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季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從一文不名,到逐漸佔領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為了一方霸主。可惜只做了兩年皇帝就去世了,傳位於甘夫人的兒子劉禪。孫尚香,本名不詳,是東吳郡主,孫堅的小女兒,孫策和孫權的妹妹。在劉備拿下荊州以後,孫權忌憚劉備的軍事力量,進妹固好,與劉備結親。十幾歲的孫尚香,嫁給了一個比她大三十歲的劉備。其實孫尚香心裡肯定是非常不滿的,不過瞎子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場政治聯姻。
吳國太如果腦子還有點用的話,就不可能看得上劉備這個女婿。畢竟劉備跟她丈夫孫堅,那是一個輩分的人。所以說這樁婚事,基本上是孫權敲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劉備當時和孫尚香有了兒子,會不會被劉備立為太子呢?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高。
01孫尚香是劉備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生的兒子就是嫡長子。
孫權覺得劉備得了荊州那麼多土地和人才,而且軍事實力空前壯大。這個時候他不得不與劉備處理好關係,因為這位梟雄接下來只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擴張自己的地盤。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徵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三國志》
手裡有人有槍,當然是要擴張了。當時劉備能擴張的地區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北方的曹魏,那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一個是西邊的益州,崇山峻岭,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不下來。最容易得到的,當然就是孫權手裡的江東地盤。
荊州和江東,可以說是一衣帶水,而且對荊州來說,江東無險可守,只有一條江而已。所以說孫權勢必要擔憂起這件事。
於是孫權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是要和劉備進一步交好。畢竟赤壁大戰剛剛打完,孫權未必就有這個實力和劉備火併,所以孫尚香便在這個時候嫁給了劉備。作為東吳郡主,孫權的親妹妹,嫁給劉備當然是以妻子的身份,也就是正房太太。劉備此前有好幾任夫人,比如甘夫人、糜夫人,全都是側室,他沒有給哪一位扶正過。就算糜夫人家大業大,也還是劉備的側室,可見劉備對正妻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這次孫權的妹妹,那是一方諸侯的妹妹,劉備自然不可能把她也收為側室。所以孫尚香是以正房太太的身份,嫁給劉備的。那麼孫尚香所生的兒子,自然就是劉備的嫡長子,劉禪這個時候都需要靠邊站了。
有了嫡長子這個身份,再加上孫尚香這位強勢的母親作為後盾,這個兒子自然會在劉備當了皇帝以後,成為帝國未來的接班人。
02孫尚香有強大的東吳集團作為後盾,有利於抗曹事業。
劉備集團在當時來說,軍事實力的確強大。可是孫權的實力也不弱小,兩者算是旗鼓相當。只不過劉備成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孫權才不得不堤防。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三國志》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孫權還是要比劉備強大得多的。畢竟孫家穩坐江東多年,而劉備得到荊州才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劉備這兒,也必須要答應這一場政治聯姻。如果當初劉備的那兩個女兒沒有被曹純給擄走的話,或許他的女兒也會嫁給孫權。
這樣一來兩家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劉備叫孫權二舅哥,孫權管劉備叫嶽父,咱們各論各的。非常有利於孫劉聯盟的關係。孫尚香作為其中重要的紐帶,自然是承擔著孫氏集團的重要利益。那麼等她生了兒子以後,那這個孩子就是劉家和孫家共同的子孫。有東吳集團這麼一個強大的背景作為支撐,劉備在選太子的時候,還會有任何猶豫嗎?就算劉備不喜歡這個兒子,可是他背後的政治力量,是劉備非常渴望籠絡過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劉備還是會把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一旦他被立為太子,那麼孫權對劉備的支持,就會盡力很多。即使將來劉備真的奪取了天下,至少這天下有一半還是老孫家的。當然對孫權來說這是最無奈的情況。
03劉禪的母親甘夫人地位低下,而且早逝,劉禪沒有根基。
劉禪是什麼出身呢?他的母親甘夫人沒有糜夫人那樣的家業,也沒有孫夫人那樣的地位,所以劉禪說到底還是一個庶出的孩子。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三國志》
在漢朝庶出的孩子,只能給嫡子當奴僕,這是非常無奈的現實。為什麼袁術一直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袁紹?因為袁紹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子,這差別就很大了。
所以袁術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家族龐大的政治資源,而袁紹,只能依靠自身的社交能力,努力拉攏各派力量,為己所用。
劉禪的身份,其實跟袁紹還是有幾分相似的,都是庶出,不過都比嫡子年歲大一些。劉禪在長坂坡之戰的時候,就已經出生了,而孫夫人是劉備拿下荊州後才入門的。所以說劉禪作為長庶子,還真的無法跟孫夫人的兒子相抗衡。畢竟嫡長子繼承制,基本上成為了當時那個社會不變的規律。孫夫人在有了兒子以後,自然不會想著回到江東去。她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兒子培養成人,將來好繼承劉備的大業。而劉禪這個時候又顯得更加可憐了,他的母親甘夫人早就去世了,根本沒有資格和能力去跟孫夫人鬥爭,所以劉禪壓根就沒有靠山。
沒有母親的支持,沒有外戚力量的幫助,一無所有的劉禪,如何跟擁有強勢的母親孫夫人,擁有強大的外戚力量江東集團的孩子去鬥呢?
總結:孫權嫁妹這一招用得好!
剛才說了,劉備當時只想著拓寬自己的疆土,可是相比較強大的曹操和山川險阻的劉璋,孫權的地盤是最好佔領的。
所以劉備接下來要對付的,應該就是孫權。隆中對裡雖然讓他奪取西川,可是當時的西川並不好進入,沒有任何基礎。再說了,孫權又不知道隆中對的內容。
即使劉備沒能拿下江東,和孫權兩敗俱傷了,對孫權來說,那都是致命的。為什麼?因為孫權的壓力比誰都大。這個時候的江東還有四大家族的力量掣肘孫權的權力,一旦孫權戰敗,那麼他們極有可能取而代之。
再說孫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曹操難道就不會再次打孫權的主意嗎?雖然赤壁戰敗,可是曹操實力雄厚,再打一仗也未嘗不可。
這個時候孫權壓根就沒得選,只能選擇跟劉備結盟,而且必須要劉備答應結盟。這就是劉備進妹固好的精髓所在。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