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年男性患者,因為乏力、胃口不好來醫院,經檢查,是個肺炎。
家屬問,病人沒有咳嗽、咳痰,也沒有發熱,怎麼就是肺炎了呢。我解釋說,典型的肺炎是有發熱、咳嗽、咳痰等,但很多老年人的肺炎都是不典型的。
他們一旦出現胃口不好、乏力,就應該警惕了,可能有問題了,如果再加上有發熱,那就要更加重視。如果以為胃口不好是小問題,吃點促進消化的藥就好了,那就錯了。
病人一來,我就跟家屬說,情況危重,他呼吸急促,極度缺氧,需要立馬插氣管插管,然後接呼吸機輔助通氣。
有沒有生命危險,病人的女兒問我,他一共有5個女兒,這次陪同來的是其中3個。還有他的老伴。大家都很關切,看得出這家子平時感情不錯。
當然有危險,我說。超過65歲的老人家發生重症肺炎,死亡率可以達到3-4成,這不是鬧著玩的。
我一句話會讓家屬擔憂很久。尤其是當我說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她們瞬間眼神渙散了。
她們很害怕。
但暫時也不用太擔心,我望著她們說,我們處理過很多這樣的情況,我們肯定會全力以赴的,他(病人)不算是我們科最危重的,他還是有希望的。
醫生不能把話說死,不能把話說絕。這是門技術活。
既不能讓家屬有過高的期望,也不能平白嚇著人家。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去學習,如何既要家屬理解病情危重,又不嚇著她,讓她們配合治療。
老太太蹣跚地走向我,緩緩伸出手,我知道她想跟我握手,我趕緊伸出雙手,接了過來,說老人家暫時不用擔心,我們先治療72小時,如果有效果,那就最好,大家都開心。萬一效果不好,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這是我發自肺腑的對她的安慰,也是很客觀的一句話。一般以72小時(3天)為界。如果患者在這三天內緩過來,那麼治療會比較順利,如果越來越差,那就麻煩。
經過我的解釋後,她們都能理解了。含著淚離開了接待室。
我很感動,這是很幸福的一個家庭,我一定要想辦法讓他活下來。
治療了3天,效果不錯。
家屬很開心,非常感激我們,那天還送了兩籃水果。
下午接待時,我說只要沒有反覆,病人有機會康復的。但我們必須要了解到,有時候老人家的肺炎是容易反覆的,尤其是上了呼吸機、使用廣譜抗生素時,我們要警惕,要預防。
我這句話,是給自己留後路。沒辦法,醫生得時刻給自己留好臺階。因為我說的是事實。但如果我不說,到時候發生了,那就麻煩。
還好,經過1個多星期的處理,患者的所有指標都明顯好轉,人的神志狀態也改善,感染指標也在下降,複查胸片也提示肺炎好轉了。
唯一不好的是,病人這幾天有發熱了。
而且是天天都在發熱,最高體溫38.5°C,不是很高,但是足以讓患者的精神變得萎靡。如果不發熱,或者我們用了藥物退熱,他就比較精神。
他為什麼發熱呢?我們討論了。
所有的感染指標都在好轉,胸片提示肺炎也好轉,發熱的原因不大考慮是肺炎反覆。那會不會是別的地方有感染呢?我們仔細盤查了一遍,腹部、中樞神經、泌尿系統、皮膚等等,我們仔仔細細看過了、查過了,沒發現問題。
如果不是感染反覆,那還有別的原因導致發熱麼?
臨床上,導致發熱的常見三大原因是感染、腫瘤、風溼免疫方面疾病。
我們基本排除了感染導致的反覆發熱,那麼接下來,我們要排除腫瘤、風溼免疫方面的疾病。
我仔細問了患者女兒,說他10多年前是有結腸腫瘤的,但是當時的手術治癒了腫瘤。最近沒有查到腫瘤,我們住院期間也沒有查到腫瘤。而且我們查的腫瘤指標也不高,考慮腫瘤性發熱可能性不高。
那風溼免疫性疾病呢?比如風溼熱、狼瘡、皮肌炎等等,這些不是我們的拿手本領,我們得請風溼科醫生過來協助診治。也查了一整套風溼免疫方面檢查,都是好的,沒問題。
糟糕,三大塊原因都不像,那會是什麼原因導致患者反覆發熱呢?
