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興起,網友:昏了頭

2020-12-23 騰訊網

昨天熱搜榜上有一個話題

「兩頭婚」

東東一臉疑惑

……

「兩頭婚」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網友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兩頭婚」意味著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有媒體也就這個問題做了投票

對於兩頭婚是「婚姻的進步」

還是「兩邊昏了頭」

網友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昏頭」的支持率略高

不過

也有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

律師、專家意見不一

媒體採訪了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

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

「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這種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湖州、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

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畢業的趙春蘭於2017年到2019年期間在水村進行田野調查時,記錄了這樣一個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兩人自由戀愛,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頭婚」、「兩頭姓」成了雙方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

2010年舉行婚禮時,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置辦嫁妝,婚禮上,點蠟燭、拜堂在阿斌家舉行,而散糖、散紅包等傳統上專屬於新郎家的儀式則在小琪家進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按照婚前的協定,大女兒隨男方姓「俞」,小女兒隨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後,按照習俗要辦「三朝祭祖」,大女兒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兒則在金家舉行祭祀儀式;將來,兩個孩子將各自繼承兩個家庭的財產。

小琪懷二胎時,也有人問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孫子的話,你們肯(讓他隨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現得非常開明:「哪怕第二個是男孩,也還是要跟著女方姓的。」

阿斌家長的這種表態體現出對「兩頭姓」繼替香火的接納:「到我大孫女結婚的時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媽一樣『兩頭結婚』,也是要生兩個,其中一個必須姓我們俞家的。這樣,我們姓『俞』的,就始終還是有的,就不會斷了。」

不難發現,「兩頭婚」的形成有著負責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延續香火。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進行姓氏的延續。

「兩頭」帶來的問題也很明顯。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而一旦兩個子女各自姓雙方姓氏,這種分離會更加明顯,爺爺奶奶也會更青睞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這種情況下,孩子不但不能成為夫妻雙方作為小家庭的融合劑,反而各自代表了雙方背後家庭的延續,由此,三代人之間關係更為複雜,將會引發不少衝突和矛盾。就拿開頭提到的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更有甚者,因為「兩頭婚」難以一碗水端平,在婚姻生活終於到了種種不愉快,家庭也在破裂邊緣

對於「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三種觀點:

其一是,這類現象可能會消失,因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

也有觀點恰恰相反,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兩頭婚」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還有一觀點則比較折中,認為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東方快評】

「兩頭婚」利弊相生,不妨趨利避害

兩頭婚滿足了現實需求,而且法律並沒有禁止,於此有著一定的存在空間。兩頭婚是利弊相生的,從利的一面來看,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尤其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相較於招上門女婿,對男方的心理壓力影響比較小。此外,基於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就可以使老人和孩子得到周全照顧。

除去對家庭和睦有利外,對緩解社會的老齡化也有著積極意義。比如,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而且,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不僅有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對於社會的和諧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上述可見,兩頭婚的可行性與積極性。

從弊的一面來看,此種模式難免會給小家庭帶來一定影響。誠如有律師表示,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哪個孩子跟誰姓,有「對賭」成分存在,難免會因此產生矛盾。而兩頭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爺爺奶奶,會讓孩子分不清親輩關係。

即便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但兩頭婚有著現實需求,趨利避害最為重要。筆者以為,採取兩頭婚方式,關鍵是夫妻雙方充分協商,而且不能忽視的是雙方父母的意見。畢竟,這樣的婚姻存續方式,是雙方家庭的融合,唯有充分協商,彼此同意與尊重才是基礎。所以,對於涉事家庭而言,切莫跟風效仿,理應結合實際

相關部門也應該針對兩頭婚現象,一方面做好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謹防其中法律風險給雙方帶來的傷害,尤其是給未成年子女帶來的傷害;另一方面也應做好婚姻倫理知識的的普及,其實這樣的婚姻方式可起到積極示範作用,助推良好婚育新風的形成。當然,針對此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有必要做好跟進服務,讓兩頭婚的優勢更加凸顯出來。

婚姻中的夫妻雙方也應認識到,家庭幸福離不開彼此尊重,更須彼此忠誠與支持。退一步講,即便小夫妻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也不應忽視對雙方父母的照顧。而且,也應該多考慮孩子的成長,即使孩子分開養,至少也應保證周末小家庭成員在一起活動來培養感情,讓孩子們多親近。

你怎麼看?

