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去年證實罹患鼻咽癌,所幸於臺灣接受的治療成功,身上的癌細胞已全部被消除。日前他接受傳媒採訪憶述抗癌經過,談及治療過程的辛酸,同時藉機向一直相伴左右的太太道謝。
日前李宗偉接受馬來西亞傳媒訪問談及抗癌經歷,他憶述自己當時在臺灣每星期都要做5至6次電療,前後一共進行了33次電療。在電療進行到第3周時,他整個喉嚨都已破損,不但說話成困難,吃的都只能是牛奶、粥等流質食物,甚至在進食期間要注射麻醉劑麻醉,才能勉強下咽,他苦訴:每一天要吃東西的時候,很辛苦,吃不下。媽媽每天逼我,我說你們不要逼我,我能吃(的話),絕對想吃的。
除了媽媽,當中最擔心的莫過於其妻子,他傷心表示他知道妻子每晚都會哭,但不會在他面前流露,我覺得她真的很堅強,(治療到現在)沒有在我面前流過一滴淚。而事實上他自己也很辛苦,所以亦會躲起來,在洗澡時偷偷哭,因為不想讓她們擔心。
對此,他相當感激妻子一直陪伴照顧, 因此月初他也與妻子到幫馬爾地夫補度蜜月,並在Facebook大曬恩愛: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正在和癌症作戰,而她為了我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日夜不休;一年後,一切雨過天晴,我牽著她的小手來到了馬爾地夫,一切就像夢一場。
他更表示這些年都在忙,現在才有時間實現給妻子的承諾,並深情道「那些年欠你的,我會用我的餘生一點一點慢慢還。
李宗偉在2018年7月發現患上早期鼻咽癌,有消息指治療非常成功,他及後已回國休養。不過因擔心繼續訓練可能讓癌症復發,他今年6月30日心痛宣布,幾經掙扎我最終選擇了掛拍,為我近20年在馬來西亞國家隊的羽毛球職業生涯,畫上句點。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香港研究出新藥抑制EB病毒引起的腫瘤生長
EB病毒是一種人類皰疹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全球有90%多人口受EB病毒感染。在所有鼻咽癌患者腫瘤組織中都能夠發現一種古老的病毒—— EB病毒,因此鼻咽癌被認為是和EB病毒高度相關的一種腫瘤。
香港浸會大學研發一種抗皰疹病毒第四型藥物,能選擇性地破壞從人類EB病毒產生的蛋白,令該病毒引起的腫瘤縮小,從而治療鼻咽癌。研究結果已在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並已為相關新藥申請專利,計劃進行臨床測試。
研究團隊在設計新藥時,增強了該藥黏合EB病毒某一種蛋白(EBNA1)的能力,從而破壞該蛋白的結構及功能,令潛伏的EB病毒以及腫瘤細胞停止生長,甚至死亡。研究團隊把新藥注射至老鼠體內以進行測試,這些老鼠均感染EB病毒而長出巨型的鼻咽癌腫瘤。結果顯示70天後,治療組老鼠的體重可恢復至健康水平,腫瘤亦徹底收縮,存活率大幅提升至86%。
溫馨提示: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