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港的前身上海東亞打中超以來,泰達是他們最喜歡的對手之一,過去7年,上港對泰達取得了9勝5負,成績上有心理的優勢。但這一次上港雖然開局感受到了驚魂一刻,不過最終還是有驚無險的拿下了開門紅。
賽前佩雷拉就已經提到了阿瑙託維奇不具備打全場的體能,且泰達並沒有申請外援保護條款,再考慮到阿瑙託維奇去年跟胡爾克、奧斯卡不是很來電,反倒是洛佩斯跟球隊完整進行了準備期的背景下,賽前各方其實已經想到了這場會是洛佩斯首發。上港前面幾個外援都是高價買來的大牌,而洛佩斯的身價相比要低,其實在賽前各方對於洛佩斯的期待值相對沒那麼高,但本場上港的外援組裡面打的最好的又恰恰是洛佩斯。
由於胡爾克年歲漸長,活動範圍在減小,靈活性、爆發力都在減弱,其實從去年開始,很多時候胡爾克就被安排在了中路;而本場佩雷拉也延續了類似的操作,依舊是胡爾克居中充當支點,洛佩斯遊弋在旁邊。由於胡爾克是個左腳,他的站位更習慣偏右一點,洛佩斯本場的位置要相對偏左。
而洛佩斯過去在全北時,是一個出色的爆破手;但由於在上港,球權更多的交給奧斯卡和胡爾克掌控,因此洛佩斯在上港的初次亮相,戰術角色更像是個影子前鋒。但即便他踢的並不是自己最為擅長的角色,但是在他出戰的80分鐘,表現可謂是非常搶鏡。
在泰達的後衛面前,洛佩斯的速度優勢非常明顯;無論是上半場錯過的單刀,還是下半場單刀赴會把比分擴大為3比1的進球,都把洛佩斯機敏的反越位意識體現的非常明顯。而在禁區裡,洛佩斯也展現出了一名射手的嗅覺;杜佳的失誤看似是一次偶然,但只有洛佩斯機敏的捕捉到了戰機。而在下半場奧斯卡有一次斜射明顯偏離球門方向時,洛佩斯已經朝著球的運行方向飛出去了;雖然沒有鏟到球,但提前做出預判,並做出滑鏟動作就是射手的本能。
放在過去,由於反越位跑對方身後以及機敏的捕捉戰機,都是武磊所擅長的,且在武磊離開上港後,上港的反擊效率確實出現了下滑,因此當洛佩斯在場上展現了過去武磊在場上的作用時,外界已經開始調侃他為「巴西武磊」;但實際上,本場洛佩斯所展現的戰術作用,要比在上港時期的武磊更豐富。他可以在禁區前給隊友做牆,可以拉邊接應後帶球往裡突,可以下底傳中,當洛佩斯在場上有能力用持續的衝擊,精準的射門給對方球門不斷製造出威脅的同時,他還有著不錯的傳球意識,願意為隊友主動架炮,可以說初來乍到的洛佩斯已經融入了上港。
逆轉泰達頭功當屬洛佩斯,但洛佩斯出彩的背後也同樣離不開隊友的支援,而這一場上港的中場三人組都有著出色的發揮。原本買提江來上港時,各方曾認為這是上港增加控制力的選擇,但本場買提江幹的更像是掃蕩型後腰的活。當買提江就跟個大鏟子一樣,前後左右都能看到他掃蕩的身影時,也得以讓艾哈邁多夫和奧斯卡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到進攻端。
在上港的首發陣容裡,奧斯卡永遠是需要承擔責任最重的;特別是強強碰撞的比賽,很多時候上港會讓奧斯卡回到中後衛身前接球組織,球隊整體陣型推上去以後,再送出致命一傳;而需要從邊路打開缺口時,往往也是奧斯卡拉到左邊進行1打1。而本場由於上港的陣型比較靠前,奧斯卡倒不怎麼需要回接拿球的背景下,他的前場組織核心屬性體現的非常明顯。除了給王燊超送上一腳精確制導外,洛佩斯扳平比分的進球,也是由奧斯卡開出的角球引發的。
當然由於奧斯卡本來就是上港的關鍵先生,大家對於奧斯卡有這樣的表現也有些見怪不怪了;但也正是因為奧斯卡的光芒太過於閃耀,有時候會掩蓋艾哈邁多夫的重要性;以至於在不少人眼中,上港中場組織靠奧斯卡,攔截靠國內球員,艾哈邁多夫成了雞肋。但實際上無論是博阿斯還是佩雷拉時期,艾哈邁多夫的後插上,以及發動反擊的能力,都是上港進攻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很多回上港守轉攻時,艾哈邁多夫會迅速往球隊進攻方向右側跑,顏駿凌一個手拋球找到艾哈邁多夫,已經成上港反擊最重要的發起方式。而在本場比賽中,艾哈邁多夫除了給洛佩斯送上了一個單刀赴會的直塞外,上半場他還給陳彬彬送上了一個直塞形成了單刀。
然而與奧斯卡和艾哈邁多夫的穩定相比,胡爾克和阿瑙託維奇的表現就相對要暗淡。阿瑙託維奇的問題更多是狀態問題,其實本場比賽他踢的很有合作性,可以說這堪稱是加盟上港後,最積極的一場比賽,阿瑙託維奇該跑的都跑到位了,該傳的也都傳出來了,防守也追著對方去滑鏟了,他的問題純粹是臨門一腳的感覺,他的情況看起來還相對比較容易解決,但胡爾克的問題解決起來可能就有點麻煩了。
自從加盟上港後,胡爾克的兩面性經常會輪番出現在我們面前;一面是能傳能射,扛著球隊走的綠巨人;另一面則是不停的帶帶帶,帶進死胡同,時不時還要跟裁判抱怨。幾乎每個賽季,他的兩面性都會輪番上演;只是上演的時間點不同,可能會讓效果產生差別。而賽季伊始那個喜歡不停帶球,既要跟對手較勁,也要跟自己較勁的胡爾克又出現了;只是現在胡爾克的速度、爆發力、對抗都處於下滑的趨勢,他的活動範圍也在減小,單兵作戰效果已經大不如前,且今年是他的合同年,他肯定會更為追求更好的自我表現。當然這是首場比賽,調整得當很有可能那個無所不能的綠巨人還會重現,但作為上港最倚仗的核心球員之一,胡爾克已經成為球隊最大的X元素。
從落後到扳平,再到逆轉,結果是可以讓上港滿意的,但過程依舊能挑出不少毛病。除了胡爾克以外,還有好幾個球員都沒有找到最佳狀態;當然考慮到賽會制的比賽,很難有球隊長時間把狀態持續在巔峰,在低點起步又不影響影響,完全可以接受。
然而上港是一個以冠軍為目標的球隊,但是就戰術的變化性來說,這兩年上港技戰術套路看起來要比恆大和國安相對容易被針對。其實泰達的防守針對性做的很不錯,只不過球員實力差距過大,全場頂不住也算正常。首場勝利值得高興,但在接下來的比賽裡,佩雷拉還要儘快把上港其他環節完善,應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