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狀元,703分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收,現在他過得怎麼樣?

2020-12-23 騰訊網

對於中國的莘莘學子而言,高考可以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歷經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只待今朝放手一搏,這不僅是人生最公平的一次競爭機會,也同樣是一次改變命運的重要契機。

自上世紀70年代高考恢復以來,高考就成為了國家重要的人才輸出口,為各行各業培養了無數精英人士,也給予了學生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雖然處於當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之下,高考已不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但仍然是大部分人在面臨高中與大學間的分水嶺時所能做出的最佳選擇。

在激烈的競爭之中,能從千軍萬馬間脫穎而出的學生無疑掌握了主動權,在選擇學校與專業時都處於較為有優勢的地位,對於他們而言,這場戰役幾乎已經贏得了勝利。

然而世事無常,竟有一位考出了703分高分的高考狀元,最後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陷入了無學可上的境地,他就是2010年的北京高考狀元李泰伯。

時隔十年,這位「落榜」狀元身在何處?

一、榮膺榜首,卻拒絕國內名校

這位大名鼎鼎的高考狀元李泰伯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自幼便品學兼優,一路向學而來,始終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自幼興趣廣泛的他絕非人們所想像的「書呆子」學霸,在音樂、繪畫、人際交往方面都有不遜色於術業的才華。在介紹自己的名字出自《論語》時,這位長於理科的男孩也會透露出滿滿的文氣,是一個難得的全面型人才。

而在進入北京最好的高中之一——中國人大附屬中學進行學習後,老師與同學對他也具有極高的評價,身為班長的他十分具有領袖魅力,同學提起時無不交口稱讚,老師也嘉許他為「德、才、貌兼具」的領袖型人才。

在學習上,他並不會採用題海戰術,而是用發散性思維對寫過的每一道題觸類旁通,節省下來的時間便積極參加各類課餘活動。

這位優秀的男孩在高考的考場上展現出了極佳的水平,不負眾望地斬獲了2010年的高考狀元,一時間成為了眾口交贊的焦點,媒體紛紛圍繞在他的身邊,希望能夠了解他的學習方法與未來規劃,眾多國內名校也紛紛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令人意外的是,李泰伯在面對這條康莊大道時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他拒絕了國內名校的邀請,而在填報志願時向美國的十一所知名高校發出申請。

明明有更為穩妥的選擇,為何要另闢蹊徑?對此,李泰伯同樣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敢於挑戰是年輕人應當具備的美德,也對自己的實力有著相當的自信。懷著這樣的信心,李泰伯踏上了美國面試之旅。

二、連連遭拒成「落榜」狀元,奮起直追展少年本色

按照李泰伯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考取11所美國名校的任意兩三所,本應是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的事,無論是他自己還是親友都對此信心十足。

豈料命運弄人,老天爺向這位順風順水的狀元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申請的11所美國名校不約而同地拒絕了他的入學申請,一時之間,李泰伯由雲端跌入了塵埃,狀元竟面臨無書可讀的困境,不由令人唏噓不已。

這對於一向一騎絕塵的李泰伯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尚未等他調整好心態,質疑的聲音便甚囂塵上。曾經的讚美盡數化作冷嘲熱諷與刻薄的奚落。

有人認為他才不配位。獲得狀元只是一時僥倖,有人譏諷他崇洋媚外,反倒熱臉貼了冷屁股,更有人說他實則是個只會讀死書的書呆子,因為高分低能而被美國的高校拒絕……

對於心高氣傲的天才少年而言,這樣的輿論壓力極易摧毀心理防線,但是他仍然憑著一腔倔強與良好的心理素質自我消化完畢,選擇進入清華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過渡,經過一年的準備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香港大學,並獲取了64萬元的全額獎學金。

三、薪嘗膽終償夙願,雲淡風輕「感謝拒絕」

在香港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李泰伯仍然不敢懈怠分毫,或許是從那一次大起大落的連連拒絕中得到了成長,李泰伯不復從前懵懂輕鬆的少年心性,而更多了幾分刻苦向學的毅力,但少年的熱血精神卻深埋於血脈之中,從未改變。

本就十分優異的他在如此加持之下,越發煥發光彩,一年之後便被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看中,轉入麻省理工學院進行進一步深造。

巧的是,這所學院就是曾經他所收到的十一份拒絕之一,李泰伯終於得償夙願,令曾經嘲笑譏諷他的人啞口無言。

然而他並未再將心思放在這些無謂的計較之上,而是繼續探索學海的更深處,轉入霍普金斯大學攻讀更為艱深晦澀的醫學與哲學博士學位,未來的他必將大放異彩。

曾有好事的記者前往採訪李泰伯,面對麻省理工學院從前的冷漠拒絕與如今的主動邀約,有什麼情緒上的轉變,或許他想聽到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慰,但李泰伯只是以不卑不亢的四個字做出了最終回應:感謝拒絕。

