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查看不念館更多內容,不念館持續為年輕人輸出好文。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希望您不念過去,不奢望未來,只安現在。
最近無論是抖音還是朋友圈,都被「希望在腐朽的日子裡,熠熠生輝。」這個文案刷屏。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給我的感覺就是,汙濁的環境中唯有自己在閃爍。
在每個大城市的角落,總有一個年輕人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也總有一個年輕人在為愛情落淚,但仍有無數年輕人在清晨重新站起。
讀到這個文案,我好像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一個超脫於眾人之外的形象,而是看到了一個孤獨而寂寞的靈魂。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自己的苦難,在這個腐朽的日子裡我們過著各自舉步維艱的生活。
姐姐是家裡第一個走入一線城市的同輩人,我佩服她的勇氣卻沒看到她的艱難。看她平時在朋友圈裡曬出出遊的照片,我都十分羨慕,直到她去上海的第二年。
有一天半夜給我打電話哭訴。那是我臨近高考的一個月,我還在為一個月後的高考而感到焦慮,本來在安慰的姐姐講起來自己在上海的這兩年的經歷,向來報喜不報憂的她哭訴起來。
其實她並沒有別人看起來的那麼光鮮亮麗,她在諾大的上海裡面奮鬥,感受到的是那個城市對低學歷的排擠,還有當地人對外地人的刻薄。
當時的我也只是心疼她一個女孩接受了太多社會的險惡,而現在我奮鬥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南京,才真正地明白這種感受。
也就是現在我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在腐朽的日子裡熠熠生輝,是在別人裡面光鮮亮麗,但自己要在無人處默默努力。
小城市的年輕人到大城市奮鬥,身後拖著的是沉重的包袱,家庭力量的薄弱是小城市年輕人的痛,也正因如此我們更渴望在一所大城市裡熠熠生輝。
成年人的崩潰總是毫無徵兆的,在面對一個滿臉春風的成年人,可能某一句話又能讓他聲淚俱下。
但記不得從何時起,周圍人總是喜歡貶低身邊環境,從而抬高自己的形象。我們仿佛在受那些小學課文的影響,倔強地做著那個不願折服的偉人。
就連隔壁小孩子都會說那句話:「我感覺我自己和別人不同,他們都像小孩子一樣考慮問題,我比他們成熟的多。」
我很難想像這句話是從一個初中生嘴裡講出來的,面對一個成熟的初中生,我們更希望感受到他的天真爛漫,而非過早感知這個世界的殘酷。
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價值觀引導著我們追求個性,追求著靈魂的獨特性,牽引著我們在世界找尋著自己生命的不同意義,
但我們終會發現,大多數人的生命軌跡都是相似的。
一部分人好像都過於注重增加人生的厚度,甚至為了增加人生的厚度給自己增加苦難,錯誤地將苦難和閱歷劃了等號。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說他們的日子是腐朽的,曾經一段時間裡我的朋友圈很流行發表「增加厚度」的文案。
我甚至產生了一種懷疑,命運悲催的人全部都成了我的朋友,然而並不是如此,而是人生需要黑色,不然彩色也將變得暗淡。
既然我們都在不同的生活道路上經歷著苦難,為何我們不能積極地看待身邊的一切,有些人能做到熠熠生輝正是因為他們是能夠照耀周圍的太陽。
我們雖然已經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照耀身邊的一切就會讓日子沒有那麼腐朽。
閃爍在腐朽日子的我們,是樂觀生活的源頭,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生活,才能夠讓腐朽的日子逐漸散去。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