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市紀臺鎮齊家莊村在修建文體廣場時,挖出一塊清代的古石碑。12月9日,記者採訪獲悉,這塊石碑立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記載著道光年間齊家莊村人捐款重建觀音廟的事跡,距今已有190年歷史。石碑出土時是碎塊,部分被當做普通石塊扔掉,有心人見石塊上有字,又將石塊找回拼接好。據了解,這塊石碑對於研究當地村史、傳播村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施工挖出碎石塊,摳掉泥土露出碑文
連日來,對於村裡挖出的古石碑,壽光市紀臺鎮齊家莊村的村民們議論紛紛,尤其是喜歡文史的村民如獲至寶。根據村民們介紹,這塊石碑高約1.5米、寬約0.7米,青石,圓首。碑額浮雕雙龍戲珠紋,碑身兩側陽刻楷書對聯一副。記者看到,這塊石碑已經斷裂破損,碑文雖有磨損,但大多數文字清晰可見,碑額刻有「永垂不朽」四個大字。
談及石碑的發現過程,齊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齊文慶對記者說,他們村準備在村中心的空地上修建文體廣場,從上個月開始施工。就在不久前,齊文慶帶著施工隊整修挖掘時,突然有一部分古青色的石頭從土裡露了出來。「我看這塊青色石頭像是時間比較久遠了,可能有一定價值。」齊文慶說,他讓挖掘師傅小心地將石頭從土裡挖出,之後用手慢慢將上面的泥土摳掉,欣喜地發現上面刻有文字。而在此之前,有幾塊類似的石頭,被當作普通石頭清理走了。
齊文慶意識到這些石塊原本可能是一塊石碑,立刻聯繫吊車師傅與齊志升、齊宗月、齊海生等村民一起前往倒磚塊的垃圾堆裡尋找,花了一天時間,終於找到了石碑的其他部分,並將它們帶回村委大院進行拼湊。
將石碑拼好後,齊文慶用水清理碑面發現,該石碑立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碑文內容與本村觀音廟有關。
對研究村史很有意義,計劃擺在廣場供參觀
據齊文慶介紹,碑文一開始提到:「《禮》有雲:『有其舉之,莫敢廢也。』承先待後,奚有大於繼述者哉?洱東齊家莊觀音廟之建也,由來舊矣。」碑文的結尾為「大清道光十年歲次庚寅梅月上浣榖旦立」。
根據碑文記載,齊家莊村以前有觀音廟,不知始建於何時,道光十年曾經重修。碑的左側刻有參與此次重修的人員姓名,以齊姓為主。碑文還提及了道光九年農曆十月,壽光曾發生地震。根據民國《壽光縣誌》,也有道光九年壽光發生地震的記載。
這塊碑文的發現,是齊家莊村觀音廟歷史的有力見證。齊文慶說,除了這塊石碑,伴隨出土的還有其他兩塊石碑,一塊是墓碑,一塊是節孝碑,現放置在村子的墓地裡。
對於石碑的歸宿,齊文慶表示,等文體廣場建設完工後,他們打算將石碑安放在廣場上供大家參觀。對於碑文石刻中的不解內容,他們將請文物專家考察鑑定,儘可能還原石碑上記錄的內容。「這塊石碑見證了我們村的歷史,更是我們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護村裡的文化遺產,是每一名村民的義務。」齊文慶說,他們村將加大力度保護修繕祖輩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播村歷史文化,為年輕人留住一份鄉愁。
【來源:濰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