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毀、曲解、媚外:起底那些總盼著中國不好的人,都是什麼貨色?

2020-12-23 栩先生

1

我在2個多月前,寫過一篇文章叫《疫情下的魔幻眾生相》。

我在文中提到了一個觀點: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既照出了美好,也照出了醜惡。既讓我們看到了白衣執甲、凡人英雄,也讓我們看到了各路魑魅魍魎、牛鬼蛇神。

那時候還是疫情初期,各路人馬就已經開始登臺表演。

而隨著疫情的發展,特別是全球疫情的大爆發,更多的妖魔鬼怪被炸了出來。

有從國外回來吵著鬧著要喝礦泉水或者大鬧機場的巨嬰;

有澳大利亞回來非得要去跑步最後被限期離境的公司高管;

還有什麼優待英國女婿、頂格服務外國友人的社區;

有「為自己是亞裔而感到羞恥」,恨不能賣身為奴的「香蕉人」;

當然咱們也不能忘了那些在疫情初期吵著要中國道歉,批評中國各種專制、不自由,吹噓歐美國家如何人性化,醫療資源如何強大等的人。

以及那些沒事兒就盯著各種消極負面的地方來寫,號稱「XX良心」的文人。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偏偏疫情期間,這些人就都冒出來了呢?

我的看法是:不是他們要在這段時間「頂風作案」,而是和平時期,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的人你很難分辨出來。

人在世上走,刀在石上磨。是騾子是馬,一經事兒就全看出來了。

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國家有大事的時候,他們才好興風作浪、渾水摸魚。

我花了很長時間來歸納、總結研究這些人,今天我們就來徹底地進行一下鑑別,看看這些人都是些什麼成色,我們又該如何警惕,如何應對。

2

我把他們分為四種人。

第一種人,公知、帶路黨。

他們中有很多其實是受國外直接資助的,或者是受西方媒體操縱的利益群體。

這裡面又分為兩類,一類非常直接,就是為了一點利益,甘願賣身為奴。

還有一類比較複雜,屬於自甘墮落。這類人由於各種原因,對我們的黨和政府充滿敵意,竭盡所能地詆毀攻擊,基本沒有說服/同化的可能。

你跟他們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這種敵意是根深蒂固的。

很多,都是40歲往上走的中年人。有的是父輩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吃過苦,有的是自己遭遇過社會的不公,於是全部的怨氣都撒到了黨和政府身上。

有的是曾見到過西方社會的如日中天,發自肺腑的屈服,有點像《三體》裡的ETO,不管三體人究竟怎樣,只是表現出的碾壓地球的科技水平,就讓他們心甘情願去當走狗。

他們成長的年代,中國還比較貧窮,國外的產品/工業/資本/文化包括餐飲,都是碾壓地姿態進入中國,給他們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有句話叫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這群人就是典型的用一生治癒童年,把童年到青少年時感受到的和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見過的社會黑暗,全部的怨憎恨都傾瀉到了自己所在的國度上。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覺醒,網絡也不再是法外之地,他們越來越難以隱藏自己了。

於是,他們開始試圖用煽動情緒的話來刻意挑起對立和矛盾;或者用「理中客」的姿態來跟你分析,為什麼要批評、唱衰中國。

如果立場不堅定或者缺乏判斷,很容易就受他們影響了。

這裡面最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人甚至託庇於體制內,吃著飯,罵著娘,砸著鍋。

你看他們做的事、說的話,明明很反動,你忍無可忍去揭露、拆穿,卻發現他們居然利用在體制裡獲得的公權力來對付你!

這才真的是舉著紅旗反紅旗。

3

第二種人,受影響、被帶歪的人。

這樣的人,越來越成為了網絡和社會裡的公知主力了。他們都讀過書,很多學歷還不低,出了國,喝了洋墨水,自以為「思想自由」。

實際上卻成了「有知識沒見識,有觀點沒立場」的典型。

這些人以70後、80後居多。很多人對當年我們的一些教育,特別是馬哲、毛概等的教科書非常反感,對政治學習的那一套更是深惡痛絕。

於是,在成長的關鍵時期看到一代公知的「自由言論」後,很容易就受蠱惑和影響了。

相對於宏觀層面,他們更關注自身的感受和情緒,把國際間的政治角力/話語權爭奪,簡單等同於兩小兒辯日之類的文字遊戲。

對整個人類社會和歷史的殘酷發展,缺乏深刻的認識。

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割裂甚至對立起來,鼓吹強國無用論,嘴裡喊著「不在乎大國的崛起,更在乎小民的尊嚴」。

放在《三體》裡,大部分就是聖母程心或者擁戴她這樣的人。

稍微看看人類歷史就能知道,現實世界中,只有個別小國能在國家競爭的夾縫中生存;而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一旦被打下來,就是亡國滅種。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流血犧牲而來。

但他們現在可能會呼籲去反思流血犧牲應不應該,呼籲不要戰爭。

問題是,近代以來百年屈辱史,到底是誰在製造戰爭?到底誰是受害者?又是誰在真正保護我們?

