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毫無道理地要求中國限時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針對美方的無理行徑,中方必將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中國外交部官網顯示,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目前美國駐華總領事館有6個,分別是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其中最早建立的是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這些總領事館中的大部分,都與美國當年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有關,一些總領事館還長期充當情報搜集和其他政治軍事活動的據點。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曾扮演侵略急先鋒角色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位於中國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就路43號,於1979年開館。而按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方面說法,早在十八世紀後期,美國就已在廣州設立了領事機構,當時美國總統還是華盛頓,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方面稱其是美國在中國甚至是在遠東地區最早的一個外交機構,在推進中美兩國關係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但考察歷史可以發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駐廣州領事機構扮演過侵略急先鋒的角色,如為美國鴉片販子提供便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趁火打劫,強迫中國籤訂《望廈條約》,其中美國方面派出的代表即是美國駐廣州領事機構的負責人。對此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方面的說法是「中國政府的閉關政策使廣州只能有限地對外進行經貿活動,所有的外國商人都被限制在珠江兩岸的樓房和工廠裡居住和工作……但是在19世紀初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還是不斷地發展。中英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政府被迫開放若干通商口岸,廣東獲得了空前的商機。1844年7月3日,美國專使顧盛與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籤訂《中美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保證了美國商人貿易特權和允許美國船舶進入新開放的中國口岸——你品,你細品。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肩負許多特殊使命
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位於中國香港中環花園道26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43年,也就是香港被英國侵奪後不久,美國在香港設立的領事館。1849年美國又設立了駐澳門領事館,1869年,美國駐澳門領事館撤銷,歸併到美國駐港領事館,1898年美國駐港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注意這個時間點,那一年美國為了奪取菲律賓等地,與西班牙爆發了戰爭。
在過去的歷史中,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是美國在亞洲的戰略要點,而不僅僅是一個外交機構那麼簡單,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的規模比美國絕大多數的駐外大使館都要龐大,肩負著許多特殊使命,比如情報收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就開始高度重視香港獨特的情報價值,利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展開情報收集活動。時至今日,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仍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情報、信息搜集部署地點。
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最初並非由美國政府建立
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位於中國上海市淮海中路1469號,於1844年開館。這個總領事館最初並非由美國政府建立,而是一個美國商人的私人行為,且與《望廈條約》有關,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網頁上,有關於此事的描述,但將《望廈條約》稱為《和平、友好、貿易條約》,聽來感覺比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那個版本還要奇怪。
1854年美國政府接手這個美國商人建立的外交機構,數年後林肯總統將其規格提升為總領事館。在過往的歷史中,美國方面認為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推動了上海的經濟發展和生活進步」,並認為「上海經歷了滄桑巨變,但是不變的是領館與上海之間的良好關係,如同這個城市一般,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歷久彌新」——說得很好。
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重要性日益彰顯
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位於中國瀋陽市和平區十四緯路52號,於1904年開館。其設立與美國在遠東的擴張相關,當時美國正在介入幹預日俄戰爭。在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的官方網站中,將當時的瀋陽描述為「充滿冒險和危險的前哨」,稱「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要應對猖獗的違法犯罪行為、暴力和複雜的政治形勢,即不斷增加的日本人、中國人的持續反抗和俄國殘餘勢力的影響」,聽起來這些人似乎都是一些勇敢無畏的正義使者。
現如今,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在美國幹涉東北亞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有關朝鮮半島的六方會談,美國方面就強調:「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重要性日益彰顯」。
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曾長期關閉
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位於武漢市漢口新世界國貿大廈I座47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63年,那一年,美國在武漢設立了外交機構。此事與美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強迫中國籤訂的《天津條約》有關,是其向中國內陸侵略滲透的一步,當然,在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的宣傳中,是絕不會這樣說的,其解釋是「《天津條約》籤署後,美國方面表達了其意願」。
因為種種原因,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在1949年以後長期關閉,直到2008年才重新開設。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歷史最短
此次關閉的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位於中國成都市領事館路4號,開館於1985年,在美國駐華六大總領事館中歷史最短。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前南聯盟大使館後,憤怒的中國民眾曾包圍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進行強烈抗議。
有專家解讀認為,在美國的所有駐華總領事館中,成都總領館的業務量和面對區域是相對較少的,且其涉及地區的美國公民和企業相對有限。這意味著成都總領館在關閉後對限制中美人員正常交流和中美實際關係影響較小。這和美國選擇規模較小的中國駐休斯敦領館相應,也說明中方仍在本著「管控分歧」的思路處理此事,儘量試圖使中美緊張不至在短時間劇烈升級。(RX79)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