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職業運動員30歲就被稱作「老將」了,他們開始職業生涯的時間早,林丹是5歲學羽毛球的,而業餘、成人選手開始學球大多是在20歲以後,30、40算正常,50、60也不稀奇。因此,職業運動員的有些訓練方法完全不適合成年業餘選手——原地揮拍就是一項。很多專業教練會告訴你:他們學球時,前X年都摸不著球,就是揮拍、跑跳等基礎練習。但是,請你相信:不摸球、不接觸比賽,單純、機械的訓練是讓你快速厭煩羽毛球運動的一個絕佳方式!
你三、四十了,跟五、六歲的小孩不一樣,你耗不起時間!
你大腦發育成熟了,12歲以後你的腦神經樹突的數量不再增加,你練不出童子功!
你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價值取向,你知道適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所以,在這個層面,不應該100%用職業運動員的方法學羽毛球。
二、 專業,意味著高水準,所以學習高水準的技術是必須的。這個時候,教練的水平和教學方法就成了重點中的重點。孔聖人說過: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真正愛羽毛球項目、愛體育的專業教練才是真正的「好之者」,只有這種教練,才有可能把羽毛球的樂趣傳播給你,所以,學會鑑別正宗教練是關鍵。
三、 打得好不一定會教,教得好不一定會打。喬丹會打籃球,卻是個蹩腳的教練;菲爾.傑克遜是NBA最好的教練,但打籃球只是個板凳隊員。
四、 好教練的特徵:1教練能深入淺出地描述羽毛球技術,其他專業人士能深刻地領悟羽毛球技戰術,但是不容易跟初級選手進行溝通;2教練能用最簡潔、最直接的手段讓你獲得羽毛球能力,其他專業人士自己的能力強,但不擅長讓體能狀況不同的學員領會技術要領;3教練了解各個年齡段和不同職業背景的學員的學習動機,而其他專業人士不會關注這些。
五、 羽毛球項目的特點:技術含量高,不完全是體能的比拼,在業餘球場上小孩虐大人,女選手虐男選手的情況很多。所以,羽毛球是智力+體力+技巧的綜合項目,其中智力佔首位。它是我們中國人擅長的一種競技領域,絕不是靠蠻力可以取勝的。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兒思考,拋磚引玉,歡迎聽取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