發熱和咳嗽,是讓醫生最頭疼的兩個症狀,因為太多太多疾病會導致發熱、咳嗽了,很多時候我們醫生也是摸不著腦袋。
會不會是藥物熱呢?其他醫生指出。有一些藥物使用了後,會導致發熱,這並非少見。
不管是不是,現階段我們只能逐一排查。因為患者發熱一天,就消耗一天,距離脫開呼吸機就更加遙遠。我們所有人都清除。
家屬也很著急,我們也著急。找了幾次會診,請兄弟科室幫忙,都無功而返。
於是我們停了所有可能導致發熱的藥物,患者還是會發熱。
我跟家屬說,有點麻煩,肺炎是好轉了,但是還脫不了呼吸機,因為他一直發熱,發熱就精神差,精神差的時候脫機他呼吸機很促,很勉強。
幾個女兒在接待室抽泣。老太太那天也來了,她知道情況後,沒說什麼,只是握住我的手,緊緊地握著。
我說,老太太,我們會再努力的。
我不敢再給她保證,不是怕她們找我麻煩,根據2個星期的接觸,直覺告訴我,她們都是好人。我是怕給她們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更加保守了。只是說,我們肯定會盡力。
事實上,我們真的很盡力。
主任找大家討論了幾次,天天查房都關注他情況。奈何仍然在發熱。
那段時間回家後,我天天多在翻找資料,希望能找到類似的病例。
後來查到「腫瘤性發熱」。當患者有腫瘤病變時,可能會出現發熱。
其實我們一直也在懷疑有沒有腫瘤性發熱可能,但因為患者目前找不到腫瘤的證據,所以作罷了。唯一值得懷疑的,就是患者曾經有結腸腫瘤病史,但目前已經治癒了。
既往有腫瘤病史,能導致發熱麼?
不好說,臨床上非常非常少見。
但既然找到了這個蛛絲馬跡,不能輕易放棄,因為我們已經跟無頭蒼蠅一樣了。甚至有的醫生已經預言患者可能出不了ICU了。
懷疑腫瘤性發熱,必須用到一個藥,那就是萘普生。資料顯示,萘普生是鑑別是否腫瘤性發熱最好的藥物,如果是腫瘤引起的發熱,那麼萘普生能很好地退熱,並且不會再繼續發熱。
萘普生,當我告訴其他人時,都說沒聽說過這個藥。我說這跟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等藥物類似,都屬於非甾體抗炎藥,但是萘普生的藥理機制特殊,能拮抗腫瘤性發熱。
我迫不及待想要試一試。
我跟家屬說了這個想法,幾個女兒很理解,都很信任我,說既然目前找不到別的方法,那就試一試。
當我準備用藥時,才發現我們醫院根本沒這個藥。
這真是好事多磨。
於是我寫了個紙條,讓家屬去外面買。
那天下午她們過來了,帶了藥,我一看就是萘普生。大女兒說,這個藥不好買,跑了好幾家藥店才買到,很便宜,幾塊錢一盒。
我不敢說這個藥一定有效,只能跟她們說,試一試。
大女兒說,非常信任李醫生,您儘管嘗試,我們都會全力配合。
我想,聽了這句話所有醫生都會非常欣慰。她父親眼前這種狀況,說難聽點是叫做死馬當活馬醫了,因為一直發熱,人的精神很差,沒辦法脫機,沒辦法出ICU。
運氣似乎在我們這邊。
用了萘普生的第一天,患者沒發熱了。眼睛又能張開了。
第二天,還是沒發熱,精神好一些。
我們幾個醫生謹慎討論著,不會真的起效了吧。之前我們用過別的非甾體抗炎藥,效果都不是很好,但這次這個不起眼的萘普生,似乎如有神助。
第三天、第四天,患者都沒發熱,精神大好。探視時能笑,能點頭。
大家都非常開心,幾個女兒擁抱著她們的老母親,勝利仿佛就在眼前。
直到第7天,患者都沒發熱。
患者的呼吸氧合也良好,精神顯著改善,我們終於順利脫開了呼吸機。經過評估,也拔除了氣管插管。患者終於可以開口講話了。
幾個女兒看到自己的老父親終於活過來了,終於有機會轉出ICU了,她們歡呼雀躍,她們對著對講機,望著屏幕,唱著不知名的歌曲,這歌曲自然是鼓勵老父親跟病魔鬥爭的,我想。
我聽不懂她們唱的是什麼,但我知道她們很開心。
老太太眯著眼睛,笑著說,這是她們小時候,我老頭子教她們的。
原來是兒歌。
此時此刻,我覺得身邊這個病例像是電視劇一樣,我們贏了。
2天後,病人成功轉出ICU。
我們所有人都很開心,護士姐妹們也是興奮不已。
從那次後,逢年過節,幾個女兒都會給我發祝福簡訊。感謝我們科室人員付出的努力。
直至前年冬天,大女兒給我微信,說老父親在美國查到了腸癌復發,情況很差,已經去世了。
這距離他上次出我們ICU已經4年了。
這個病例難忘,一個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努力讓患者站了起來,第二個是她們家的那種團結氛圍讓我很感動。
人到暮年,如果兒女孝順,團結,即便死去,也無憾吧。
祝大家的父母親都能安享晚年。大家平時工作很忙,應該抽空多陪父母,別子欲孝而親不在。悔之晚矣。
本文來源:聽李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