對他們,我是真的怒其不行,哀其不爭。

他們可能本質並不壞,但是言論又往往無比愚蠢。

你說他們天真吧,又往往文化程度很高。

現在回頭去看,疫情初期那些天天喊著要中國道歉的人,大部分都屬於這類人。

現在國際上那麼多國家耍流氓,吵著鬧著向中國索賠。

如果不是我們國家強大了,掌握「真理」了,可能就真的要弄出「庚子賠款」來了。

而那些鼓吹中國要道歉的「二道公知販」無疑是在給對手送彈藥啊!

4

第三種人,跪族,精神移民。

清明節前的一個月,廣州女護士被確診新冠的黑人男子打傷,咬傷;上海某社區為洋女婿網開一面。

南京日報為基層工作人員殷勤服務外國友人寫長文叫好,而青島的美國人在抗疫一線插隊撒潑、揚言讓中國人「get out「。

中國發展這麼多年了,但有些人就是站不起來。

要麼盲目自大,要麼全盤否定,都是典型的不自信。

那些出個國就能回來秀優越感的。

那些還在鼓吹要為「外國人」搞超國民待遇的,十萬一年送獎學金的,搞個什麼伴讀伴學。

都屬於骨子裡沒有自己根的人。

都什麼年代了,還以為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簡直是睜眼瞎。

第四種,頭腦不清醒、立場模糊的人。

覺得這個也對,那個也是。

多數普通人,都處在這個層級裡。

因為缺乏思考和立場,相信什麼,支持什麼,會作出怎樣的選擇,純看當時的情緒。

所以,一篇刻意炮製的情緒化文章就能讓很多人高潮。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在轉發、點讚某個觀點,其實很多都是時候只是因為文章恰好觸碰到了自己的某個情緒點,憤怒、難過、悲傷、焦慮……

你只是在為情緒買單而已。

5

總體上,第一種人,也就是一代公知們已經越來越難混了。

難混,但不是不混了。

相反,他們越來越厲害了,很多人由明面轉入幕後,開始走資本、老闆或者獲取公權力的道路了。

然後,資助、發動、忽悠第二種人去當打手。

同時,通過各種混淆視聽、渲染情緒的傳媒產品,最終目的,是為了去鼓動第三種人、第四種人,搞顏色革命,街頭政治,素人政治之類的把戲。

而至於像我這樣的人,估計會被他們列入黑名單吧。

不是因為我有多大影響力。

而是因為我把他們看得太透了。更因為我的立場非常堅定,幾乎不具備被他們同化的可能。

我的這種堅定,除了一些樸素的情感,更多的是來源於自身認知的巨大轉折。

我從小就很離經叛道,當過好學生,也當過壞學生。

這些年裡,更是經歷了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從差點被這幫公知帶入溝裡的憤青大學生,到參加工作後,終於開始學會如何思考和判斷。

知道了要做一件事到底有多難,知道社會的一點點改善進步有多不容易。

與之相比,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茬實在太容易了。

再到去深入看歷史,自己也出國看了看,和各種行業領域,定居國外的朋友反覆交流,對比得出的結論,才有了如今的堅定立場和信念。

而我為什麼要來寫這些東西?

因為責任感推著我。就像《黑客帝國》裡那些覺醒了的人一樣,一旦你看穿了這些人的本質,你再看他們如跳梁小丑般故意混淆視聽,故意誤導大眾,挑動情緒,就再也沒法視而不見了。

關鍵是,他們這一套至今還很有市場,還是有很多人會被他們蒙蔽忽悠。

大是大非問題,要敢於亮劍啊!

說到底,我不能把這個蒸蒸日上的社會,這個我所珍視的國家,讓給那些根本不負責任,也不熱愛這個國家,隨時準備把我們忽悠亂了、搞垮了就跑的人。

而我也想不通的是,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可以讓他們理直氣壯地抹黑、打壓中國,而我們自己只能小心翼翼地談論愛國、支持政府了?

