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武林外傳》後,下一個中國情景喜劇經典何時出現...

2020-12-11 騰訊網

平臺定製劇,每個月可能收到近百個項目。總數不少,喜劇卻是稀罕物,百個之中僅佔七席,且還有一個與其說是喜劇,不如劃歸為「古代沙雕劇」更為合適——湖南衛視在電視劇市場中常被視為整體風格最為輕鬆的平臺,可湖南廣電旗下芒果TV影視劇中心文學總監朱麗美給出的數據,卻讓人「樂」不起來。

作為平臺方代表,朱麗美認為:「真正的喜劇要有悲涼的底色在,但現在的喜劇更多為了搞笑而搞笑,很淺,很薄。電視劇市場的這塊缺失,源自年輕創作者們對於社會感知等各方面稍微弱了,他們更多成長於網絡,習慣於『宅』,很少走出房間感受真實的社會生活。」

▲沙龍現場

12月8日,2020「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冬」在上海作家書店舉行。導演、編劇、演員、平臺、評論界等各方代表齊聚,為螢屏上真喜劇的缺失把脈。無論演員楊立新提出「喜劇是寫出來,也是演出來的」,還是滑稽界領軍人王汝剛借老藝術家袁雪芬的軼事表明「人人身上都有喜劇的因子」,與會者都認為,在生活尤其需要多點歡聲笑語的當下,螢屏喜劇可謂觀眾的 「剛需」,而喜劇最大的 「包袱」依然、永遠從真切的生活體察中來。

喜劇同樣苛求一劇之本

創作者需時刻攜帶一顆細小敏感的心

1993年,國內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新穎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風格令這部長達120集的電視劇迅速風靡全國。自首播已過去了27年,但它不僅是80後、90後的少時記憶,也成為今天00後的快樂源泉。

《我愛我家》

平凡的老賈家憑何成為這麼多人共同的回憶?楊立新很篤定:「喜劇首先是寫出來的。」那會兒,英達揣著劇本找到他,「先看看,覺得好看咱就一起弄」。當晚,演員躺在床上讀劇本,沒看幾頁就樂不可支,一旁妻子推推他,「明天還上班」。不得已,他憋著笑,抖個不停;再不濟,躲進廁所看完了全劇本。「文字都如此鮮活生動,演起來能不好看嗎?」

《我愛我家》大獲成功後,情景喜劇一度成了創作的顯流,可楊立新發現,一些劇本「跑偏」了,人物無特殊性格,戲劇無衝突結構,大段的笑料都「押」在讓演員出門就摔跟頭之類簡單嬉鬧的場景裡。他推辭了這些劇本,「讓喜劇創作更蓬勃,首先需要文學界、作家們多多在生活中發現喜劇。」

楊立新 喻恩泰

演員的話還有另一半,「喜劇也是演出來的」。它並不完全與搞笑畫等號,寫時需要智慧,演來同樣要保持理性。喻恩泰抱持相似觀點,《武林外傳》裡的秀才一角兒讓他被大江南北的觀眾熟知,但隨著時間推移,「我越來越意識到,我以前一直把演員分為喜劇或正劇演員,後來發現,演員就是演員。」無論喜劇或悲劇,都是在講述一件事;而演員,無關標籤,也都是在表演中體察人的情感、呈現人性本質。喻恩泰拿做菜打比方,「酸甜苦辣鹹,有人加香,現在還講究複合味。我們做戲也如此,有很多複雜的情感,臺詞之後還有潛臺詞,喜劇之中看得到悲劇的意味。」關鍵在於,創作者是否擁有一顆足夠細小、敏感的心,能捕捉生活中一閃而逝的明媚因子。

《武林外傳》

方言仍是塑造喜劇的有效手段

「笑的經典」代表一種生活的真實

王汝剛、張建亞、趙屹鷗、曹可凡……沙龍上,幾位上海的創作者不約而同提到了海派喜劇的過去與現在。

王汝剛的印象裡,《七十二家房客》是滑稽界老前輩們集體「聊」出來的作品,首演時沒有劇本。但這樣的模式,到這代人行不通了。

王汝剛 張建亞

張建亞的電影《三毛從軍記》是上海電影喜劇一脈的代表作品之一。28年前創作時,正趕上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熱播,劇中語言之精巧一時風頭無兩。張建亞決定另闢蹊徑,把默片時代卓別林的感覺融入三毛的故事。「但現在,如果僅僅動用手段已經不行了,我們面對的觀眾見多識廣。」演過話劇、配過音、當過主持人的趙屹鷗坦言,相比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北方方言,包括滬語在內的吳語方言在喜劇的疆域有些式微了。

