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案持續受到關注,此前內地疫苗事故也頻頻曝光。那麼在香港打疫苗安全嗎?很多人認為「香港疫苗都是進口的、安全性高」、「香港疫苗成分與內地不同、副作用小」,在內地人給出一個個篤信香港疫苗理由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其實,香港進口疫苗不一定比內地先進,但它在審批監管上比內地做得更好。
目前港府在「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裡向兒童提供的免費疫苗是通過全球採購招標的,主要來自美、英生產商。據香港衛生署資料顯示,為確保在藥物安全、效能及素質方面施以妥善的監控,香港設有兩層的監察及監控制度:即藥物推出市面前以及推出市面後的監控制度。推出市面前的監控,是指在藥劑製品推出市場前對藥品進行的評估。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所有藥品必須符合安全、效能及素質方面的要求並獲得註冊後方可在香港市面出售。至於產品推出市面後的監控,衛生署設有註冊藥劑製品的市場監測機制,包括收集及分析本地呈報藥劑製品的不良反應報告及抽取產品樣本進行檢驗。
在港府採購流感疫苗的一份招標條款中就看到如下規定:中標者須為獲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或同等規定的製造商;疫苗須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等國際權威組織批准,同時要求中標者提供疫苗完整原版配方、化驗分析方法、製成品規格、測試和生產方法等數據。
事實上,疫苗運輸儲存問題香港也存在過,但他們的處理十分高效。據香港文匯報報道,2013年香港東華醫院的普通科門診職員在做例行檢查時,發現診所一個儲存疫苗的雪櫃,其顯示的外置溫度與櫃內溫度記錄儀不相符,比指定溫度高了2到8攝氏度,會對疫苗成效產生影響。為了謹慎起見,該院立即將櫃內的30多劑疫苗全部銷毀,而院方也馬上統計出了接種該批次疫苗的涉及人員,隨後除了主動聯絡接種的127人外,還在第一時間設立熱線,供曾於該診所接受疫苗注射的人士查詢,並根據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及專家意見,跟進受影響人士。當然,東華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將有關個案呈報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及衛生防護中心,並對這次事件受影響人士致歉、成立調查小組檢討有關事宜。
在香港,可以為兒童注射疫苗的機構很多,衛生署轄下的各區總共31間母嬰健康院是提供「香港兒童免疫計劃」的主要機構。在深圳從事文字工作、兒子是港生寶寶的李駿就表示,港童的免費疫苗接種,都是在31間母嬰健康院進行,費用和內地一樣全免,但使用的均為進口疫苗。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透露,以公立醫院為例,負責管理疫苗儲存系統的需要是註冊藥劑師,疫苗也會有專用的雪櫃,一旦產生溫度變化會引起警號及訊息提示,萬一停電也會有「後備電」供運作,除此以外,醫護人員也會每日記錄雪櫃溫度。
除了公立醫院,私家醫院或醫療集團以及部分私家醫生診所,除了定期接受衛生署的例行檢查和監督,他們更依靠自身的自律來保證行業聲譽。因為如果想在香港申請到一個醫生執照,起碼要歷經近十年的醫學專業學習,因此在香港開設私人診所的歐鑫濤坦言:私立機構的醫生會分外「愛惜自己的羽毛」,因為一旦出事,在行業內將不可能再翻身。
三 、在疫苗接種程序上,香港也會比內地多一些貼心之舉
拋開專業領域尚無定論的內地產與進口疫苗究竟孰優孰劣不說,很多內地家長選擇去香港給孩子打疫苗,看重的還是在具體接種過程中的小細節。
第一次預約母嬰健康院並登記資料後,醫院就會為該兒童建檔,如果家長想要轉往另一家母嬰健康院,需要填寫《申請轉送健康紀錄》。每次孩子注射疫苗之前,醫院都會先安排見護士,護士會對孩子做一個基本的體檢,比如測量身高體重,檢查下骨骼發育等情況,還會測試孩子的反應能力,比如會不會抓積木。然後也會問我一些孩子吃奶、營養方面的問題。在打疫苗之前也會詢問孩子是否有發燒、是否拉肚子等。
香港衛生署表示,在香港,疫苗的製造商及批發商在申請疫苗在港註冊銷售時,還必須向衛生署證明已設立和維持一套回收機制,以確保在有需要時(如懷疑產品素質、安全或效能方面出現問題而損害/危害使用者的健康時),能全面和迅速地從各個層面回收產品。
如果發現藥物有問題,香港衛生署會通過不同媒介,及時知會公眾有關產品回收的消息,待供應商能證明產品素質、安全及效能符合要求後,衛生署才會批准其恢復供應。而對比此次內地的B肝疫苗事件,相關部門的應急反應確實有待改進。
1、香港哪些地方可以打疫苗?
香港母嬰健康院:衛生署下各母嬰健康院為0-5歲寶寶提供免疫接種服務,而健康院只在星期一到五工作(公眾假期及週六日休息),去注射前必須提前預約。
私家診所:私家診所還會提供五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麻痺及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或六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B型肝炎混合疫苗)混合疫苗,這類疫苗比傳統分開式注射疫苗副作用更少,針數少也可減少孩子所受痛苦。
2、打疫苗要帶哪些證件?
第一次到香港母嬰健康院登記,需要帶的證件包括:免疫接種記錄卡或小冊子、出生證明文件、非港生寶寶有效旅行證件、父母雙方身份證和有效旅行證件、初生嬰兒出院記錄等。
以後到香港母嬰健康院登記,則需要帶以下這些證件:免疫接種記錄、出生證明文件、非港生寶寶有效旅行證件、父母雙方身份證和有效旅行證件、孩子病歷證明文件、兒童健康記錄等。
3、打疫苗的流程第一步、電話預約:每家母嬰健康院的電話預約時間和打疫苗時間不同,需提前上網查閱資料;
第二步、遞交資料註冊:根據預約時間提前去窗口遞交防疫備註冊,等待呼叫孩子姓名;
第三步、身體檢查:每次打疫苗前都要進行身體檢查,包括身高、體重、頭圍等,若發現孩子身體有狀況,再安排去醫生辦公室問診。
第四步、核對資料:打疫苗前,護士會諮詢核對兒童防疫備註冊,詢問孩子此前在其他地方是否打疫苗,解釋本次接種疫苗的功效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第五步:核實疫苗名稱:注射前,護士再次向家長核實疫苗名稱。
第六步:觀察:注射疫苗後孩子需要在候診區觀察20分鐘,確定沒有異樣後去藥品窗口領取退燒藥。
來源: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網站 香港文匯報 南方都市報
編輯:王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