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名單公布,有「當代愚公」之稱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支書毛相林入選。「能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來我們還要發展生態旅遊,讓每一個農戶都吃上旅遊飯,過上更好的日子。」當天晚上,談及獲獎感受,毛相林激動地說。
毛相林曾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裡的「絕壁天路」。他又積極培育產業,種植了臍橙、西瓜等特色農產業,收穫的果實通過「絕壁天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2015年,下莊村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餘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通過VCR再現了毛相林絕壁鑿路的事跡,當看到大屏幕上毛相林不懼艱難,帶領村民向大山、向貧窮一次次發出挑戰,終於鋪就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康莊路時,臺下觀眾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在之後的訪談環節,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關切詢問了村民們如今的出行情況,毛相林自豪地回答:「村裡70%的農戶都有了小轎車。」臺下,再次響起陣陣掌聲。
當晚,巫山縣組織了當地黨員幹部集中觀看頒獎典禮。「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幹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向毛相林看齊,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做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縣集仙社區支部書記李自培說。
「敢向絕壁要天路,毛相林用苦幹實幹書寫了當代愚公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標杆。接下來,我們將對照榜樣,以絕壁修路的勇氣和決心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真心為群眾辦好每一件實事。」巫山縣扶貧辦主任朱欽萬說。
如今的下莊村,依託下莊村精神和下莊獨特地理、氣候條件,打造鄉村旅遊,建設集生態田園觀光、民俗節慶活動、鄉村文創、戶外運動拓展、鄉村康養旅居功能於一體的具有三峽山村特色的休閒度假勝地,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文明富裕幸福路。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2月17日晚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榮譽的有: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員陳陸,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創辦愛心廚房溫暖無數人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戰功赫赫的志願軍英雄王海,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與時間賽跑的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 《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别致敬獻給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感動中國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點讚每一個你
2020年註定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共克時艱的日子裡,全國上下心手相連,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眾志成城,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的2020。 2020年那一個殘酷的春天,是誰在守護我們?是那些在生死線上奔跑的白衣天使,是那些火速集結的人民子弟兵和支援者,是那些不分晝夜創造奇蹟的工程建設者,是那些不辭辛勞的社區工作者,是那些平凡崗位的普通人,是那些從「90後」到古稀老人的志願者,是忍受著隔絕與思念的每一個平凡人。 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我們要致敬的:包括14億人當中的你我他,我們應該為自己點讚,因為每個人都了不起,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當然防疫仍未結束,我們依然需要努力,保護好自己,就會更快地等到,人類抗疫勝利的那一天。張定宇: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症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這一戰,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一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築成新的長城。」 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2018年,張定宇被確診患上了漸凍症,這種罕見病目前無藥可救。患者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邁著病痛的雙腿,身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的張定宇曾經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還有幾百個病人等著你,你不能說我不行,不需要取捨。」就在張天宇夜以繼日帶領全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的同時,在另外一家醫院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妻子卻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治療。