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超86%的人,在打拼
這座「最年輕」的城市,平均年齡33歲
在打拼之外,你永遠能在深圳大街上
看到一批「閒逛」的人
有錢、有閒、有活力
是每一位年輕打工人,紛紛羨慕的對象
深圳退休老人,實在讓人羨慕
不用上班、沒有早起鬧鐘、選擇性帶孫子.....這一批退休在深圳的長者,其精氣神是許多後生人「眼紅」的。
歷經加班的年輕人,總會在說,退休是他們奮鬥的盼望。
「 過著996打工生活的年輕人
日常想退休 」
當年輕人在工作崗位上連軸轉,忙到沒有自己的時間時,最憧憬的就是退休生活。
不會因為領導發話,臨時加班。不需要,一通電話就放朋友鴿子,耽誤社交。
深圳的老人,一個人可以種種花草,三個人可以打撲克,四個人能手搓麻將。如果還不夠熱鬧,就去廣場享受大喇叭的震撼。
「說走就走的旅行」,在他們的嘴裡,從來不是一句口號。
因為有錢有時間,愛玩的老人家,隨時可以跳上一架雲南、青藏、內蒙…的飛機。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內心裡發酸得很。
退休後,一天24小時
還能這樣過?
在傳統印象裡,退休後幫子女帶小孩,是老人們的日常生活。
事實上,問過公園一圈60+歲的長者後,才明白:深圳退休老人們,更愛走四方,而不是圍著孫兒轉。
「 吹拉彈唱,精通18樣才藝」
在工作崗位上,低調了幾十年,一直沒機會施展技藝。
退休後,一身舞功,才得以在公園「大施拳腳」。
無論獨自唱跳,或結伴唱戲,樣樣都是考證級別的。
這些老「藝術家」們,總會在不經意間,吸引路人駐足觀賞,投來讚許和羨慕的眼光。
當然,鉛華洗盡之後,退休老人的心態是安靜又沉穩,有沒有觀眾已經不重要,自得其樂就好。
「 老年迪斯科,人均年齡50+」
當90後打工人右手端著枸杞茶,左手抱著暖水袋時,深圳退休老人已經在色彩斑斕的迪廳裡放飛自我了。
華爾茲、探戈、恰恰、踢踏……隨音樂變換著不同節奏,個個都是「舞林」高手。
單從姿態看,你完全無法估計出他們的年齡。
「 音樂響起,個個都是凍齡女神」
有廣場的地方,就有舞動曼妙身姿的大媽,簡直凍齡。
能劈叉,能舉高高,更無論春夏秋冬!跳廣場舞的女神們,從不擔心夜晚客戶消息的狂轟亂炸。
「 一瓶保暖壺,打牌下棋兩不誤」
只要你愛打牌、會下棋,就不愁沒朋友。
不用網紅店,不用打卡點,不用事先預約,這種娛樂「戰場」在何地都能組局。
走過路過,你都可以來一局。
又滿足人的勝負欲,還能消磨「沒工作的時間」,難怪打牌下棋是多數人退休後的首選。
「 走遍深圳1090+公園」
晚飯後不是加班,是走公園。退休老人,分分鐘把深圳1090+公園逛個遍。
登頂深圳幾座大山,是很多老人家,值得炫耀的事情。
翻看他們朋友圈的照片,從不埋怨生活。
他們通常會把羊臺山、梧桐山、鳳凰山……一一放出,登高望遠,多到都曬不完。
公園的負離子與綠意,是辦公格子不能比較的。
愜意享受散步打球,悠閒放風箏,簡直就是為美好生活的範本。
「 各大花展從不落下」
深圳各大花展一開門,最早來打卡的,不是網紅,不是博主,是深圳退休老人。
年齡不是限制,有人在讀大學
在深圳退休,是另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始。
對許多退休老人來說,生命力和對生活的熱情,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 在老人大學優雅老去」
退休後,選擇回歸學校,重做學生,也是不少深圳人的選擇。
在深圳有一些老人大學,設置了多門藝術類課程:舞蹈、聲樂、工筆畫、書法......為退休老人提供展示活力和創造力的舞臺。
少女時代來不及實現的舞蹈夢,退休後可以實現了。
歲月可以帶走年輕的容貌,卻不能帶走年輕的心。
鍾情山水的老人,可以跟著老師學習山水畫,將過去遊歷的山水畫下來。
一起坐在教室裡唱歌,重溫年輕時在學校大合唱的時光。
「 愛的能力,不隨年紀消失」
很多深圳年輕人的現狀:忙於工作、異地相戀、母胎單身……
而對老年人來說,愛情生活卻和年輕時沒有太大區別。
他們會一起散步、聊天、牽手、合影、旅行......愛情依然給退休生活,提供滋養。
這樣的退休生活,實在太令人嚮往了。
天天加班打工的年輕人,起碼還要繼續奮鬥幾十年,才能過上這種生活,想想就更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