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鄭州有一個85後小夥僅用兩個多月就完成了從破爛王到百萬富豪的逆襲,故事聽起來很勵志,但他用的方法卻是電信詐騙:如果你接通了他公司的機器人「小姐姐」的電話,那離給他送錢可能就不遠了。4月29日,大河網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獲悉,目前,涉案的2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嵩山路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4月24日17時許,鄭州市二七區一群眾郭某來到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二中隊報案稱,其被人拉入一個幫助炒股的「上證文多50ETF」微信聊天群,在群裡他被人忽悠稱購買「上證50ETF」期權穩賺不賠,在充值後發現上當受騙。
接報警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順線追蹤發現涉案的是位於東風南路綠地雙子塔的一家名為鄭州文多信息技術公司,經過深入秘密偵查,民警很快掌握了該公司正利用一款名叫「上證文多50ETF」虛擬平臺軟體實施網絡詐騙的大量證據。獲知相關情況後,分局黨委高度重視,組織抽調50餘名精幹警力於4月26日開展集中行動,將該公司的老闆及員工20人全部抓獲歸案。
經訊問,老闆名叫劉某超,新鄉市延津縣人,今年34歲,初中畢業後隨親戚到新疆以收購廢品為生,今年春節前回到老家在上網時看到一款叫「上證文多50ETF」軟體的走勢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走勢是同步的,經過研究,他認為可以利用這款軟體賺大錢,不用再辛苦到新疆去倒賣廢品了,於是就拉了6名老鄉入股,籌資15萬元買下了這款軟體,來到鄭州註冊成立了鄭州文多信息技術公司,並招聘了13名業務員開始了他的發財「夢」。
他首先從網上購買AI機器人電話軟體,由公司女業務員錄下甜美的推銷語音後通過電話機器人自動操作,以每天1000到1500個的速度撥打從網上購買的客戶資料電話,一旦有客戶沒有拒絕接聽並表示對股票感興趣,這些聲音甜美、說話熱情、有問有答的智能AI語音電話機器人 「小姐姐」就會記下該電話號碼,之後由業務員主動添加該客戶的微信,以高收益吸引客戶在他們的「上證文多50ETF」平臺投資,謊稱該軟體是國家正規期權軟體,是上海證券公司的分倉平臺。
其實,這個平臺是虛擬的,只是形式上和正規平臺的走勢圖一樣而已,無論客戶投資多少,都不能把錢充值到上海證券公司交易平臺,而是充值到該公司的帳戶裡,客戶在平臺充值投資時,每充值一筆還要付40元的手續費,充得越多虧得也就越多。當業務員發現客戶已「上鉤」註冊平臺且入金充值後,就迅速拉黑客戶的微信,如此循環往復,該公司在不到2個半月的短短時間內,已經詐騙資金230餘萬元。
辦案民警提醒大家,目前一些詐騙和推銷電話多使用95開頭的號碼,這類號碼和常見於電信、銀行、金融、保險等領域的五位數95電話不同,這些以95開頭的推銷電話多為八位數電話號碼,一旦接到類似號碼不要接聽,更不要添加陌生人為微信好友。對一些承諾高額回報,與正規公司有明顯差距,不符合常理的公司產品不要介入;在選擇投資時,對自己不熟悉的,要多渠道了解所投資的產品,不能為追求高收益導致竹籃打水一場空。
目前,涉案的2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嵩山路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線索提供:李東亞 任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