張定宇分身乏術,妻子住院期間只去探望過一次,病癒出院後也不能常在身邊照料。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張定宇率領的金銀潭醫院醫療團隊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面對主持人白巖松「現在身體狀況怎麼樣」的提問,張定宇說,目前他的身體情況比一年前還要略好一些,真該嘗試中醫的治療方法,「走路稍微平穩一點,可以踩自行車了。」 回頭去看去年的那一段,是什麼樣的日子?張定宇說,我是一個醫生,也是一個醫院的院長,我們是一個拯救病人的崗位,所以現在回頭看壯烈也很平常。「這就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别致敬獻給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張桂梅:用自己的10年感動了很多人
人人都稱她是一名園丁,一名真正的園丁。園丁是什麼意思呢,園丁是最質樸無華的褒稱。 她就是感動中國的2020年度人物張桂梅,她是一名慈母,是一名園丁,也是人們的楷模。 她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是華坪縣「兒童之家」大家長。 在過去的10年裡,她幫助了很多的貧困地區的孩子和孤兒,幫助他們步入校園,步入社會,找到人生中理想的工作,也教會了他們樂於助人的精神。 她沒有回答,但是在她心裡,她十分清楚,她是82位孤兒的共同媽媽。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這些孩子,而這些孩子也將張老師,張媽媽交給他們的精神傳遞於社會。當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也會回饋於社會,幫助更多像他們曾經一樣需要得到幫助的人。 就在昨晚,張桂梅來到了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白巖松稱呼她為大姐,看到她雙手貼滿膏藥,心疼不已,問起了貼膏藥的原因。 張桂梅低沉回答,「關節疼,如果不貼它,我就伸不開就不能動了,貼上它還能動一點。」在白巖松老師的談話中,了解到她已經連續貼了幾年膏藥了,而且疾病的疼痛困擾她很多年了,她每天早上要吃十多種藥,中午的時候還需要吃五種的中藥,中西藥都得吃。 當問起華坪這塊對她來說,是不是有種家的感覺,孩子現在特別的多。 張桂梅回答到,:「是的,華坪現在就是我的家了,給了當媽的這種感覺。」 張桂香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動了身邊無數的人,也感動了社會,全社會的人們都在幫忙一起行動。 而接下來白巖松問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您幫了那麼多孩子不說,更多的好人都雲集在您的身邊了,咱們倆約著,十年二十年,我們一直看著,需要幫助的時候,您就說話。」 張桂香低下頭,難過了一會兒,她說:「我會不會失約?」 她的這一句話,看哭了很多人,張媽媽你一定要加油,我們一起努力,一定要身體健康。 張桂香在她辦校的10年時間裡,歷經了3650個日日夜夜,而身患重症的她,每天需要吃大量的藥來緩解疼痛。 張桂香就住在女子高中學生宿舍裡,每天跟學生一同吃、一同住,將自己的10年時間幾乎都陪伴在學生身邊。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託著疲憊的身軀咬牙堅持到晚上12點30分才睡,周而復始,常年如此。 張桂梅連續10年來,堅持家訪,走訪了1527名學生的家庭。她用自己的生命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在自己辦校期間,有三位親人過世,但都沒能回去看一眼,曾經多次募捐,卻很少人理解她。而最後她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無數身邊的人。 她曾經這樣說過,她一生追求的是自己的事業,一生期盼的都在自己的學生身上;她做這些事情的動力都來源於黨和人民給予的力量。 感動中國2020頒給張桂梅的詞是這麼描述的:「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了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能夠被社會記住的人並不多。張桂香一生擇一事終一生!她是這個時代的楷模,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無數教育人的模樣。他們一生無私奉獻,教育孩子成人成才。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她的大義博愛,在這個時代稱作為「先生」二字當之無愧,是萬世師表。 希望有醫者能夠替她除去病根,好人一生平安。希望她的事跡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近二十載,萬眾矚目的《感動中國》已經成為了新春時中國觀眾的「必修課」之一,如同歲月微塵中始終粲然的寶石般歷久彌新、從未「掉粉」。平凡是這顆「寶石」散發出的光彩,不唱高調、不說大話、不講虛言,聚焦凡人、平易近人、真情動人,是《感動中國》一直以來的標誌。高標準的人物選擇加上高水準的專業團隊全方位的精良製作,便是《感動中國》這顆寶石魅力「永流傳」的「硬核」所在。2020年度,這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又有哪些變與不變呢?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揭曉備受關注。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戰士陳陸,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創辦愛心廚房溫暖無數人的老夫婦萬佐成、熊庚香,戰功赫赫的志願軍英雄王海,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與時間賽跑的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女學者葉嘉瑩,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 《感動中國》精準定位、悉心挑選的這十位人物,緊扣2020年的焦點和熱點,展現出「特殊」一年中,無處不在、盪氣迴腸的中國力量和民族精神。