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它原意只是指為了某個目標而積聚力量,例如抱團取暖。但不知什麼時候起,NBA球迷對抱團採取了非常分化的看法,支持的人很支持,反對的人嗤之以鼻。其實大可不必,通往總冠軍的路有千萬條,有人選擇抱團一同前往,自然也有人選擇堅守等待時機。NBA說到底是個商業聯盟,沒有多少球隊和管理願意十年磨一劍,通過重建和培養球星來衝擊總冠軍。縱觀最近20年,依靠重建贏得總冠軍的,也幾乎只有幾年前的那支勇士隊了。
重建是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你要經歷擺爛、選秀、培養,然後等待年輕人的大爆發,然後查漏補缺慢慢充實陣容。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都要從頭再來。大多數球隊在選秀這一塊就已經不成樣了,而極個別球隊走到了衝擊總冠軍的最後一步,也可能因為最後在充實陣容操作不當而導致分崩離析,比如曾經的雷霆三少。在2015年拿到冠軍之前,勇士曾經18年內17次無緣季後賽,是個名副其實的魚腩。直到他們在2009年選中庫裡、2011年選中湯普森和2012年選中格林,球隊才拿到了建隊70年後的第二個總冠軍。當時很多人看到之後都說,勇士隊這個冠軍來得太難了,重建了41年才拿到,再也不會有下一個勇士隊了。
其實也不一定,今年就有一支球隊像極了當初的勇士。亞特蘭大老鷹,在特雷楊和科林斯的帶領下,又有3名新秀亨特、徐爾特和雷迪什助陣,勢頭不減當年的「庫湯追」組合。這5人目前場均合計能砍下場均87+25+21的數據,而且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2.2歲!他們資歷最大的是4年級的科林斯,最小的是2年級的亨特和雷迪什,幾乎是同一茬年輕人。比起來當年跨越4年才選中的庫裡、克萊和格林,他們這個組合顯得更容易培養,更容易爆發。如今特雷楊已經是聯盟頂尖得分手,科林斯連續幾年數據都接近20+10,亨特被譽為是小號的倫納德,而雷迪什被譽為小喬治,這樣的組合,絕對值得我們期待!
特雷楊,人稱小庫裡,被譽為是庫裡和納什的結合體,目前場均28.6分4.1籃板9.1助攻,已然是全明星級別的控衛。科林斯,目前場均17.1分7籃板1.9助攻,是個攻擊能力出色的4號位,攻擊範圍幾乎能覆蓋整個半場。亨特,小前鋒,選秀模板萊昂納德,擁有頂級3D的潛力,定點投射能力了得,單防和協防能力都很出色,目前場均15.9分6.7籃板2助攻,三分球命中率48.6%。雷迪什,鋒衛搖擺人,選秀模板保羅-喬治,身體素質勁爆、臂展驚人、運動能力一流,目前場均10.7分4.6籃板1.3助攻。他們4人加上卡佩拉,就是球隊的常規首發,餘下的場均11.4分3.1籃板2.9助攻的徐爾特則是優秀的射手,適合充當第六人。
但凡重建能取得一些成果的球隊,幾乎都要滿足三個條件:能力極強的核心、齊整有力的陣容和思路清晰的管理層。強有力的核心保證球隊下限不會低,保底也是季後賽的存在;齊整有力的陣容能保證球隊在季後賽能走更遠,隨後才能查漏補缺;而思路清晰的管理層,則是成否組成冠軍班底的關鍵,也能避免成為雷霆管理層那樣的反面教材。目前來看,老鷹基本符合這3條。核心方面,特雷楊目前是聯盟4號得分手和助攻手,是個能量爆炸的控衛;陣容上,隊中除了這5個新秀,還有隆多、卡佩拉、博格達諾維奇和加裡納利這樣的實力派;管理層方面,上述的這9人主要輪換陣容,他們幾乎是一個休賽季就搞定下來的,能力更是毋庸置疑。
這幫年輕人天賦極高,攻擊火力幾乎冠絕聯盟,他們的場均得分目前能排在聯盟前4。不過他們的防守只能排在第18,這像極了被改造前的勇士隊。奪冠之前的2個賽季,勇士隊的失分幾乎和得分一樣多,但是2年時間他們就將防守提升到了比得分少10分的水準。年輕人天賦異稟,進攻似乎是天生就會的,但是防守則需要好好調教了,老鷹五少中除了4號位科林斯和第六人徐爾特之外,其他人的先天條件還是不差的,稍加調教的話,進步的空間會很大。或許,他們缺少的只是一個能讓他們陣容得到升華的科爾吧。但不用慌,他們還很年輕,試想一下,四年之後他們平均也才26歲,屆時詹姆斯40歲、哈登庫裡杜蘭特等人36歲,到時候天下還不是這幫年輕人的?
重建從來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勇士隊在拿到那個冠軍之前,經歷了多少次失敗的重建?這個沒人能算清,反正他們1974年之後就再沒拿過冠軍了,40多年裡大大小小的重建恐怕已經經歷了十幾次吧。勇士隊那一個冠軍,完完全全是依靠自己選中的球員為核心班底,歷經磨鍊而修成的。6年級的庫裡、4年級的克萊和3年級的格林,他們有幸在同一個時代被同一個球隊選中,避免了前人們的悲劇。他們陪著球隊一步步重建,從一片廢墟起重新建立起一片繁華。在抱團盛行的時代,這樣堅持重建的球隊是一股清流,老鷹隊在幾年內連續拋棄了霍華德、施洛德、米爾薩普這樣的即戰力,一心就為了扶正這幫年輕人。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會是下一個勇士隊。
相比起抱團組隊,重建的球隊或許顯得有些傻,都是拿總冠軍,為什麼不直接走捷徑呢?抱團目的明確而功利,大家為的都是總冠軍,當總冠軍沒了,隊伍基本就散了。此前火爆聯盟的「詹韋波」組合、「詹歐樂」組合、「杜庫湯組合」,不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嗎?一支球隊歷盡艱辛、痴心不改,時隔多年終於重回巔峰的感覺,那些走捷徑的人又怎能理解。而有幸隨著隊伍一起走向巔峰那批年輕人,在彼此相濡以沫的歲月中,早就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情誼。看看陪著勇士從落寞走到輝煌的「庫湯追」,現在又在陪著勇士度過另外一個落寞走向輝煌的歷程。多年以後再提起勇士,你首先想起的依然會是他們。如果老鷹五少不解散,他們或許就是下一個「庫湯追」組合。
我們尊重抱團,但是我們更敬佩那些慢慢重建的球隊,千萬條通往總冠軍的路,他們選了最漫長、最難走的一條。但有時候路上的風景之所以美,正是因為那條路不好走。
文/小魔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