寥寥數字卻隱含著少年多年來暗藏的鋒芒與廣闊的胸襟,這也註定了李泰伯將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更為廣闊的高地。

曾經抓住機會痛打「落榜」狀元的人們或許仍然停留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抱怨不休,李泰伯卻在「感謝拒絕」中涅槃重生,煥發出更為耀眼的華光,用實際行動回擊了當年的輿論浪潮,相信他未來必定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

李泰伯面對人生低谷的雲淡風輕同樣也是對於我們的最好啟示,不可能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而最要緊的是在遭逢低谷時仍然感恩磨練帶給你的成長,從中汲取養分,堅定信念,擺正自己的前進方向,終有一天能度過難關,迎來勝利的曙光。

文/史書傳音

相關焦點

  • 那位高考703分,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的理科狀元,現狀如何?
    ——莎士比亞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高考狀元確實是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眼球的存在。作為在學習能力方面能夠碾壓很多同齡人的學霸,高考狀元的確能夠讓我們羨慕。然而,在面對普羅大眾讚許的同時,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畢竟,自從1977年高考恢復之後,出現了3000多位高考狀元,結果不少人都沉寂了下來,有的還在出現後遭受了很多的質疑。
  • 703分的高考狀元,拒絕清華北大一心出國,反被美國11所大學拒收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恢復高考開始,就出現了不少的高考狀元,他們有著優異的成績,是建設國家的人才。而且考出好的成績,就意味著在選大學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他高考考出了703分的好成績,卻放棄了去清華的機會,之後還被眾多高校拒絕,他就是李泰伯。
  • 10年前,李泰伯703分摘理科狀元,卻落榜美國11所名校,如今怎樣
    ——元代高明《琵琶記》10年前,北京小夥李泰伯在2010年高考中,考了703分的優異成績,成功摘得理科狀元,一時風光無限,被國內許多高校搶著錄取。因為有留學夢想,他在婉拒國內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北大的邀請後,轉而向美國著名的11所大學投去申請書,卻無情地被拒絕了,落榜了。
  • 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被11所大學拒收,結果怎樣
    ——徐特立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是不可能會平坦的,每一個天才的誕生,其中都經歷過很多的艱險,他們生來就是要比平凡人受到更多的痛苦,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就輝煌燦爛的明天。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卻被11所大學拒收,後來怎樣強者之所以會被稱為強者,是因為他有著過人之處,而他能夠忍受常人所不能夠忍受的痛苦。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他們成長成為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他們才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
  • 703分高考狀元,拒絕北大卻被11所美國大學拒收,畢業:感謝拒絕
    而在沒有高考的時候,北大就已經向李泰伯發出邀請,希望他可以到北大來學習,但是李泰伯拒絕了,他認為,人生應該充滿挑戰,自己想要參加高考,去拼一拼,去搏一搏。 2010年的高考和往年的高考一樣,是一場考生與時間賽跑的「惡戰」。而李泰伯在這次考試中勝利了,他一舉奪得了北京市的理科高考狀元,總分703分。這一次的他,更是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成為了人人眼中的「明日之星」。
  • 703分高考狀元婉拒北大,被11所美國大學拒收,畢業後:感謝拒絕
    眾所周知,中國的每一個高考狀元都是天之驕子,也許他們並不是一個全面型人才,但在學習這一途上,他們卻是當之無愧的王者,畢竟分數在那擺著,矢口否認只會徒增笑柄。提起李泰伯這個名字,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在2010年北京高考生的印象中,他卻是個「知名人士」,再怎麼說,他也是當年的高考理科狀元,而且他在之前,就已經很出名了。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他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卻打算出國繼續學習,向國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知名院校提出留學申請,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慘遭拒絕。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 高考狀元放棄去北大,想去美國名校卻遭拒收,畢業後他將如何?
    高考狀元自然而然就是高考中最閃耀的存在,因為高考畢竟會讓很多人淘汰的,但是高考狀元你卻只有一個。在這些年來的高考狀元中,總是有一些人頗受爭議,曾經在2010年的北京高考中,就出現了一個頗具爭議的狀元。此人正是李泰伯。
  • 李泰伯:當年的北京理科狀元,被11所名校拒絕,後來讀了四所大學