《三毛從軍記》

《編輯部的故事》

如果說喜劇創作的難度是1.0,那麼帶著濃烈地域色彩的海派喜劇創作難度更上層樓。有沒有破解之道?與會者從海派經典裡求索答案。

曹可凡提到了桑弧。他執導的《太太萬歲》沒有一流演員坐鎮,但劇本極為精巧,講女性虛榮,講社會的欺騙,所有的喜劇結構層層嵌套,作品名動一時。它與《假鳳虛凰》以及稍後的《哀樂中年》一樣,都是海派喜劇紮根於市井生活、展開市民喜怒哀樂的範本。

趙屹鷗 曹可凡

《股瘋》也是沙龍上屢被提及的作品。雖說影片裡都是些讓人糟心的事,傾家蕩產,夫妻離心,隔岸觀火等,但電影能始終傳遞諧謔的氣氛,這其中劇作細節奏效,演員表演準確,更重要的在於方言對白與表演的嚴絲合縫。王汝剛迄今記得片中臺詞,他復刻出來,上海話、寧波話、紹興話、蘇北話、蘇州話……就是一股子市井生活的濃鬱氣息,夾雜著市民心性的活色生香。

他還回憶起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的往事,一次在北京開會,她老人家冷不丁在電梯裡冒出一句越劇念白「全聚德」,逗樂了四下。原來,一群人擠在電梯裡,像是烤鴨被送進了烤爐。經典的作品也好,老藝術家的一時妙言也罷,方言的滲透,其實代表著一種生活的真實。

《太太萬歲》

《股瘋》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楊俊蕾借契科夫筆下的形象為喜劇創作找靈感。文學巨匠塑造的,是名喜劇寫作者。他生活中聽到一個難得的笑話時會迅速把袖口翻出來,用鉛筆把故事、靈感記在身上。學者說,她自己也會時刻記錄生活中喜出望外的東西,這些因無法預測而突然分享的內容其實帶有很大的力量,「好故事價值千金,一個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其實是無價之寶。」

