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從法治方面針對企業復工、穩定經濟發展提出要求。為落實國家關於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要求,各地黨委政府和公檢法機關、各級工商聯、民營企業正攜手開展積極務實的工作。從即日起,本報「法治護航『兩個健康』」專欄將對各地具有典型性,並產生良好社會效益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檢察院積極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在打擊刑事犯罪的同時,不斷探索完善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新路徑、新方式。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金東區檢察院暖心幫助一家生產銷售「問題口罩」的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今年1月28日上午,金東區檢察院舉報中心12309值班幹警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稱市場上有人銷售不合格的劣質口罩。值班幹警馬上將該線索報吿院領導,經分管檢察長指示打破常規,採用「舉報中心+」核查模式,延伸檢察監督觸角。舉報中心幹警馬上向金東區市場監管局、金東公安分局通報案情,同步協同本院業務部門介入「問題口罩」案件的初查、偵查全過程。
當天,金東區檢察院舉報中心幹警和金東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趕到涉案口罩廠核查案情,當場查封單層一次性PP材質口罩36萬隻,單層一次性滌綸材質口罩0.75萬隻,標有EN149:2001FFP2白色複合口罩1.1萬隻。經核查,葉某某、吳某某夫婦在金華市金東區開設一家口罩廠。兩人在今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大量銷售原計劃出口國外但不符合國內質量標準的普通防塵口罩,共銷售單層、三無、用訂書機訂的劣質口罩400餘萬隻,涉案金額達196萬餘元。經浙江省紡織測試研究院鑑定,涉案「問題口罩」過濾效果僅為17.7%,均系不合格產品。
2月4日,金東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提前介入金東公安分局的偵查取證活動,全面分析研判線索,明確調查取證方向,要求及時將查獲的「三無」口罩進行檢測,促成線索成案。2月5日,金東區公安機關以葉某某、吳某某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偵查。金東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連夜配合、同步介入,從偵查方向、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多個層面提出建議,建議結合案情性質、情節輕重區分主從犯,分別對待。
金東區檢察院在案件審查過程中,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堅持以辦案為中心、以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為擔當,實行寬嚴相濟政策,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同時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對涉案主犯葉某某堅持逮捕起訴,認為其妻吳某某在本案中作用較小,且有自首情節,取保候審不致產生社會危害性;建議公安機關從幫助企業後續生產經營角度出發,對從犯吳某某採取非羈押強制措施,得到採納。2月17日,金東區檢察院又幫助督促取保在外的犯罪嫌疑人吳某某對「問題口罩」實行召回,共召回「問題口罩」190餘萬隻,最大程度減少「問題口罩」對社會的危害性。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金東區檢察院對涉案企業進行實地查訪,了解到該企業年前就購進了2臺生產口罩機器設備,準備升級改造,而且企業有一定的口罩生產能力。為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緩解疫情期間區域內口罩供應緊張情形,金東區檢察院又邀請區市場監管局、經貿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專業人員,共同對企業復工復產條件進行評估指導,幫助企業按照國內生產標準改進生產工藝和用料投放,改造生產設備,對產品依法標識,進行轉型升級。2月20日,該企業新生產口罩經抽樣送檢,過濾效率達99.3%,遠超國內防塵口罩標準。
日前,金東區檢察院舉報中心主任及員額檢察官一行數人到涉案的口罩廠回訪,了解到該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可日產單層一次性PP材質口罩3萬隻,或生產白色複合口罩1萬隻,產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被金東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政府口罩採購企業,至今已累計生產合格的一次性PP材質口罩30萬隻外銷,白色複合口罩20萬餘只。口罩投放市場後,有效地緩解了疫情期間市場口罩供應緊張情形。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