輿論的陣地,什麼時候要靠普通小老百姓、小年輕們自己去戰鬥、去堅守了?

6

對上面這四類人,我們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論。

總體上,應該是教育引導第三、第四類人,要敲醒他們。

努力爭取第二類人,但也要防範他們藉機生事。

永遠也不要忽視和放過第一類人。

曾經,有過群魔亂舞的時代,對這些人而言,很可能是他們「最美好時代」。

隨便振臂一呼,寫一篇文章,都能有一大群人為其搖旗吶喊。

還有一堆人把他們看成是敢說真話的鬥士,是思想家,是啟蒙者。

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很多公知都做到了名利雙收。

但現在,很多他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土壤和民意基礎已經越來越弱了。

這才是現在的公知弄得「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根本原因。

以前,隨便找一個城管、拆遷之類的,都能掀起情緒對立和輿論熱潮。

但現在,政府的應對已經越來越積極,也越來越現代化和透明。

你看,現在的很多執法行為,包括之前處理大鬧重慶機場或者澳洲歸國女高管的時候,都是全程錄像。

以前是怕別人拍了發網上,現在是不怕你拍,我們自己還拍,放到眼前,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以前的政府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輿論,面對公知帶節奏,只會被動應對,支支吾吾、自亂陣腳。

現在都有了新聞發言人,主動回應關切,雖然還沒有完全讓所有人滿意,但已經比之前進步太多了。

就像差點釀成重大問題的「李文亮事件」一樣。

當時一堆國內的公知以及境外媒體都借李文亮事件掀起風浪,妄想把他塑造成西方的民主鬥士。

那天夜裡我徹夜未眠,一直在關注事件的發酵。

這裡面既有很多自媒體和網民自發的同情和悲慟,但也混進了不少帶節奏的人,靠著極具攻擊性的話語、大量未經證實的「現場報導」,很多人的情緒都被煽動起來,整個網絡群情激憤,大有要改天換地的局勢。

然後一天之內,我們沉著應對,輿論反轉。

第一, 我們先明確了,真正的吹哨人並不是他,而是比他更早、按程序上報的張繼先。

第二, 在之前撤銷訓誡的基礎上,及時宣布要對李文亮事件進行徹底調查。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我們亮明了李文亮的真實身份,他絕不是什麼西方話語體系裡的「吹哨人」,更不是被他們利用的旗幟。

他是我們的身邊人,是我們自己教育出來的優秀年輕人,是中共黨員,是有責任心的醫護人員。

這才是真相。

真言一出,群魔退散。

這以後,我們還給予了倒在抗疫一線的李文亮醫生「烈士」稱號,舉國默哀致敬。

前段時間,我看到美國想要把中國駐美使館前面的路更名為「李文亮廣場」,以此來挑釁中國。

我覺得挺好,美國要以中國的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抗疫一線犧牲的烈士命名自己國土內的道路,充分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

巴不得,哪天我們去了美國,遍地都是雷鋒路、黃繼光大道,邱少雲廣場。

7

最後我再大膽預測和分析下,我們和這些公知敗類們的鬥爭還將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你強大了、就說你霸權。

無論世界如何針對、打壓,中國仍然在走向強大的路上堅定前行。

以前,你弱你活該。現在就變成了,你大你不應該。

我們褒揚下中國的發展速度,不行,這是自大;我們討論下中國的軍事實力,不行,這是秀肌肉;我們看到中國發揮大國責任,參與全球維和,更不行,這是在搞霸權。

總之,看著你變強就不爽,就千方百計地找到一個缺點、不足,使勁地貶低、攻擊。

我就想問一句,學霸就沒缺點了?

批評有兩種:一種是為了你好。一種是巴不得你壞。

那些無腦黑的,惡意辱罵的,大概就是後一種。

我們需要的,是善意的批評。

借用一下網絡上的段子,這就像你們家兒子一歲的時候剛學會走路,搖搖晃晃。

你是為他走出的這一步而喝彩,鼓勵他多走幾步呢?