楊俊蕾 王麗萍

轉載自文匯報,作者王彥

原標題為「在喜劇成為『剛需』的當下,它最大的『包袱』仍從生活體察中來」

劇照來源豆瓣

- End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上海文聯

相關焦點

  • 《武林外傳》拍不出的後八十回,像《我愛我家》重聚時的淚水
    兄弟倆就著白菜麵條吃了一個月,絞盡腦汁地寫,寫得非常慢,開拍的日子簡直遙遙無期。就在近乎絕望時,王朔打了個電話過來,對英達說:「我給你介紹個人吧。」王老師沒想到,他的一個電話,就這麼將中國首部情景喜劇的品質拔成了一座珠穆朗瑪峰,最終成為九十年代電視文化的地標建築。此後近三十年裡,一提起中國情景喜劇,誰也躲不開《我愛我家》。
  •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的下飯劇還是《我愛我家》和《武林外傳...
    、楊俊蕾、曹可凡、汪遠、俞亮鑫、趙屹鷗等影視劇的創作者、評論家,在編劇王麗萍的組織下,齊聚「2020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冬」,梳理「情景劇、喜劇、短劇」創作規律,探尋海派情景喜劇未來出路。 30年來難覓又一部《編輯部的故事》 從《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到《都市男女》《武林外傳》,再到《老娘舅》《紅茶坊》,哪怕是謗譽各半的《愛情公寓》,情景喜劇可以說陪伴了好幾代觀眾的成長。
  • 爆款空檔近十年,「情景喜劇」已死?
    美國情景喜劇《考斯比一家》英達是把情景喜劇這種藝術形式引進中國的第一人,這種藝術形式,在國內的實踐產物就是經典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此後,情景喜劇進入榮耀時代,尤其是從1993年到2012年這十年,不僅誕生了國產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我愛我家》,還誕生了諸如《炊事班的故事》、《地下交通站》、《武林外傳》、《家有兒女》等50多部作品,
  • 《武林外傳》14年,主角紅遍天,唯有倪虹潔和王莎莎是2個例外
    提起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和《我愛我家》一定會榜上有名的,這兩部劇是一代人心目中比較成功和經典的代表作了。《我愛我家》是把生活式喜劇的手法用到了極限,此後相同題材的,都很難超越。
  • 關於中國情景喜劇之痛,我們採訪了英達和滿昱
    文 │ 薄荷一個現象是,《我愛我家》成了近兩年觀眾惋嘆中國情景喜劇的最佳佐證樣本。在新作數量極少的情況下,情景喜劇卻不斷出現在公共討論中,與此同時,是大眾對於《我愛我家》《閒人馬大姐》《武林外傳》等經典劇作的熱情回潮。
  • 重溫國產十大情景喜劇,愛情公寓只能排第六
    轉眼距離我最愛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開播已經過去了十二年,前不久飾演莫小貝的演員王莎莎曬出一波婚紗照引起了不小的熱潮,雖然是烏龍一場,但也勾起了不少網友的回憶殺。那麼今天君君就來為大家盤點,那些年我們最愛的國產情景喜劇。
  • 《德雲瓦舍》正式籌備,導演曾執導《武林外傳》,編劇來頭更大
    還有一部情景劇一直火到了現在就是《武林外傳》。是不是僅僅導演就已經很讓人期待了?《武林外傳》一共80集,從2004年播放到現在,許多的經典片段以及裡面的經典臺詞都讓人回味無窮。這部作品當年拍攝的時候資金十分的緊張,即使這樣這部片子直到現在依然散發著魅力,其播放量更是數以億計。導演就已經讓人很期待了,而編劇的來頭更大。
  • 【盤點】豆瓣排名前4的國產情景喜劇,每一部都是滿滿的回憶
    大家好,這裡是小編月鴿~最近沒什麼下飯劇,於是月鴿又翻出了壓箱底兒的傢伙,國產情景喜劇。2000年左右那幾年國產劇百花齊放,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那也是國內情景喜劇發展最好的幾年,優秀的作品不斷出現,有太多值得反覆回味。
  • 《武林外傳》開播十五周年,可情景喜劇卻絕跡了
    先拋出一個問題。讀書到底有什麼用?高爾基會告訴你:「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于謙會告訴你:「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魯迅會告訴你:「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呂秀才會告訴你:「我雖然讀過幾年聖賢書,但是沒有讀出什麼結果。
  • 「盤點」豆瓣排名前4的國產情景喜劇,每一部都是滿滿的回憶
    大家好,這裡是小編月鴿~最近沒什麼下飯劇,於是月鴿又翻出了壓箱底兒的傢伙,國產情景喜劇。2000年左右那幾年國產劇百花齊放,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那也是國內情景喜劇發展最好的幾年,優秀的作品不斷出現,有太多值得反覆回味。
  • 「李大嘴」新片啟動,《武林外傳》後再演廚子
