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參軍入伍的大學生人數是越來越多,其中就包含有很多在校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能夠享受哪些優惠政策?這6點內容學生和家長都有必要了解。
一、在校大學生當兵,可以異地入伍。
考上大學之後,戶口還沒有遷到學校去的大學生,想要去當兵,可以選擇從高校所在地報名當兵,也可以選擇從戶籍所在地報名當兵。
從兩個不同的地方去當兵,還是有一定的「講究」,學生和家長都有必要了解。首先兩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就會造成兩地的優撫力度不一樣。比如說,退伍一次性補助金,經濟發達的地方補助金可能高達十幾二十萬,如果經濟落後的地方可能就幾千到幾萬,所以相差可能有10倍之多。
還有一點就是兩地的優撫政策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為了鼓勵更多大學生參軍入伍,會出臺一些激勵性的政策來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通過對比兩地的優撫政策之後,在校大學生可以選擇從優撫力度更大的地方報名當兵。
二、能夠享受學費補償。
這是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不管是專科在校生還是本科在校生,參軍入伍之後,退伍回到學校,學費國家給予補償,每年最高補償8000塊錢。對普通家庭來說,能夠減輕很大的負擔。
三、保留學籍,退役兩年內允許復學。
在校大學生當兵,不管是當兩年義務兵還是5年下士,甚至更長的時間,退伍之後兩年內是允許復學。因為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的時候,已經辦理了保留學籍。
如果說在部隊考不上軍校的情況下,退伍之後還可以繼續上大學,完成大學學業,加上有了當兵的經歷,對今後的發展十分有利。
四、在部隊考軍校有優勢。
特別是剛剛考入大學和大一的學生,在部隊考軍校優勢比較明顯,因為剛剛參加完高考高中的知識點,還記憶猶新,因此很快就能把高中的知識點給撿起來。加上在部隊裡面考軍校,難度係數要比這地方高考小一些,因此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完全有機會考入軍校。
如果說自己的文化課程掌握的不是很好,可以考取士官學校,因為士官學校也是屬於軍校,士官學校的學歷是大專,畢業之後是走技術路線,成長為一名技術型士官。通常在部隊裡面擔任「教練班長」,往技師的方向發展。
因為上士官學校期間能夠學到一門過硬的技術,這門技術是完全符合部隊的崗位發展需求,所以只要把專業技能學精,在部隊是完全有機會晉升到高級士官。
五、專升本和考研有優勢。
2020年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通知。通知明確,從2021年起,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專科學歷學生參軍退役並完成專科學業後,從2022年起,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當過兵之後提升學歷,要比沒有當過兵的大學生更有優勢,能夠對自身的學歷有一個提升,能夠圓很多專科生讀本科的夢想,也能圓很多本科生讀研的夢想。
六、考公務員和考事業單位有優惠政策。
很多地方為了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軍入伍,因此,都會拿出一定比例的事業單位,來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生士兵。或者說報考事業單位的時候,有一定的加分政策。
在考公務員方面會優先錄取當過兵的大學生,而且是有定向招聘崗位,比如說,專武幹部這個崗位是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因此報考這樣的崗位,考上的概率相對高一些。
綜合以上分析,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能夠享受哪些優惠政策?以上這些內容是大學生參軍入伍享受的優惠政策,當然很多地方,也會有自己的優撫政策。最後提醒一點,在校大學生想去當兵,越早去當兵越好,無論是考軍校還是轉士官,或者退伍回到學校繼續讀書,年輕就是資本。
#在校大學生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