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職業體育聯盟一樣,NBA每天都在演繹著最激動人心的競技,也吞噬著最具天賦的時光,經歷了艱難和失去的2020年,這個舞臺的精彩和殘酷依然打動著很多人。2021年,依然迷茫的八零後們將帶著困惑和不舍依然執著的前行,四季更替,生活繼續。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八零後,是又一位屹立於長人之中的普通人,他是「地表最強175」小託馬斯的同門師兄,他曾經三次榮膺NBA扣籃王,他的彈跳和激情世人皆知,他是一位亂戰高手,他輾轉多支球隊,他一直生活在非議裡,卻從不退縮。他就是——內特-羅賓遜。
球員資料
球員姓名:內特-羅賓遜(Nathaniel Robinson)
常用號碼:2號、3號、4號、5號、8號、10號
場上位置:後衛
年齡:36歲(1984年5月31日)
身高:175cm/5尺9寸
綽號:小土豆
畢業院校: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02-2005)
選順位秀:2005年首輪第21順位被太陽選中
效力球隊:紐約尼克斯(2005-2009)、波士頓凱爾特人(2009-2011)、俄克拉荷馬雷霆(2011)、金州勇士(2011-2012)、芝加哥公牛(2012-2013)、丹佛掘金(2013-2015)、洛杉磯快船(2015)、紐奧良鵜鶘(2015)、以色列特拉維夫夏普爾(2016)、義大利Dinamo Sassari(2016)、費城76人下屬球隊德拉瓦87人(2017)、委內瑞拉Guaros de Lara(2017)
雙棲明星
籃球是一項巨人的運動。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偏有一些不信邪的小個子球員要來挑戰這個既定事實。
自1946年6月成立至今,NBA聯盟中一共有過68位身高在178cm(5尺10寸)以下的球員有過出場紀錄。這其中不乏很多青史留名的出色球員——聖安東尼奧馬刺的「小將軍」艾弗裡-詹森(178cm)、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火箭的當家控衛卡爾文-墨菲(175cm)、效力夏洛特黃蜂十年之久的優秀控衛博格斯(160cm)、「小飛鼠」達蒙-斯塔德邁爾(178cm)、1986年奇蹟般拿下扣籃王的「土豆」韋伯(169cm)……這五位球員的NBA生涯出場次數都超過了800場。
相反的,1998年的2輪秀泰森-惠勒(178cm)、日本籃壇的NBA第一人田臥勇太(175cm)等球員的NBA生涯就像一顆流星一樣稍縱即逝……
卡爾文-墨菲
上述開頭摘自2020年5月16日《消失的八零後》小託馬斯的開篇,和小託馬斯一樣,今天的主人公內特-羅賓遜也屬於這個由68位球員組成的群體。
一位身高普通的籃球運動員,觸碰到了世界上所有籃球從業者都夢寐以求的殿堂,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成功,正是他們的存在,讓球迷們感覺NBA不再那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1984年5月底,內特-羅賓遜出生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著名城市西雅圖,這個籃球精靈從小就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賦——七個月時便會走路、兩歲時就會騎自行車、三歲時跟隨父親下河遊泳、五歲時便開始痴迷籃球、十歲身高不足1.5米時便可以摸到2.9米高的籃板下沿。
內特對NBA的最初記憶來自「小蟲」博格斯,孩提時的內特甚至一度認為,身材矮小的博格斯也是一位和他一樣的小朋友,只是因為籃球打得實在太好了,所以NBA才破例讓他上場打球。
十三歲那年,在街頭打球的內特被雷尼爾高中的傳奇教練邁克-貝西亞相中,受邀前往雷尼爾高中參觀,在這所學校的籃球館裡,內特被一位高三球員的精彩表演所折服,這個人便是日後的NBA最佳第六人賈馬爾-克勞福德。
正是因為賈馬爾,內特決定加入雷尼爾高中,開啟自己的運動生涯。
為什麼說是運動生涯?因為高中時的內特已經堪稱籃球和橄欖球的雙棲明星了,追根溯源,內特的體育天賦來自他的父親,老羅賓遜年輕時曾是一位出色的橄欖球運動員,他曾是NFL歷史上唯一一位大學生涯兩度榮膺最佳球員大獎的球星,進入NFL、效力於布法羅比爾隊時,老羅賓遜曾兩次隨隊進入「超級碗」,但都與隆巴迪杯失之交臂。
內特的天賦在高四那年得到了徹底的釋放,那一年,他榮獲美國高中AAA聯賽橄欖球與籃球的雙料年度最佳球員,雖然只有1.75米(甚至有傳言說他的真實身高還不足1.75米),但來自籃球名校的邀請函仍然絡繹不絕,在眾多的學校中,內特最青睞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家鄉的華盛頓大學。
最終,是父親老羅賓遜幫助兒子做出了決定,他明確的告訴內特,希望兒子能夠選擇自己的母校華盛頓大學,有趣的是,當時的華盛頓大學給內特提供的並不是一份籃球獎學金,而是一份橄欖球獎學金。