來源:東方網綜合中國婦女報、澎湃新聞、江蘇交通廣播網、杭州交通918、網友評論

評論作者:楊玉龍

編輯:萌萌、小劉

審稿:袁家福

相關焦點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興起兩頭婚 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裡近年興起「兩頭婚」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衝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FortitudeFan凡:我們這也有,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會這麼做。@Z安靜的水兒:我覺得我身邊人有好多這樣的,就是結婚前商量好,第一胎跟爸爸或者媽媽姓,跟孩子性別無關,也不會有奶奶不疼不隨自家姓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血脈,性別有那麼重要嗎?
  • 江浙悄然興起「兩頭婚」:不嫁不娶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兩頭婚的實質:兩個母公司新開一家合營公司(強強聯合)兩頭婚是指男不娶,女不嫁,模糊嫁娶界線,「不進不出」(不要彩禮和嫁妝),但是要正常登記。而且很多夫妻婚後財產都是獨立的(個人名下的房產不寫對方名),如果生孩子的話,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如果只生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既隨父姓又隨母姓,孩子的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
  • 結婚也能AA: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裡,不用和公婆住一起,也不用和父母住一起的,如果生兩個孩子一個跟母姓一個跟父姓,不是挺好的麼?這樣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但也有網友提出問題林:個人覺得這是分裂家庭南有先生:這樣好?以後雙方老了各自住到養老院,以後也不用在一起,孩子大了各過個的,沒有感情,少了好多糾紛,誰也不認識誰?????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新婚姻形式上熱搜!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裡,不用和公婆住一起,也不用和父母住一起的,如果生兩個孩子一個跟母姓一個跟父姓,不是挺好的麼?這樣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但也有網友提出問題林:個人覺得這是分裂家庭。南有先生:這樣好?以後雙方老了各自住到養老院,以後也不用在一起,孩子大了各過個的,沒有感情,少了好多糾紛,誰也不認識誰?????
  • 男不娶女不嫁?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網友大罵:昏了頭
    據中國婦女報近日報導,近年來,在江蘇省和浙江省周邊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公眾稱為"兩頭婚"。該婚姻形式有別於傳統,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男方入贅。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是好還是壞?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有人認為,兩頭婚因為沒有彩禮和嫁妝,所以會讓雙方經濟壓力都有所減輕,相對而言會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同時,生育2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也能避免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糾紛。
  • 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有何利弊?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什麼是兩頭婚?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近年來興起的「兩頭婚」
    近年來在我國的江浙地區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新婚夫妻兩人與雙方的原生家庭一般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會各住各家。通常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流行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兩個孩各隨一姓,你怎麼看
    如何看待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隨父姓由男方撫養,二孩隨母姓由女方撫養?這個問題,其實要分為三個小問題來回答: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不難想像,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這種情況越嚴重,表現在婚姻上一般就三種形式,嫁入豪門、當上門女婿、兩頭婚。雙方家族門當戶對,誰都不願為對方放棄自己家族的接力跑,就會出現兩頭婚。江浙地區大量出現兩頭婚,從好的一面來看,這也表明當地的貧富差距不算很大,門當戶對是普遍現象。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不娶不嫁看似公平,10年後或弊大於利
    文/紅樓無夢「兩頭婚」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一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前兩天看到一則熱搜,是講「兩頭婚」的。它是江浙一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模式,和傳統婚姻模式不同,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結婚後各住各家,生小孩一胎隨父性,二胎隨母姓,並且各自撫養。看了一番下來,我不禁驚嘆:這,這不就是「拼」家庭婚姻模式麼?原來除了名媛可以拼,婚姻和家庭也可以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