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軍統帥部在佔領希臘後決定攻佔克裡特島,因該島對奪取地中海東部和愛琴海的制海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此次行動代號「水星」。
根據德國人的設想,先以空降兵首先奪取島上的3個機場,然後主力在該島順利實施機降。同時計劃派兵實施登陸,並從海上運送重型武器裝備。參戰軍隊計有:空降兵第7師、山地步兵第5師和若干獨立部隊,共約2.2萬人;用轟炸機433架、戰鬥機233架、運輸機500架、偵察機50架、運輸滑翔機72架。此時,駐守在克裡特島的守軍,有從希臘撤退至此的3萬英國遠徵軍和希臘軍隊1.4萬人。守軍兵力雖然貌似雄厚,但是技術裝備則完全處於劣勢,沒有飛機,坦克僅有6輛,火炮數量不足。
1941年5月20日晨,德軍傘兵在航空兵對英軍克裡特島陣地實施密集突擊之後在馬萊邁、雷西姆農、伊拉克利翁等機場地域和哈尼亞市進行傘降。由於第7空降師師長薩斯曼在起飛不久,就遭遇意外而喪失。所以,德國空降兵在著陸後陷入無人指揮的境地,在英軍的頑強抵抗下損失慘重。儘管如此,德國傘兵經過苦戰之後還是在馬萊邁和哈尼亞地域站穩腳跟。尤其是德國傘兵在經過激戰之後,終於控制了馬拉馬機場。
5月21日,德軍不僅通過馬拉馬機場給傘兵運來了補給,更將山地步兵第5師一個團的部隊機降著陸,馬拉馬地區的德軍實力得到了顯著的增強,戰局開始向有利於德軍的方向轉變。
之後,掌握制空權的德軍,對克裡特島附近的英國艦隊展開空中打擊,英軍有2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被擊沉,還有2艘巡洋艦和2艘戰列艦被擊傷,英國艦隊不得不撤離。掌控了制海權的德軍,立即從海上向克裡特島運送重裝備和部隊,使得島上的戰局向進一步有利於德軍的方向發展。到了5月24日,德軍已經開始向該島內地發起進攻。雖然英國軍隊,進行了頑強的反擊,希望奪回馬拉馬機場,可惜沒有成功。
此後,感覺無力回天的英軍,開始了一輪大規模的撤退。但由於德軍掌握了絕對的空中優勢,英國海軍只得以軍艦利用夜色掩護向島上運送部隊,但每次只能送上島數百人。不過這支由巡洋艦、驅逐艦和商船組成的船隊,還是利用了四個夜間撤出了1.7萬人。不過,在該島的6000希臘殘軍沒能及時撤走。到了6月2日,德軍佔領了整個克裡特島。
克裡特島戰役歷時十二天,德軍陣亡、失蹤包括第7空降師師長薩斯曼少將以下約4000人,傷10000人,共計傷亡1.4萬人,損失飛機220架,其中運輸機179架。英軍方面的損失,陣亡1742人,傷1.5萬人;海軍傷亡約2000人,合計總傷亡約1.8萬人。希臘軍隊傷亡近萬人。盟軍總傷亡人數約2.8萬。此外,英國海軍4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護衛艦3艘、掃雷艦1艘、魚雷艇2艘、登陸艇19艘和2艘汽艇被擊沉,1艘航母、3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被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