發展血脈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金融發展局持續發力...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金融當作實體經濟的血脈,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推動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市金融發展局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人民銀行盤錦中心支行、盤錦銀保監分局的積極支持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精準落實紓困政策,暢通銀企對接渠道,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 濱州農商銀行下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四步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楊春娜為進一步暢通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改善創新營商環境,提高金融服務高質量轉型發展能力,濱州農商銀行全面開展小微企業融資對接,以「四張清單」為抓手,下好金融服務「四步棋」。
  • 寧波銀行聯合中國信保推出「出口微貸信保版」,為外貿企業增添金融...
    (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發布「出口微貸信保版」,率先為業內提供銀保攜手支持外貿企業發展的樣本。「銀+」合作 珠聯璧合構建產品潤小微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能,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的重要基礎。
  • 安徽農商銀行系統推出「金農企(商)e貸」產品
    「金農企(商)e貸」 的成功面市,是安徽省聯社持續推進普惠金融建設的又一有力舉措,標誌著安徽農商銀行系統零售業務數位化轉型又邁出堅實一步,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成功將數位化金融服務延伸到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群體。
  • 金融創新一小步,企業發展一大步——長三角金融服務「同城化」加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上海12月2日電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服務一體化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自2019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揭牌以來,金融管理部門已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跨區域聯合授信頗受市場關注。此舉突破了「玻璃門」,使得上海資金進入江蘇、浙江、安徽,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17年在A股上市的亞士創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便受惠於此。
  • 盤和林:讓企業有信可押、有錢可貸,金融科技大有可為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2日電 題:《盤和林:讓企業有信可押、有錢可貸,金融科技大有可為》作者 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前5個月,普惠小微貸款餘額是1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5.4%,高於人民幣各項貸款的增速12.2個百分點。
  • 安徽:稅收支持加碼 金融為企添力
    今年上半年,受益於金融機構向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政策,可減免增值稅725萬元。據王韶亮介紹,該行新推出「成長貸」和「初創貸」兩款產品,並將發展方向定為專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扶貧金融的農村社區精品零售銀行。
  • 利津農商銀行:「智慧快貸」聯姻社保卡 引領「民生金融」新體驗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李國進 東營報導近日,利津農商銀行聯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聯合召開「社會保障卡便民貸」啟動儀式,面向全縣城鄉參保居民提供線上辦貸服務,進一步激活延伸了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屬性。
  • 冠縣稅務:黨建連線給企業「貸」來活力
    「我們通過與潤昌農村商業銀行黨建結對,一方面在黨員學習、互動和資源互通上開展深度交流,更重要的是藉助這個平臺開通『銀稅互動』項目,依靠黨組織的力量暢通共同服務企業的渠道。」近日,冠縣稅務局與潤昌農村商業銀行籤定「銀稅互動」協議,為納稅信用良好的企業提供無擔保貸款,為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輸入「新鮮血液」。
  • 山東農商銀行系統「人才貸、新型職業農民貸」2款產品 被評為...
    原標題:山東農商銀行系統「人才貸、新型職業農民貸」2款產品 被評為「2020年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秀金融產品」   近日,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