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裡的博物館群究竟是啥模樣?
難道是擴大版的產品陳列室?
11月16日,消費者代表、行風監督員
去了和也科技大健康產業園一探究竟。
這是「中國透明工廠」評選活動
第二次走進和也科技。
和去年佔地30多畝的工廠相比,
今年,面積整整擴大了10倍!
實地走訪的消費者都為之震撼,
沒想到健康睡眠這麼重要,
一張床墊需要經過3萬次滾壓測試。
打卡和也博物館群
學習健康睡眠文化
走進和也為大健康打造的博物館群,首先就會被它宏大的建築所震撼。
整個博物院展區建築面積超2萬平方米,分為四大展示區域,每個館區內容各有側重,展示和普及不同方面的健康知識,包括睡眠文化博物館、磁科技與健康博物館、藥食同源館和修身養性館。
我們打卡了睡眠文化博物館和磁科技與健康博物館。
和也睡眠文化博物館是當地的網紅目的地,運用幻影成像、聲光電等技術,博物館復原了10多處場景,已有超過40萬人次前去參觀。
而在磁博物館裡,大家學了很多知識。比如最佳的睡姿是向右側臥,微曲雙腿,保持臟器不受壓迫;建議睡眠方向是「頭南朝北」,因為人體長期順著地磁的南北方向,可使人體器官細胞有序化,調整和增進器官功能。
「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有應用,比如電視機、電吉他、麥克風等等;醫院裡使用的核磁共振,可幫助醫生發現病灶。」在和也科技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訪團了解了磁的發現、特性以及生物學應用。
一位隨行的讀者很好奇:「專注做床墊的和也科技,為何要研究磁,並為之大力興建一座博物館?」
事實上,和也科技是較早研究磁領域的企業之一,創造性地將磁條、磁塊放入床墊之中,以通過睡眠來改善人體的健康;
另一方面,磁文化也需要得到廣泛普及,作為浙江省工業示範基地,和也科技希望把健康睡眠的文化及理念輸送至千家萬戶。
90秒組裝一張床墊
工廠大門向消費者敞開
參觀的第二站是和也科技的生產車間。
工廠設置了透明的玻璃窗,所有的產品線一目了然。走進和也科技的智能生產車間,幾十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操作。
面料智能生產線上,一件件製造出來的紡織品在軌道上飛馳。一個掛鈎對應一件製品,不同工序的工人會把加工好的產品掛回原來的掛鈎上,儘可能減少產品落地帶來的二次汙染。
一張床墊需要經過組裝、裁剪、晾曬、縫製等系列工序,在床墊組裝車間,和也科技全部使用了ABB機器人。「完成一張床墊的組裝,只需要90秒,相當於吃掉大半個蘋果的時間。」
每年,和也科技都會投入千萬元用於科研。目前,和也科技通過自主創新打造的一系列高新技術產品已獲得授權專利405項,其中,專利產品的產值接近公司總產值的70%。
此外,和也科技還建起了一站式服務中心,不僅方便全國各地銷售員在窗口辦理採購需求,更建起了消費者售後服務窗口,透明地解決與產品相關的各種問題。
和也科技董事長方志財說:「一直以來,我們就在做兩件事情。一個是科技創新,這是立身之本;一個是健康科普,讓更多的人了解睡眠文化和健康管理,這是我們的使命。」
產品延伸至穿戴、坐具用品
打造現代版的《黃帝內經》
如今,和也科技的健康產品,已經涵蓋床上用品、穿戴用品、坐具用品以及空氣淨化器等。
「通過現代技術,我們將和晶石變成功能纖維,製成絲巾、床單等產品之中,不僅可以抑菌防蟎,還能時刻進行遠紅外保健。」方志財說。
截至目前,和也科技已經在全國開出5000多家連鎖店,銷售收入創造了每年50%以上增幅的佳績。
「為什麼要取名『和也』?和也,取自《道德經》第42章,二字蘊含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明。」在方志財看來,企業文化也正如其名:自己身體健康,成功幸福,則個人和諧;為父母家人送健康,以孝為先,則家庭和諧;為社會送健康,善行天下,則社會和諧。
「我們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是安吉人,以前大家都是出去打工,現在我們要讓大家都回到家鄉,不僅要高收入,還要過得健康幸福。」方志財說,「和也科技的最終目標是要打造現代版的《黃帝內經》。」
今年正值「兩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因此,在參觀和也科技之餘,參訪團也去了安吉餘村參觀,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那裡的青山綠水。
「中國透明工廠」評選活動由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杭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旨在為消費者和企業之間搭建一個良性互動的交流平臺,共同打造透明的消費環境。
到目前為止,「中國透明工廠」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參評企業在行業分布上,也從最初的食品企業,延伸至保健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等多個行業。
可口可樂、蒙牛、味全、伊利、貝因美、壽仙谷、明視康眼科、拜博口腔、和也科技、親和源等近百家知名企業,相繼打開自己的大門,接受杭城消費者們最挑剔的檢驗,同時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知名企業對產品、服務品質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七屆「中國透明工廠」評選活動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各行各業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敞開大門,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展示自己的品牌產品、品質服務,提升品牌形象及美譽度,共同為營造更透明健康的消費環境而努力。
商報記者:汪株燚
值班編輯 :侯惠惠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