還是一巴掌糊上去,大罵一句:

會走路有什麼了不起,老子三十年前就會走了。你看人家隔壁博爾特,一百米九秒多,你就是不行。

孰是孰非,顯而易見。

大家都在提問題,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人。

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每一步都非常難,你要提就真的提出建設性意見,站在旁邊說風涼話,誰TM不會啊。

第二階段,你受挫折了、就說你本來就不行。

十多年前上網的人,大概都知道在人人網、貼吧、博客,有一類文章經久不衰,那就是唱衰中國的。諸如:中國必將崩潰,中國已陷入全面後退,中國被圍追堵截……

其結果就是,中國在一路唱衰的聲音中高歌猛進,直到GDP走到了全球老二的位置。這樣的言論才開始漸漸式微,沒有市場。

但是,只要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中國一旦出現局部的轉折、調整,這些公知馬上就又會跳出來死灰復燃:中國再怎麼發展,仍然逃脫不了崩潰;中國再次崩潰;中國果然崩潰……

問題是,我們都知道,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偉大復興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更何況現在歐美國家已開始聯合起來針對中國(我明天將發文來深入分析這個事實)。

所以,相信我,我在這裡立此存照,未來的某天他們一定還會跳出來,開始說中國怎麼怎麼不行。

就像這次疫情裡,美國歐洲如何應對不力,他們從來不說;中國一開始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個措手不及,立馬就被他們描繪成了社會大亂、民不聊生的末世景象。

中國要是真被他們給唱衰了,他們轉身可以去抱大腿,才不會管你十幾億人民吃啥喝啥。

第三階段,你成功了、就說這沒有意義。

這是最可怕的階段,當他們發現用盡手段仍然不能阻止中國真正崛起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去解構這種「成功」。

就像無法打敗英雄,那就把英雄庸俗化一樣。

「中國強大了又有什麼用?」

這才是最可怕,哪怕你取得再大的成就,都能給你消解了。因為世間萬物,本來就是可以解構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其實說白了,他們都是消極的抓住其中一個方面,無限放大。

什麼不利於凝聚共識、不利於發展、不利於社會穩定,就重點講什麼。

我們搞國家公祭日,說你記仇;我們推崇那些英雄,說你宣揚暴力;我們發展快了,說你要等等靈魂、等等道德。

就像方方日記裡那句經典的:疫情沒有勝利,只有結束。

好一句「沒有勝利,只有結束」。我們這麼多人的付出,這麼多人的犧牲,就白幹了?

我就問一個靈魂問題:美國那麼牛逼,確診人數都過百萬了,怎麼還沒結束?

結束。說的真是輕描淡寫啊,啥都不幹就能結束了?說這話的人得有多不要臉哪!

就像網友楚江筆談說的:

如果只有結束,沒有勝利,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不屈與投降、堅持與放棄、深陷泥潭與快速擺脫有什麼區別?如果歷史只寫著結束、只寫著悲痛、只寫著哀情,一代代的人們面對瘟疫、洪水、海嘯等不盡的天災和戰爭、侵犯、掠奪等人禍時,何必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更有意思的是,70多歲還在武漢堅持抗疫數月的張伯禮院士,最近在演講中反問某些知識分子「家國情懷」何在?

方方毫不客氣對號入座,要求張伯禮道歉。

最新的一條新聞裡,我看到中紀委網站點讚張伯禮的思政課。

非常欣慰的是,對付這些人,總算不是只靠民間力量了。

魯迅寫過一段話: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出世的,快出世罷!想上天的,快上天罷!!現在的地上,應該是執著現在,執著地上的人們居住的。

這句話,送給所有的這些既得利益、精緻利己的軟骨文人。

——

最後,多說一段。

主席當年說過,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只要我們自己不出問題,這些人再怎麼鬧騰,也不過是跳梁小丑,秋後螞蚱,掀不起什麼風浪。

有人講過一個判斷,說中國每700年大盛一次,最早從公元前841年的周公攝政開始算起,之後是公元前141年漢武帝時代,再然後公元635年唐太宗時代,再下來公元1350年明太祖朱元璋時代。

