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就業特別講座中聽說,比起以畢業狀態成為無業游民,選擇推遲更好。" 連續兩年延期畢業後,25 歲的韓國大學生崔某說出了如此選擇的原因。當被問到何時畢業時,他回答:" 就業了就會畢業。"
在韓國,同他一樣選擇延期畢業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疫情之下,韓國中小型企業生存困難,招聘人數大不如前,年輕人就業更為艱巨,就業率和經濟活動參與率大幅度下降。那麼,如何在經濟寒冬面前保留應屆生優勢?在畢業之前休學,成為了當下大部分韓國應屆畢業生的選擇。
近 30% 的大四學生表示第二學期不會報名,約 5 名大學生中就有 1 名(19%)打算休學 …… 這一看似難以理解的現象,卻是韓國著名就業網站對 4076 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的結果。
事實上,在韓國,大學生休學和延期畢業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甚至成為一種社會化現象:目前,韓國四年制本科大學生的畢業平均時間為 5 年零 1 個月。加上韓國企業在招聘時更加傾向於應屆畢業生,為了在語言等方面提高個人競爭力,韓國約有六成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有過休學或者延期畢業的經歷。
" 比起畢業成為無業游民,推遲更好 "
金某(27 歲)在韓國某所高校念了 8 年,每次去教養課的時候仍需要很大決心。因為,韓國的教養課需要分組討論,而在小組中,他的年齡最大。此前,他以參軍、實習、對外活動等為由休學數年,以至於回來後,過去的同學們已經畢業了。
" 我不是不想畢業。(只是)積累資歷,參軍回來,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他說," 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怯場。"
從幾年前開始,長期就讀於大學的高學歷前輩們被比喻為 " 化石 ",最近還被稱為 " 古人物 "、" 始祖鳥 " 等,這意味著新生們會覺得他們是 " 祖先 "。而對於這些後輩眼中的 " 化石前輩 " 來說,他們不僅在就業難中備受煎熬,還往往是後輩們的眼中釘。
無獨有偶,崔某(25 歲)也連續兩年選擇了延期畢業。他認為,選擇延期的最大原因是 " 就業難 ",並表示 " 在學校進行的就業特別講座中聽說,比起以畢業狀態成為無業游民,選擇推遲更好 "。
當被問到何時畢業時,他回答說:" 就業了就會畢業。"
面對就業難,在校生身份機會更多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在選擇休學的原因裡," 為了準備就業 "(25%)和 " 為了積累實習等社會經驗 "(24%)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一、二位。
近年來,隨著大學入學人數的增加,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在韓國就業市場上下降。另外,韓國的企業招聘新職員時,通常不會根據畢業與否限制應聘資格,但是大部分求職者還是希望儘可能在畢業前結束求職。因此,在畢業之前休學,逐漸成為了許多應屆畢業生的選擇。
據悉,今年上半年韓國三十大企業中,舉行職員招聘的企業只有 15 家;約八成多的韓國中小企業在今年沒有招聘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滿足了所有畢業條件,也有很多人選擇 " 結業 " 而不是 " 畢業 "。畢竟,與畢業生相比,能夠以在校生身份進行的對外活動或就業項目機會更多。
近日,韓國統計廳發布的調查報告就顯示,截至今年 5 月份,韓國 15 至 29 歲的高中、專科及本科等的畢業生,以及退學的青年人共 478.7 萬人,這其中有 166 萬人畢業後即處於失業狀態。這些未能就業的青年人中,約四成左右在準備就業考試或接受職業教育。
需要休學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對於韓國大學生而言,除了就業難,還需要面對畢業帶來的經濟壓力。
孩子高中畢業後,大部分的韓國父母都不會再負擔孩子們的大學學費等日常生活費用,或者僅僅承擔一部分的費用,所以很多大學生在需要生活費或者學費的時候,會選擇休學一年或者延期畢業,去打工來賺取自己需要的學費和生活費。
在西江大學主攻經濟學的李敏鈺也是延遲畢業大軍中的一員。在她看來,雖然延遲畢業一樣開銷不小,但找不到工作或許只是噩夢的開始。即便是找到了工作,對於買房、結婚、生育後代等未來的道道 " 關卡 ",恐怕還是要依靠父母幫助。這讓一些年輕人覺得如同 " 活在地獄中 "。
目前,韓國進行公開招聘的企業數量非常少,即使進行招聘,要求的人員也明顯減少,應聘者們面臨更大更艱巨的就業難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層面上,延遲進入就業市場無疑將加劇勞動人口老齡化。2014 年,韓國 50 至 60 歲的員工人數首次超過了 20 至 30 歲的員工人數,當這些年長員工退休後,韓國資金不足的退休金系統將備受壓力。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冀雨欣韓國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