    中國電視劇集市場上,最缺的是什麼?最缺季播劇和情景喜劇。兩者的合體,季播型情景喜劇就更少了。目前,觀眾熟知的情景喜劇,僅有三款。一為《愛情公寓》,雖然屢被觀眾吐槽「抄襲」,但其帶給我們的歡樂是「真」的。電影版就不提了,真的爛,還「騙」觀眾,明明是部盜墓片,裝什麼喜劇。
  • 《老友記》老友將重聚,情景喜劇背景笑聲到底怎麼錄?
    他們從來不讓外人看到他們怎麼用笑聲盒子工作,道格拉斯一度壟斷罐裝笑聲,直到1977年,才出現新的競爭者,而這位競爭者曾經供職道格拉斯的小作坊。笑聲現場錄製的方法重新回歸要感謝多鏡頭攝製技術的發明和流行。《我愛露西》,1950年代的《老友記》,當年的全美收視第一,是第一部用多鏡頭攝製的情景喜劇。
  • 寧財神:19歲就月賺十幾萬,10年前創造經典《武林外傳》後吸毒
    2011年姚晨、沙溢、閆妮等人主演的《武林外傳》火遍大江南北。當時小編也不認識這幾位演員,但是這部電視劇卻很好看,是情景喜劇,每次都給人看得捧腹大笑。現在裡面的主演都是大家所熟知娛樂圈明星。而這麼好看的一部古裝武俠情景喜劇的背後,不可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寧財神,他是這部電視劇的總編劇,他有「鬼才編劇」之稱。15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年」1975年,寧財神出生在上海,原名陳萬寧。他父親是第一批期貨從業者,外號「期貨老頑童」。
  • 《武林外傳》導演再拍喜劇!又一部「下飯」力作,能否超過經典?
    這個消息一出,網友們全都坐不住了,近些年來,好看的古裝喜劇少之又少,如今能等到《武林外傳》的監製再拍喜劇,表示更加期待。01尚敬力作《武林外傳》說到《武林外傳》這部古裝喜劇,是當之無愧的下飯喜劇,前不久透露過,當時為滿足拍戲效果,他們每個吃飯鏡頭其實吃的都是演員們工作餐
  • 繼《武林外傳》後再演廚子,「李大嘴」新劇開啟,不愧是吃貨
    大家好,本文由娛樂轟趴會獨家發布,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繼《武林外傳》後再演廚子,「李大嘴」新劇開啟,不愧是吃貨現在很多的電視劇可以說是層次不窮了,由仙俠劇,玄幻劇,懸疑劇,倫理劇,偵探劇,穿越劇。宮鬥劇等,各種各樣的劇層次不窮,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的情景喜劇真的是越來越少了。幾乎是非常少見的了。要說著名的情景喜劇,由三大情景喜劇是大家都知道的,《家有兒女》《武林外傳》《愛情公寓》相信每一部大家都看過,雖然說《愛情公寓》有著抄襲《武林外傳》的嫌疑,不過卻依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其實也希望能夠多出一些這樣的情景喜劇。
  • 還記得武林外傳莫小貝嗎?當她出演了偶像劇後,妥妥的女一號
    相信大家對《武林外傳》這部經典的情景喜劇並沒有忘懷,作為炊事班故事原班人馬打造的喜劇,第一眼看過去就笑料十足。這部電視劇中的演員可以說全是演技派,雖然背景只是一個小小的客棧,但是大人物層出不窮,客串的演員也是當紅明星。
  • 《武林外傳》李大嘴:恐怕你記不起來了
    談到《武林外傳》,我們應該熟悉他,現在這是一部經典,是通俗劇無法超越的,回想起來,仍然有很多優點,這是情景喜劇的典範,現在所有的明星都很受歡迎,看來大嘴和秀才都不是很好,但呂秀才是個醫生,而且他在娛樂圈待的時間不長,家裡也有比較長遠的打算,但姜超卻不一樣。
  • 《武林外傳》鐵粉重現 「同福客棧」
    2006年,《武林外傳》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誰都沒有想到,這樣一部融合武俠和現代元素的「另類」喜劇,不但成為了中國情景喜劇史上的巔峰,更是一代人的經典螢屏回憶。佟湘玉、白展堂、郭芙蓉、呂秀才、李大嘴、莫小貝、祝無雙、邢捕頭、燕小六等等經典的角色深入人心。不少觀眾也希望能親自光顧一下「同福客棧」,走一走「七俠鎮」,闖一闖江湖。
  • 《武林外傳》14年後,有人紅了14年,有人蟄伏14年,她敗光路人緣
    《武林外傳》14年後,有人紅了14年,有人蟄伏14年,她敗光路人緣最近看到不少當年《武林外傳》的主演們出現在近期熱播的影視劇當中,先是《清平樂》中的喻恩泰,後是《龍嶺迷窟》中的姜超。時間回到十四年前,一部《武林外傳》劍走偏鋒,把武俠和情景喜劇結合在一起,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爆款電視劇,至今被奉為經典。那個時候,喻恩泰還是張嘴就是「子曾經曰過」的呂秀才,姜超還是成天幻想學武功當大俠的廚子李大嘴。
  • 《武林外傳》中秀才為什麼選擇小郭
    2006年,一部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劇中的人物也因為這部劇而火了起來,直到今天,這部經典的古裝電視劇依然熱度不減,是人們吃飯必備的好劇。《武林外傳》中的幾位角色都已經家喻戶曉,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一位人物--秀才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