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溯源】什麼是「家國情懷」
•未有我之先,家國已在焉;沒有我之後,家國仍永存。多少滄桑付流水,常念家國在心懷。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記》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這片土地》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國家》
中國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維和和生活方式——「家國情懷」,包括「舍己為家」和「保家衛國」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傳統,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把個人追求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的儒家信念。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會,由社會而國家,由國家而天下是中國人特有的社會價值邏輯。
【核心】國家 社會 家庭和個人成為一個共同體
在中國,說不完道不盡的,正是家國情懷。史書萬卷,字裡行間都是「家國」二字。《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段論述將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串連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奠定了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為準則。數千年間無論社會變遷滄海桑田,中國人皆知「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規則,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訓。
【發展】「國」與「家」交融 給了中國人一個愛國的理由
中華民族同樣屬於一個偉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們這個歷久彌新的偉大國度的精神資源之一,同樣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國情懷。
「國」與「家」交融的觀念從數千年前開始,但是真正讓老百姓感同身受,在國人心中固化起來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儘管歷史上有那麼多帝王與民同樂的佳話,但那無非是一場場展示帝王統治之下盛世王朝的政治秀。而新中國的成立,真正讓人民翻身做主人,「小家」的寧馨祥和與「大國」的風平浪靜才真正聲氣相聞,這個時候,愛國與愛家才真正統一起來。在「家國情懷」的浸潤之下,當每一個公民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給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國家息息相關之後,「我的傳奇」才可能成為這個國家的傳奇,「我」才可能和這個國家共同成長。
核心價值觀繼承了「家國一體」的理念
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將24字核心價值觀分成國家、社會、個人3個層面,這種將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暗合了傳統的家國一體理念。而且二者包含的邏輯起點也是一致的。
作為個體的人,是社會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社會價值觀的邏輯起點。社會價值觀的凝練,取自於所有人在社會行為中所逐步形成的共識;社會價值觀的實現,歸根於每個人對它的踐行和執守。所以,每個社會個體應當首先注重自身修養的塑造,要講求社會交往中的友善、誠信,要講求社會分工中的敬業、職守,要講求社會責任的擔當及對民族、國家的熱愛。然後,才會有更高層面的社會價值觀的凝聚和實現。
核心價值觀為「家國情懷」注入現代文明元素
公民意識:中國傳統政治中沒有「公民」的觀念,也不提公民意識。但是在中國走向現代國家的路程裡,公民身份的覺醒與長成註定是最重要的脈絡之一。所以,與傳統「家國情懷」相比,核心價值觀強調了公民個人價值觀的培育。
社會意識:相較於曾經的家國意識,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念更加強調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從歷史苦難中重新崛起的中華民族也更加期盼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是國家政治文明與民族發展景願的綜合體現。
核心價值觀對於「家國情懷」的繼承和創新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了樣本。
「家國情懷」這個詞聽起來很神聖,其實,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深情闡述「中國夢」時講道:「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這是對「家國情懷」的通俗解讀:只有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才能帶來人民的幸福、帶來每一個人的幸福。只要每個人能把自己的事業與理想和民族相融,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就在體現「家國情懷」。
愛崗敬業是「家國情懷」:共和國大廈添磚加瓦。要把對理想執著的追求,落實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業績上。要講道德,知榮辱,講誠信,重責任,有作為。
奉獻犧牲是「家國情懷」:「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艦載機,中國的航空事業一定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一定要強大」,有了羅陽這樣無數優秀兒女前僕後繼、無怨無悔地付出、拼搏和犧牲,才有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才有了歷經磨難卻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民族。
恪守道德是「家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堅持正義,追求真理,磊落坦蕩。正因為能夠超越個人私利而關注國家社會和民生,因而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優秀分子和重要力量。
何為「家國情懷」,如何踐行「家國情懷」,永遠記住「你怎樣 中國就怎樣;你光明 中國就不黑暗。」
未有我之先,家國已在焉;沒有我之後,家國仍永存。多少滄桑付流水,常念家國在心懷。如此,每個中國人短暫而有限的生命,便融入永恆與深沉的無限之中,匯集成永續發展永葆青春的動力。「家」在「國」中卿卿我我,吉祥如意;「國」在「家」中生生不息,興旺發達。核心價值觀就在我們的心中,就在家國之中。民族復興中國夢,一定要有核心價值觀的支撐!
來源:中國文明網
原標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