    然而作為當年北京狀元的李泰伯自然而然是坐擁著名校資源,但是他卻放棄清北選擇留學,他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一些聲音開始出現在他的耳邊,這樣的遭遇被媒體用來攻擊應試教育培養出的「高分低能」,然而十年過去了,他怎麼樣了?少年成才天才的顯現大多數是在小時候,李泰伯也是如此。
  • 被美國學校拒收的高考狀元,上了香港大學的李泰伯,如今怎樣了
    能夠進入清華北大這兩所國內頂尖學府深造,這應該是無數高考學子的願望,同時也有無數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人各有志」,在有些孩子為了進入清北而努力時,有些人則拒絕了他們的邀請,毅然選擇出國留學,因為在他們心裡,國外的教育肯定要比國內好,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曾被11所名校拒絕的狀元,李泰伯如今現狀如何?實現人生大逆轉?
    曾被11所名校拒絕的狀元,李泰伯如今現狀如何?實現人生大逆轉?李泰伯,因為三次獲得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系。本以為他的人生會順風順水就這樣一路走下去。但是他決定放棄了北大的保送資格。借著高考金榜題名的「東風」, 李泰伯趁機想出國深造。
  • 學霸考了703分,卻被外國11所大學拒絕,如今用優異成績證明自己
    一定會有很多一流高校向他拋出橄欖枝,他就可以自由選擇。而實際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在高考中取得了703分,卻被11所大學給拒絕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可如今回過頭來,在他博士畢業之後再看當年的事情,卻說出了「感謝拒絕」這四個字。
  • 李泰伯:703分成為狀元,放棄上清華,卻遭美國11所高校拒錄
    中國學生李泰伯在成為高考狀元以後,放棄了上清華北大,一心想要去美國名校念書,中間幾度波折,經過自己的努力和爭取,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孩子總是在父母的精雕細刻中長大,不得不說李泰伯是他父母最優秀的作品。
  • 11年前659分高考狀元,因父母自作聰明被北大拒收,現在咋樣了?
    對於重慶小夥何川洋來說,父母的愛讓他走了不少彎路,他本來成績名列前茅,在2009年參加高考後以極其優異的成績成為當地的高考狀元。但是在他被北大錄取之後,事情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父母對於何川洋的教育非常重視,竭盡所能地為他提供了最好的教育資源。何川洋在學習上也從未辜負父母的期望,他從小到大都是品學皆優的尖子生。到了高中,何川洋給自己確定的目標是北大。因此高三時,何川洋潛心讀書,向著自己的目標全力衝刺。2009年,何川洋以659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了當地的高考狀元。
  • 當初高考考了749分,差1分滿分的山東省狀元,現在怎麼樣了?
    高考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意味著將受到更好的教育,意味著將來就業會少走很多彎路。那麼當初高考考了749分,差1分滿分的山東省狀元,現在怎麼樣了?一、奪目的光環高考,一次大型的選拔人才的考核,每年都會在各個省份各個高中同時舉行。
  • 那些年的高考狀元專業戶,拿100萬獎金,他們目前怎麼樣了?
    這類人被稱為高考狀元專業戶。你還記得幾個?1.熱愛清華的廣西吳善柳吳善柳,廣西欽州人,他被媒體多年關注,似乎成了一個高考神人。這位神人第一次參加高考是在2000年,因為沒有考上清華繼續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經過大學四年學習後,他順利畢業。但是在找工作的途中屢次碰壁,他把碰壁的原因歸結為沒有清華的學歷。於是,他選擇了復讀,要拿到清華學歷。為了這個目標,從2007年開始,他開始復讀。從2007年到2014年,他陸陸續續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等一些名校。
  • 無SAT錄取常春藤,北京高考狀元顆粒無收,美國大學什麼套路?
    託福100多分,SAT 1500多分,有多項AP成績,卻上了排名50以後的大學;憑考分完全可以進前50名綜合大學,卻去了所謂能轉學名校的社區學院......每年揭榜季,這樣的申請結果屢見不鮮。下面,我們就通過兩個極端案例,管窺美國大學究竟如何選拔中國學生。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名叫李泰伯的高考狀元,李泰伯在2010年以語文138分,數學146分,英語140分,理綜279分的高分成績成功獲得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但對他進行報導的媒體卻稱他為「高分低能」這又是什麼情況呢?李泰伯高中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這所中學就是人們口中常提的人大附中,這所高中培養出數代精英學子,甚至還多次被美國馬裡蘭大學研究所排在中國高中排名的榜首。
  • 高考滿分750分,他考了749分,這位「最牛高考狀元」現在過得咋樣
    文/晗晗說教育高考作為人生轉折點,備受社會關注,它不僅僅見證了考生們的能力,還為考生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高考總是充滿酸甜苦辣,有人在這裡重新起航迎接人生新旅程,也有人在這裡留下了遺憾與心愛的大學失之交臂。
  • 10萬補課費,高考成績715分,省理科狀元,值嗎?
    高考成績715分,省理科狀元,清華、北大基本上是十拿九穩,10萬元的補課又算得了什麼。>福建:北大650分,清華690分;湖北:北大687分,清華687分;湖南:北大688分,清華685分;遼寧:北大693分,清華692分;重慶:北大703分,清華7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