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關於基因遺傳,我國早在很多年以前就通過一句俗語進行解釋,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這樣一種觀點似乎並不一定完全正確。
黃先生和妻子是在工作過程中相識相愛的,在戀愛一年以後,兩人便結了婚,並且在婚後生了一個女兒。
起初對於女兒的出生,黃先生可謂是高興不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先生卻發現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根據黃先生所說,自己的女兒越長越漂亮,但是其五官卻跟自己並不相像,反倒越長越像自己對門的親弟弟。在黃先生看來,這種情況並不正常,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遇上了家庭倫理問題。
為了弄清楚原因,黃先生決定偷偷到醫院進行親子鑑定。在輾轉了三家醫院、進行三次鑑定以後,黃先生得到了同一個答案:"孩子的確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這就怪了,既然女兒是自己親生的,那為什麼她會越長越像自己的叔叔呢?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妨看一下科學的解釋。
實例解析
在了解了黃先生的家庭情況以後發現,其實女兒的長相併不只是與黃先生的親弟弟相像,而且和自己的爸爸也相當神似。
也就是說,黃先生所擔心的倫理問題並不存在,只是家庭當中出現了隔代遺傳的現象。
黃先生的父母一共生育了兩個兒子,其中黃先生的長相跟母親更為相像,而弟弟則是與父親更為相像。
即便如此,黃先生的身上依然攜帶著部分父親的遺傳基因,而這些基因後來順利遺傳到了女兒的身上。因此,女兒的長相才會跟黃先生並不相像而跟爺爺、叔叔相近。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孩子長相與爸爸不相近的事例還有不少。大多數時候,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是妻子出軌所致,有時候還可能是因為以下兩大原因。
孩子與爸爸不相像的原因
1、醫院抱錯孩子
孩子在出生以後,醫院的護士會將孩子抱離產房,對胎兒進行稱重、清洗並錄入相關數據。
有些時候,同一家醫院同一時間可能有多個孩子出生,由於剛出生的孩子一般都不具備用於辨識的體貌特徵,所以很可能會出現護士抱錯孩子的情況。
由於本就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其長大後跟爸爸不相像也是情理之中。
2、媽媽基因強大
雖說孩子承載了父母雙方的基因,但是並非所有的基因都有機會在孩子的身上表達出來。如果媽媽的基因過於強大,那麼生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方方面面都跟媽媽特別相像。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是跟爸爸在長相上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雖說上述三項都是導致孩子長相與爸爸不同的因素,但是比起隔代遺傳以及媽媽基因強大這兩項因素,抱錯孩子的影響顯然要大得多。
那麼,針對孩子容易被醫院抱錯一事,父母可以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呢?
避免孩子被抱錯的原因
1、一路跟隨行蹤
一般來說,女性在經歷分娩時,一般會有家人一同到醫院守候。在孩子出生後,丈夫不妨跟隨護士查看孩子的狀況。
一方面,全程跟隨行蹤能大幅降低抱錯孩子的可能。另一方面,跟隨護士,丈夫可以學習一些照顧嬰兒的知識,在妻子坐月子期間,可以協助照顧孩子。
2、佩戴紀念物品
在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可以給孩子佩戴一件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以此實現標記、辨識。當然了,絕大多數父母會選擇給孩子佩戴銀質腳環、手環,因此在挑選購買時,儘量避開暢銷的款式。
3、核對出生腳印
孩子在出生以後,醫生都會給他們進行指紋採集。由於孩子剛出生時,手比較小,很難錄到清晰的指紋,所以指紋採集一般是用腳印代替。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抱孩子離開醫院之前,先跟醫生進行腳印核對,可以有效避免抱錯孩子的情況。
寫在最後
雖說上述三種方法能夠比較有效地避免出現抱錯孩子的現象,但在日常生活當中,仍有不少疏忽大意的父母會抱著別人的孩子回家。
當這種狀況發生時,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智與冷靜,千萬不要把元氣發洩在醫護人員甚至是孩子身上。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