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白酒將會非常有意思,「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可能就是明年的真實寫照。
一、2020白酒板塊總結
1、增速放緩
受疫情影響,白酒板塊的營收、淨利潤增速均低於以往的平均水平。
2020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715.54億元,同比增長7.71%。實現歸母淨利潤1071.98億元,同比增長12.30%。
白酒子板塊實現營收1904.48億元,同比增長5.27%,實現歸母淨利潤691.52億元,同比增速為9.72%。比食品飲料的增速還差了一點,拖了食品飲料的後腿。
但也情有可原,白酒是社交屬性,疫情期間大家躲著不見人,社交頻率斷崖式下跌,白酒自然走弱。而食品飲料大多是剛需,酒可以不喝,但日子還要照過。
數據來自wind
2、毛利率、ROE(淨資產收益率)依然霸氣!
2020年前三季度,板塊毛利率為68.47%,同比提升0.57個百分點,在申萬227個三級行業中排名第1。
板塊ROE為12.55%,同比下降2.46個百分點,申萬三級行業排名由同期第1下降至第6,主要原因是部分中低端白酒公司收入下滑,成本自然就漲起來了(銷量少了,但固定成本,比如廠房、設備並沒有降低,酒少了,成本沒法攤薄)。但高端白酒幾乎沒受影響。
數據來自wind
3、受疫情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本次疫情剛好是春節後開始大爆發,此時節都快過完了。春節裡該喝的酒早就喝的差不多,而農曆春節已經是2020年一季度,所以疫情對這一波春節消費高潮並沒有多大影響。
加之國內疫情控制迅速,2季度開始,白酒就開始回暖。
4、機構紛紛加倉,熱情不減。
2020年三季度末,機構前五十大重倉股中,食品飲料板塊佔了6個,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除海天味業,全是白酒。你要說看空它,機構都要跟你急。
數據來自wind
二、白酒的發展格局預測
1、馬太效應可能進一步凸顯。
從全球來看,各國酒精飲料的平均價格都在上漲,但2019年烈酒總銷量同比卻小幅下滑0.4%,而絕大多數知名烈酒品牌,銷量增速顯著領先平均水平。也就是說,國際上烈酒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強者恆強,銷量還在增加,而弱者會被淘汰。像什麼帝亞吉歐、百富門、人頭馬、海特真露等酒業巨頭,勢頭依然強勁。
雖然中國白酒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社會作用,但是在品牌、消費體驗上,和洋酒是一樣的,大家喝的都是品質和「面兒」,國際酒企的趨勢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所以大概率,白酒也會呈現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漸弱。高端吃香,低端難受。
看一個數據就非常明顯了,近年來白酒的利潤增長率超過了營收增長率,為啥?提價了。
2、著重關注高端白酒
2020年前三季度,三家高端白酒公司業績霸榜,其中茅臺(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同增9.55%、10.61%)、五糧液(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同增14.53%、16%),瀘州老窖,雖然在一季度出現收入同比下滑14.8%,但價格依然很堅挺,淨利潤同比增長11.1%,在消費復甦後,也實現收入、淨利潤雙增長。
數據來自wind
3、房地產、基建復甦,請客吃飯的旺季要來了。
看下圖,2009年和2014年,都迎來了白酒行業的爆發,對比較固定資產投資、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的高點,一般在他們的高點開始半年後,就會迎來白酒的爆發。
數據來自wind
疫情爆發後,無論固定資產投資還是房屋新開工面積,在2020年初都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後期以基建為代表的投資端政策會陸續加碼,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屋新開工面積也會開始回升。
2021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規劃建議稿提出要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等領域短板,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大概率基建投資將保持增長;
2020年4月土地成交價款增速明顯回升,但6月後有所轉弱,有可能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在明年下半年後出現回落。雖然基建投入的環比增速會有所下滑,但基數擺在那兒,結合剛才講到的,白酒對比較固定資產投資、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的高點,一般在他們的高點開始半年後,就會迎來爆發。所以明年的宏觀環境,大概率會繼續支撐高端白酒市場的較高景氣度。
三、白酒明年還有搞頭嗎?會怎麼搞?