GIF-內特高中時期的勁爆集錦
02-03年的大一賽季,內特-羅賓遜奔忙於宿舍、教室和訓練館之間,除了課業壓力,他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參加校橄欖球隊的小組會議和針對性訓練,晚上八點之後,他才能脫下橄欖球裝備,去籃球場訓練一至兩個小時。
內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報,大一下半學期,他成為了校橄欖球隊的先發角衛,場上的主要任務是用速度阻止對方的接球員,他幹得很不錯,甚至在與華盛頓州大的同州德比戰中,靠一己之力終結了對手,成為了學校的英雄人物。
GIF-同州德比戰中的內特
同時,內特的籃球生涯也有一個不錯的起步,大學第一年,他不僅打上了球隊先發,還入選了太平洋十校聯盟(pac-10)的最佳新秀陣容。
二選一
從古至今,做學問也好,搞體育也罷,大都是先粗後細、先博後淵。
到了大學體育的舞臺,內特-羅賓遜距離夢想中的職業體育聯盟僅有一步之遙,大一結束後,「蠟燭兩頭燒」的內特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他的精力已經不足以讓他同時兼顧和鑽研兩項運動了。他必須要在籃球和橄欖球之間做出抉擇——放棄一項摯愛的運動,強化另一項運動直至將其變成自己今後謀生的手段。
儘管從當時的情況看,內特進入NFL的概率更大,而且他有一個已經有過成功經驗的現成榜樣,然而在和父親分析了諸多因素之後,內特最終決定放棄橄欖球,專攻籃球。要知道,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從傳統的觀念上講,籃球比橄欖球在球員身材方面的挑剔程度更大,內特這樣的選擇,無異於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從大二開始,內特-羅賓遜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籃球上,因為他個人的轉變,華盛頓大學這兩項運動的整體水平也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軌跡——橄欖球隊從此陷入低谷,許多球迷甚至哀求他回到球隊,而籃球隊卻在他的率領下,在賽季最後十六場比賽中拿到了十四場勝利,後來居上般的奪下了太平洋十校聯盟(pac-10)的第二名,成功進軍瘋狂三月。大二賽季,內特為華盛頓大學出戰31場比賽,在場均26.9分鐘的時間裡可以貢獻13.2分3.9個籃板和2.7次助攻。
2004年夏天,內特-羅賓遜本想棄學參加NBA選秀,他甚至參加了選秀前在芝加哥舉行的新秀聯合試訓,在此之前,內特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各大媒體預測的2004年被選中的球員名單之中,不過在聯合試訓中,內特用自己的優異表現讓全美球探的目光在此交匯,在分組對抗賽上,內特不僅拿下了12分,還拿到了全場最高的助攻數,他那令人驚詫的彈跳力讓所有到場觀戰的總經理和球探們嘆為觀止,最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天賦給場上的對手們製造了足夠多的麻煩。
聯合試訓讓內特-羅賓遜成功的提升了自己的身價,不過局限於有點低的起點和尷尬的身高,大部分球探還是將他歸為二輪秀的範疇,這讓內特本已堅定的決心有些舉棋不定。在和過去有過類似處境、同樣要在2004年參選的矮個後衛賈米爾-尼爾森(首輪第20位被掘金隊選中)進行了一番長談之後,並未聘請經紀人且保留了返校資格的內特最終決定退出了2004年的NBA選秀。
賈米爾-尼爾森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04-05年的大三賽季,重回校園的內特-羅賓遜率領華盛頓大學一路高歌猛進,連克猶他、俄克拉荷馬、阿拉巴馬等名校,全美排名一度高居前十五。有人開玩笑說,華盛頓大學的對手們需要穿上跑鞋才能跟上內特們的節奏,這支球隊的進攻速度太快了,但球隊也並非盲目的快速,他們還有像布蘭登-羅伊這樣出色的節奏大師來控場和策動陣地消耗戰。
防守端,華盛頓大學善於運用運動能力向球施壓,並伺機搶斷推反擊,內特-羅賓遜便是球隊的排頭兵,他就像兩年前橄欖球場上的角衛一樣,將對手手裡的籃球視為眼中釘。
這個賽季,內特作為華盛頓大學的絕對主力,參加了全部35場比賽,交出了場均16.4分3.9個籃板4.3次助攻和1.8次搶斷的優異答卷。
GIF-內特羅賓遜大學時期的勁爆扣籃
時隔一年,內特-羅賓遜終於有了十足的底氣站上了2005年選秀大會的舞臺,帶著最大彈跳高度1.1米、半場衝刺時間2.96秒的「變態」體測數據,內特-羅賓遜在首輪第21順位被菲尼克斯太陽隊選走,成為了自「小飛鼠」達蒙-斯塔德邁爾(1995年首輪第7順位)、「小蟲」博格斯(1987年首輪第12順位)、布萊文-奈特(1997年首輪第16順位)之後,選秀順位最高的1.78米以下的NBA球員。
未完待續。
(後仰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