你以1350年為基礎,再加700年,正好是2050年。

這和我們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基本吻合。

可以說,中國的大興盛就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成敗在此一舉。

我對此充滿信心,更相信我們只要我們自己不亂,通過我們所有人勤勞的雙手,一定可以走到這樣的位置。

有生之年,我們終將見證中國崛起、民族復興。

而那些公知敗類們到時候大概率也還活著,只是已進入到風燭殘年,忍受病痛的折磨、內心的不安,見到自己的期盼不斷落空,見到自己最不希望的事情不可阻擋地發生。

我相信,這才是對他們這樣的人最殘忍、最痛苦的報復。

—— END ——

我是栩先生,一個

廚藝好,但不煲雞湯

非常忙,但堅持原創

很犀利,但冷靜客觀

的寫字人

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學長」

相關焦點

  • Ray發文澄清:我沒有詆毀EDG,只是意思被曲解了
    自從Ray離開EDG之後,不管是LPL的粉絲還是EDG的粉絲對Ray印象都不太好,因為此前Ray吐槽EDG訓練壓力大,選手比較辛苦,沒有自由時間等等。這也讓不少網友對他感到反感,甚至是討論。然而就在最近Ray直播再次吐槽EDG,同時也說了很多EDG的壞話。
  • 自己生存都成問題,卻關心外國,盼外國垮掉,這種人什麼心態?
    作為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大的胸懷,只知道實話實說,發表一些個人感慨,雖說有些『狹隘』,但並無不可。歐美國家處處打壓中國,你為什麼不叫人家悠著點?對此,我總有一點感覺,你的言論借著『光澤』的外衣,可無處不散發媚外的味道。這很正常!
  • 為什麼總有些中國人不看好中國,詆毀中國?一些公知還去帶節奏
    你要在公眾面前講知識,要注意三點:1、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加評論;2,不要賺著國人的錢還說國人不好;3、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被你糊弄,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而一些公知這三點做的都很到位,一知半解的知識你卻要一本正經的說出來,不懂行的還行,現在大學生那麼多,誰還沒個專業啊,你說歸說,可到了專業的東西,你就不擔心露餡嗎,這也就算了,不會怎麼黑,最多粉轉路,可你總說國外的月亮總是比國內的圓,咱國家這不好那不好,這就有點過分了,你在那賺錢,吃完飯就打廚子,何況你還是個外國人,這就開始轉黑了
  • 總對你說這三種話的人,人品大多都不好,儘量少來往
    我們在跟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可以說。語言是一個人真實性格的體現,言語即心聲,人品的好壞,體現在一言一語之間。說話,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層次。說話最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總對你說這三種話的人,人品大多都不好,儘量少來往。
  • 為什麼很多人不能容忍一個作家的防疫日記?她真的詆毀祖國了嗎
    讓人想不到的是,方方的日記在微博發布不久,就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部分網友說她攻擊政府、詆毀祖國,是賣國賊,是給外國敵對勢力遞刀子。我們國家作為偉大的國家,歷來是提倡實事求是的,是願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我國的憲法也明確規定,任何公民有批評政府的權利。方方的日記大部分內容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基本上是從一個平民百姓的視角對外展示當初武漢的生活。
  • 霸氣的句子:你是什麼貨色,我就是什麼臉色
    貓爪子的誘惑~關注我呀~ 1、退讓帶來的基本都是得寸進尺,別妄想能換來什麼尊重和心疼。 2、我不會扔掉驕傲向誰低頭。就算與全世界為敵,我也絕不委屈自己。
  • 那些詆毀成龍的人一定不知道,成龍為了中國電影做出過怎樣的貢獻
    如果不是真的喜歡電影,沒有幾個觀眾真正了解成龍的影響力,也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他對中國電影乃至整個世界電影做出的貢獻。看了成龍的電影這麼多年,不誇張地說,他是整整三代人的偶像,可我們不僅不覺的作為國人擁有這樣一位全球知名的超級巨星是一種幸福,反而有一群人不明所以毫無理由地詆毀他,謾罵他,甚至詛咒他。
  • 孫楊被批人品不好背後的真相:文化漢奸的抹黑
    最近,孫楊「暴力抗檢」的真相也逐漸露出水面,多方面的證據顯示,他是遭到居心叵測的人詆毀、污衊與誣告。孫楊據理力爭,證明自己的清白,不單是為了維護個人的聲名,也是維護運動員的尊嚴,甚至是捍衛的榮譽,因為他是代表我們國家去參加遊泳比賽的。
  • 美國疫情都這麼嚴重了,為什麼還只想著拼命對付中國?
    還曾經花了很大功夫,寫了一篇《詆毀、曲解、媚外:起底那些總盼著中國不好的人,都是些什麼貨色?》,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分類,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溫習一下這篇深度文章。過去的十多年裡,大量的公知、跪族在線上線下上躥下跳,搖旗吶喊,不停輸入負能量,搞宣傳鬥爭。