1、高端仍然是香餑餑
11月18日,茅臺宣布了計劃2020年四季度直營放量的消息,量雖然放了,但飛天茅臺一批價格仍然維持在2800元/瓶以上的高位,穩得一批。
同時,第八代普五(五糧液高端)及國窖的價格表現也很亮眼,普五目前批價在960-970元/瓶,團購價突破1000元/瓶。
國窖一批價格也上調至850元/瓶,終端成交價980元左右。
這三兄弟目前庫存都處於同期低位,需求旺盛,預計明年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仍然是業績確定性最強的三家公司。
2、個性化香型開始吃香
香除醬香、濃香外,其他香型的高端、次高端白酒銷量也快速增長。清香型汾酒的青花30、馥鬱香型酒鬼酒的內參都開始發力。
一是因為大家對口感的包容性更強了,二是因為高端龍頭提價後,帶動次高端龍頭的高端產品也開始提價。
綜上,高端白酒的高景氣度大概率延續,茅臺、五糧液及瀘州老窖仍是業績確定性較高的三家公司,需求不斷提升,品牌力較強的特色香型龍頭,如汾酒、酒鬼酒,也有成長的空間。
3、二線品牌依然有機會
茅臺、五糧液、老窖、汾酒等公司先後在2015-18年啟動改革,比如數位化平臺建設、渠道模式優化調整、直營與經銷商均衡發展,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很多二線品牌也開始效仿。
其中,洋河建立了「一商為主,多商幫襯」的體系,職能分更加明確,2020年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增速都開始回升,改革效果非常明顯。
口子窖在2019年4季度開始推動渠道和營銷改革,公司2020年業績也開始改善、費用投放力度不斷加大,配合次高端新品的推出及後續大概率將落地的股權激勵,預計業績後續將逐漸釋放。
4、區域性龍頭已經觸底,反彈可期。
疫情受傷最嚴重的的就是區域性龍頭,上半年過年,大家都在喝高端酒,影響了區域性龍頭。下半年奮起直追,加大了營銷投入搶佔市場,又導致淨利潤增速落後於收入增速,大多數三、四線酒企還處於調整階段。
區域龍頭目前的業績基數比較低,2021年的業績彈性較大。
一方面,2021年春節將具有補償消費的特徵,且春節較晚,收入將完全體現在一季度;
另一方面,疫情下,地域龍頭加大了營銷投入搶佔市場,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增厚了2021年消費旺季的業績增長空間。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但業績不斷向好的二線龍頭有古井、今世緣。
數據來自wind
四、白酒是否已經嚴重高估?
截至2020年12月1日,白酒板塊PE為49.86倍,相對全部A股,溢價率為167.34%。無論白酒板塊市盈率還是相對A股溢價率,都處於歷史高位,但核心白酒公司的業績增速卻在緩慢下滑,市盈率的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板塊估值的重構。
用以前對白酒板塊的估值參照來衡量現在,很有可能會不太準確了,原因有三:
1、本輪白酒復甦的一個重要邏輯是消費升級,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個人消費者明顯增多,消費基礎更加穩固,政策風險也明顯下降。再加上酒企的渠道、內部治理和科技平臺改革,穩定性會更強。
2、國外疫情控制不力,外資能夠有的去處很少,A股的優質資產是外資的必選之地。
3、對比國際酒業和奢侈品巨頭,白酒板塊的市盈率也沒那麼高。雖然白酒有自己的中國特色,但奢侈品屬性和社交屬性與國外巨頭是一樣的。目前茅臺的市盈率大概在51倍,對比這些國際巨頭,比如雅詩蘭黛,甚至上了135倍,市盈率還沒到高不可攀的地步。加上穩定的業績成長預期,還是值得期待的。
數據來自wind
當然,形勢仍然是瞬息萬變的,目前白酒來到了歷史最高位,盈利盤大量累積,如果一有風吹草動,跑路甚至踩踏也有可能發生。
特別是中國,散戶佔到了95%左右,市場經常是非理性的,一個不痛不癢的消息都有可能讓市場瞬間崩潰,白酒板塊的風險也積累的非常多了,而我就算基本面分析的再仔細,也架不住非理性閃崩,對於估值一路飄紅的板塊,我一般都敬而遠之。沒有那個膽,就不要吃那坨肉。
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