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下場打球的時候,計算一下你的推桿數。不用計較每洞的推擊次數,或者完成的是長推還是短推。只需算出總推擊杆數,然後用推擊杆數除以總杆數。得出的百分比是多少?算過嗎?
作為職業教練,我的平均推擊百分比在狀態好的時候是35%左右,狀態不好的時候只有50%。你的推擊百分比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下面,誠實回答我:你的推擊百分比和練習推擊的時間相匹配嗎?我相信差距一定很大!大部分球手會花很多時間練習木桿和鐵桿,然而他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推擊。不僅要花時間,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練習推擊。這就是所謂的明智地練習,而不是僅僅為了練習而練習,有時這反而對你的球技沒有好處。
下文將講解一些推擊要素。你可以獨立練習這些要素,不需要教練在場。這些花在練習推擊上的時間至少會反映在推桿數和總杆數的百分比上,練好推擊,讓杆數直減!
選擇正確的站姿和推擊方式
這個訓練題目可能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卻是推擊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我不管誰在過去告訴過你什麼,但並不存在一種絕對正確的預備姿勢和推擊方式。雖然我也希望真的存在一些固定的動作,然而像站位寬度、握杆等要素都是很個性化的。所以,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該怎麼做這些動作!
接下來,我要演示的是好推擊的兩種不同的過程。
第一種,以正對的姿勢進行擊球準備,雙手在球的正上方,球在站位中心之前,身體重心稍微偏向身體左側。這種預備姿勢適用於上杆路徑在目標線以內、觸球時杆面正對、隨揮送杆路徑又回到目標線以內的球手。這種推擊的關鍵是記住揮桿弧相對於目標線之間的位置關係,而不是桿頭的移動路徑。推桿的揮桿路逕自然地從目標線以內移向目標線以內,但是桿頭應該始終正對揮桿路徑。我把它稱為」弧形推擊「。
第一種,以正對的姿勢進行擊球準備,雙手在球的正上方,球在站位中心之前,身體重心稍微偏向身體左側。這種預備姿勢適用於上杆路徑在目標線以內、觸球時杆面正對、隨揮送杆路徑又回到目標線以內的球手。這種推擊的關鍵是記住揮桿弧相對於目標線之間的位置關係,而不是桿頭的移動路徑。推桿的揮桿路逕自然地從目標線以內移向目標線以內,但是桿頭應該始終正對揮桿路徑。我把它稱為」弧形推擊「。
第二種,可以看到我的站位打開,重心更多在身體左側。球位靠近站位前側,握把底端沒有指向肚臍,而是和左臂成一條直線。這種預備姿勢適用於另一種推擊:在目標線以內上杆,沿著目標線送杆。
對於這兩種推擊預備姿勢,你惟一應該關心的是頭部和雙手是否過多落後於球位;雙手的握杆位置不應太低或太高,重心偏向身體左側,或者至少是保持居中。
選擇一種讓你感覺最舒服的預備姿勢,你會更容易重複這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