  • 盼別人不好的人往往內心卑微,「小人」心理激起人性慾望的攀比
    除非我大膽猜測,他也出軌了,他沒辦法理直氣壯的說出來,所以選擇躲在屏幕後面欣賞網友謾罵的快感或是紓解自己的抑鬱,但無論是哪一種,我都感到了心涼。兩個人夫婦一體,為什麼不能盼她一些好呢?有人說,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別人好,其實是一種紅眼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嫉妒他人,是因為內心欲望的增長極深藏的攀比心理。
  • 郝海東炮轟起底于漢超:盯著球員投資幹嘛,沒人拿槍逼你看中國足球
    北京時間4月17日下午,前國腳,也是中國足球的名宿郝海東針對恆大開除于漢超,郝海東認為欠妥,未來需要有球員工會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針對媒體紛紛起底于漢超,尤其是于漢超在國足主帥李鐵的公司裡有股份,郝海東表示,對於中國足球,願意看就看看,不願意就別看,我們又沒拿槍頂著你。
  • 曲解復盤視頻帶節奏,FPX發律師函警告
    而在曲解Doinb言論這方面,部分韓國up也是駕輕就熟。他們深知韓國的觀眾想要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於是在搬運Doinb的復盤視頻時,便配上了極為有引導性的韓文字幕。
  • 《刃牙3》詆毀中國功夫?郭海皇實力拔群,曾正面擊退勇次郎
    《刃牙3》在b站正式放送之後,總有一些觀眾來帶這部動漫的節奏,認為這部動漫中出場的那些中國功夫修煉者,絕大多數都落得了敗局,這是對於中國功夫的詆毀。然而個人認為這就是無稽之談,那些落敗的中國功夫修煉者只是一心爭強好勝,根本沒有領悟中國功夫精髓(弱者防範強者的技巧)的雜兵。
  • 《起底美國AV女劉玥的裡世界》
    人類,沒有任何一個女生願意被不喜歡的人千人插萬人捅,美國猶太盎撒金融財閥主導的世界分工體系,卻讓女人們不得不被這樣壓榨,有的女人被洗腦還欣然接受。3、無論P站還是美國乃至世界大型A片公司,背後幾乎都是猶太人資本家:
  • 媒體起底澳大利亞所謂「智庫」幕後背景,趙立堅:抹黑中國終將自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起底澳大利亞所謂「智庫」幕後背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這是中外媒體第N次起底這個所謂「智庫」的幕後背景了,這次竟然連具體金額都寫得清清楚楚。
  • 起底邪教(一)| 什麼是「呼喊派」!
    起底邪教(一)| 什麼是「呼喊派」!聖經上說,「眾人以為美的事」,基督教徒都應當「留心去作」(《聖經》:羅12:17),才能得眾民的喜愛(《聖經》:徒2:47)。但是,李常受之流把基督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水準,說成是「與神作對」,煽動信徒群眾「向一切事辭職、退休」,說那些「全都是垃圾」(《福音書中的基督》第83頁),唆使信徒對抗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進行。
  • 一些70後的人,為什麼總盼著自己能提前退休?
    你們都總盼著退休了,這讓我們還在崗位上吭哧吭哧忙碌著的60狗們,情何以堪哪?! 明年開始,60後們就正式開始進入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開始陸陸續續地退出工作崗位、享受老年退休生活了,不用再日盼夜盼了。而70後們,你們還年輕著呢!離退休時間也還遠著呢!想退休,也只能是「盼」了。
  • 林有有工具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林有有扮演者張月個人資料出道經歷起底
    林有有工具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林有有扮演者張月個人資料出道經歷起底時間:2020-08-05 13:57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林有有工具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林有有扮演者張月個人資料出道經歷起底 根據《三十而已》的簡介來看,顧佳的老公許幻山早晚都會出軌,而近日,許幻山的出軌對象林有有也正式出場了
  • 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
    因為這一輩子,詆毀本就是一種仰望。這一生,很多時候,其實每個人在彼此的生活當中都是最好的自己。然而那些比你厲害的人,他們永遠不會關注到你,這一生,其實你的生活,他們不會去過多的在意。2 看不起你的人,不要在意你的生活當中,那些詆毀你的人,不過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不如你好罷了。那些生活不如自己好的人,是詆毀自己的人,而那些人,其實不過是仰望自己生活的人罷了。
  • 青春有你2曾可妮和林彥俊是什麼關係 林彥俊&曾可妮個人資料起底
    青春有你2曾可妮和林彥俊是什麼關係 林彥俊&曾可妮個人資料起底時間:2020-04-20 12:3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春有你2曾可妮和林彥俊是什麼關係 林彥俊曾可妮個人資料起底 青春有你2和第一季比起來小編覺得還是出色很多的,歌曲、舞臺、燈光、鏡頭、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