最終,《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别致敬,獻給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們 在抗洪時為營救群眾而犧牲的陳陸年僅36歲,在尋訪他的家屬時,攝製組得知陳陸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兒子犧牲後第三天,他就給上級親筆寫信說「抗洪形勢依然嚴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汛抗洪大局上,不要為安排陳陸的後事牽扯太多的精力」。一位老父在面臨喪子之痛時依然顧全大局,讓人動容。 「愛心廚房」為千萬癌症患者家庭帶來莫大的幫助和心理慰藉。開拍前,攝製組擔心病人家屬不願意接受拍攝。實際大部分受訪者都非常配合,他們渴望去傾訴,講述的內容也很感人。愛心廚房這方小天地就猶如一片安寧的避風港,也是人間溫情的縮影。 「天坑村」的「帶路人」毛相林,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改變了村莊的命運。當地村民說到修路時犧牲的人紛紛哭了,面對鏡頭的毛相林卻始終「堅決」不落淚,讓攝製組很是「撓頭」。也正是這份倔強,讓當時極度缺乏物資和技術的他敢向險境要「天路」。 拍攝免費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時,她拒絕了攝製組到宿舍拍攝採訪的請求,因為爬到三樓會讓她腳痛難忍。身患多重疾病的張桂梅渾身貼滿了止痛的膏藥,腳疼得連鞋上的鏈子都不能拉上。但她平時監督學生們的晚自習時,就能忍住疼來來回回地爬樓,這位「鐵娘子」對自己真狠。 「雲觀眾」、「雲嘉賓」跨空間互動 讓感動零距離傳達 2021年1月底,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準備在北京大興的星光演播室錄製時,趕上了15公裡外的天宮院疫情反覆,防疫措施臨時升級。節目組緊急聯繫檢測機構,組織大家集中檢測核酸,才得以順利進入演播室,按時完成錄製工作。 由於防疫規定,往年500位左右的現場觀眾全體「缺席」。感動亦是互動,這還是頭一次遇到現場沒有觀眾的情況。經過探討研究,節目組亮出「神器」——用虛擬技術營造雲觀看環境,精心設計了形式新穎的觀眾牆。觀眾未臨現場,卻如同在場,成功hold住了氛圍和情緒。雖然沒有現場觀眾,但嘉賓訪談感人度未減。有的嘉賓談到動情處潸然淚下,屏幕前的心也被節目中飽含的真情所牽動、打動。由於各種原因,有三位嘉賓也「缺席」現場。節目組不畏繁複的拍攝程序,聯絡了三家記者站,出動衛星轉播車進行連線採訪,讓感人至深的情緒實現了零距離傳達。 因為病人家屬每天都離不開「愛心廚房」,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不能「請假」來領獎;「詩詞的女兒」葉嘉瑩先生已近百歲高齡,不便來到現場。節目組果斷決定「上門」頒獎,愛心廚房所在的小巷兩旁,前來做飯的病人家屬自發站立兩旁為接過獎盃和鮮花的萬佐成熊更香夫婦鼓掌,感人的氣氛更勝於演播室頒獎。本次節目錄製由一個空間變成多個空間,情感的濃度未減反增。 感動中國在舞美形式的創新上一直勤於探索,此次的視頻包裝革新為鋼筆畫。堅硬的筆觸勾勒出一年中的感動瞬間,散發出現代感和速度感,與大多數觀眾對這一年的體驗吻合;同時搭配大反差的畫面,加強體現了2020年的不凡。 今年片頭中的鋼筆字出自龐中華之手哦,兒時熟悉的回憶。央視新聞客戶端2月18日消息,「宇定光自發」的張定宇,「男兒付死生」的陳陸,「素心託高潔」的張桂梅,為病人提供「炊香萬灶煙」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為國擊豺狼」的王海,「芳草遞春風」的汪勇,讓「北鬥燦繁星」的謝軍,「蘊玉抱清輝」的葉嘉瑩,帶領鄉親「山路得康莊」的毛相林,「山河功業存」的國測一大隊。
——這十個感動中國的名字,在《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的短片裡被一一介紹。每一個故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濃縮了他們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努力與奮鬥。當頒獎盛典的最後,「每個人都了不起」幾個字顯現在大屏幕上,「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的真諦,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歷史終將記住2020年,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有新冠病毒,有洪水險情,有扶貧攻堅,有航天夢圓。這十個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有身患絕症卻堅持與疫情賽跑的醫生,有洪水中逆流而上不幸犧牲的消防戰士,有率隊擊落29架敵機的志願軍老英雄,有堅信「讓一個女孩讀書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長,有絕壁中鑿出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村委會主任,有深入生命禁區、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的測繪隊……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卻都以凡人之力,共同書寫下了一首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但在國家與人民有需要時,總有一些英雄挺身而出。看過這十個人物或團隊的故事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勇敢。而這份勇敢,又是建立在他們對自己初心的堅守上的。無論是出於善良的本性,還是對職責的忠貞,他們都有一股為了保持初心而願意拼命去幹的勁頭,同時也都從這份堅守中收穫了快樂,在他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在他們不辱使命的時候。
從2003年到2021年,《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近二十個年頭。有網友說,每次看《感動中國》都覺得自己淚點特別低。這是因為,時代會變,感動卻永遠不會變,我們對善的嚮往不會變,對美好的渴望更不會變。
當聽到張定宇說「能夠幫助到別人,你不覺得很幸福嗎」,當看到陳陸辦公桌上那臺還沒來得及送給兒子的消防車模型,當聽到年近七旬的熊庚香說抗癌廚房會「堅持一天算一天」,當看到張桂梅的手上貼滿膏藥……我們無不感受到:他們就是我們身邊那些有著濃濃煙火氣的普通人啊!然而,就是很多個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匯聚起了磅礴的中國力量,讓我們的2020年有了一段又一段盪氣迴腸的傳奇故事。回看2020年尚未走遠的背影,14億中國人中的每一個你我,都曾在眾志成城中感動了中國,因為我們全都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