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新冠疫情牽動人心。面對疫情,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白衣天使拼盡全力拯救生命,人民警察堅持在崗維護公共秩序,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們守護後方......在西南物探,青年志願者們也積極投身防疫前線,參加當地疫情防控志願活動,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勇做最美「逆行者」。
成都市,新津縣
2月23日,成都市新津縣純陽小區門口設立的檢查點卡開始撤離,在小區做了13天志願者的蔡文軍鬆了口氣,他望著數縷穿過雲層灑下的光,心裡繃緊的那根弦輕輕鬆開。
▲工作中的蔡文軍
蔡文軍是西南物探物探201隊的一名普通職工,也是入黨積極分子,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蔡文軍就密切關注著疫情防控情況。除了捐款捐物,蔡文軍一直在尋思著,要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麼。春節剛過,蔡文軍從社區獲悉,因疫情嚴重,新津縣要加派人手,對高速公路口、旅遊景點、公園等人員密集的區域進行封閉統一管理,正急需大量的志願者加入。蔡文軍馬上與妻子商量,要去報名參加,妻子爽快的答應了,她理解丈夫的心情,也願意配合丈夫,為疫情防控盡微薄之力。
▲蔡文軍完成小區的消殺工作
經過社區的安排,2月11日,蔡文軍被分配到了純陽小區做志願者,主要負責小區在封閉管理之後,給小區人員測量體溫,為進出車輛消毒,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小區等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做志願者,心裡頗有一點忐忑,但很快就進入了志願者的角色。蔡文軍每天的值班時間是晚上的22:30到凌晨的2:30,這個時間段進出的人員和車輛都極少,蔡文軍依然不敢鬆懈,克服寒冷與倦意的困擾,堅守自己的崗位,冷了困了就頓頓足走幾圈。
除了晚上值班,蔡文軍白天也會到小區幫助其他志願者做輔助工作,遇到不守規矩、不戴口罩還胡攪蠻纏的人,蔡文軍就細緻講解。他發現,這些天微信群裡隊領導、HSE管理員發的一些防疫知識派上了用場,再加上從網上搜集到的相關信息,他有理有據的說服了不少「犟拐拐」,管理小區人員的工作越來越順。
春節後的十多天,蔡文軍每天都會按時出門,去履行志願者的職責。在安靜空曠的大街上,他是一名勇敢的逆行者。
「你們做志願者能拿很高的收入吧?不然誰願意冒著風險幹這份活啊!」當志願者期間,最讓蔡文軍哭笑不得的是這類提問。他很想告訴這些人,志願者不僅所有的工作都是義務的,他們身上穿的統一防護服,也是他和其他志願者們自發購買的。雖然自己不是醫務工作者,不能戰鬥在疫情最前方,但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守護家園,為防控疫情盡到一名山地物探人的職責和義務,這是讓蔡文軍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地方。
隨著疫情防控的好消息不斷傳來,檢查點開始撤離,大街上的車輛和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春的生機洋溢在每張笑臉上。短短十多天的志願者生涯,蔡文軍從中感受到了助人的快樂,他想在今後的歲月中,學習更多的防護知識,成為一個更加全面、更加專業的志願者,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的厚重與豐盈。
內江市,威遠縣
「抗擊疫情志願者在行動……」2月23日,西南物探第一民爆工程隊押運員董志發的朋友圈引來了眾多同事及好友的關注,穿著紅色志願者背心,戴著口罩的他發出了一張「特別」的自拍,身後的黨旗在黃坭村疫情防控檢測點上隨風飄揚。
▲董志發的朋友圈獲贊無數
這是董志發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第二十三天。據了解,他的妻子和妹妹都是內江市威遠縣黃坭村的鄉鎮醫生。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她們就像「白衣戰士」,責無旁貸守護村裡上百口人民群眾的健康。面對疫情,董志發也有過擔憂和恐懼,但看著眼前的兩位「女戰士」都如此勇敢,身為黨員的他又怎能退縮。
1月30日,董志發主動請「戰」,向第一民爆工程隊黨支部提出自願加入當地鎮西志願者活動的申請。他的申請經上級黨組織討論後一致通過。「出戰」的前一晚,隊黨支部負責人再三叮囑其做好自身防範,每日上報體溫及身體情況。
從2月1日起至今,董志發每天早上七點至晚上六點一直堅守在黃坭村村口的疫情防控檢測點上,負責檢查和登記過往車輛、人員等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名「可疑分子」,並逐一給車輛進行消毒。妹妹則負責給司乘人員量體溫,體溫正常者方可通行。除此之外,他還當起了她們的「護花使者」,每天駕車四五十公裡接送二人去返鄉隔離人員的家中進行隨訪,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
▲董志發每天接送妻子和妹妹去返鄉隔離人員家中隨訪
「他們每天連續十一小時的車輛排查,最高一天排查登記200人次。整個黃坭村保持著新冠肺炎零確診、零疑似。」董志發介紹道。
如今,疫情雖有緩解,但董志發還是不敢放鬆,因為他是黃坭村抗疫的第一「門崗」,要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守好「門」,把好「關」,用實際行動證明在這場特殊戰"疫」中,咱們山地物探人一直堅守從未缺席!
— THE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