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今年元旦假期——海南離島免稅店增加至7家之後的第一個小長假,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金額達5.4億元,同比增長195.16%。2021年春節前,海南將有3家離島免稅店開業,這也意味著海南將在春節前擁有10家離島免稅店,經營主體也從中免集團一家增至五家,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步入多個運營主體的新格局。
雖然從體量上來看,中免集團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主導地位一時難以撼動,但競爭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入局者提升顧客服務、運營管理和市場營銷能力,為有能力「貨比三家」的消費者提供更實惠的價格和更高質量的服務。
海南確定新增6家離島免稅店
2020年12月30日,海南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旅投」)全資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稅品有限公司的三亞海旅免稅店、中免集團的三亞鳳凰機場免稅店、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服」)的三亞國際免稅購物公園3家離島免稅店正式開業。
圖/中服免稅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據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2020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四部委正式批覆海南省新設立6家離島免稅店,新增的6家離島免稅店分布於三亞、海口兩市。其中,3家離島免稅店已於12月30日開業,其餘3家離島免稅店將於2021年春節前開業,分別是中免集團的美蘭機場(二期)免稅店、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發控」)全資子公司全球消費精品(海南)貿易有限公司的海口日月廣場全球精品免稅店、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免」)的海口觀瀾湖免稅店。
這也意味著海南將在春節前擁有10家離島免稅店,在海南經營離島免稅業務的主體也從中免集團一家擴充至海旅投、中服、海發控、深免和中免集團五家。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僅中免集團一家經營的格局被打破,步入多個運營主體的格局。
此外,據《海南日報》報導,經營主體增加後,為避免旅客在各經營主體處購物後重複排隊提貨,海南省政府確定在機場、碼頭、火車站等口岸統籌建立統一的提貨點,採取大數據、智慧化分揀等技術優化提貨流程,提升旅客購物便利性。
近五成業績來自海南,中免集團迎來競爭
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成為業內「香餑餑」的同時,其對中免集團的重要性也因為疫情大幅而提升。
2020年下半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得益於海南離島免稅政策以及消費回流等利好影響,疫情對中免集團帶來的衝擊被削弱。財報顯示,中免集團母公司中國中免2020年第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為158.29億元,同比增長38.97%,淨利潤為22.34億元,同比增長141.9%。中免集團銷售系統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至12月14日,中免集團經營的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瓊海博鰲市內免稅店和三亞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4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含有稅)超300億元,同比實現翻倍增長。
中國中免股價走勢。
中國中免的股價也從2020年3月30日最低股價65.78元/股先漲至6月30日最高股價155.31元/股,又一路漲至12月30日收盤股價263.12元/股,9個月漲幅達300%。中國中免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期內三亞市內免稅店實現營業收入59.77億元,運營其他3家免稅店的海免(2020年5月,中國中免完成對海免51%股權的收購)實現營業收入30.31億元,4家離島免稅店營收佔總營收的46.65%,貢獻了近五成業績。
新的經營主體加入以及免稅店數量增加,離島免稅市場有望進一步做大,無疑也帶來了市場競爭。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曾明確提出「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可按規定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並指出此舉是為了有序引入適度競爭,提高離島免稅經營服務質量。對於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獨佔鰲頭」的中免集團來說,不可避免地需要面臨旅客被其他免稅店分流的局面。
圖/大眾點評截圖
比如,海發控即將開業的海口日月廣場全球精品免稅店項目與中免集團的日月廣場免稅店位置臨近,都位於日月廣場商圈;目前已經開業的中服三亞國際免稅購物公園位於三亞大東海核心商圈,海旅投的三亞海旅免稅店則毗鄰宋城三亞千古情景區,從兩家免稅店的大眾點評評論來看,已經有不少遊客趁著開業折扣「打卡」,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三亞遊客的免稅購物需求。
依託規模優勢,中免集團短期內仍佔主導地位
1月7日,中國中免報收311元/股,漲幅達7.99%。雖然有新的免稅店入局,但進入海南旅遊旺季,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7日,中國中免的股價從263.12元/股漲至311元/股。華泰證券1月5日發布的研報指出,運營主體多元化,核心在於鼓勵適度競爭,做大蛋糕,新格局之下,中免集團在規模和供應鏈能力上仍然有主導優勢。
放眼全球免稅市場,市場規模和在上遊的議價能力有著密切關係,這也是全球免稅企業高集中度的重要原因。規模和體量越大,免稅企業採購的話語權也就越高,從而能夠削減採購成本、提高利潤率,藉助成本低的優勢又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份額。
據旅遊零售雜誌《穆迪戴維特報告》發布的2019年全球旅遊零售商排名,中免集團為全球第四大免稅銷售企業,並有望在2020年的排名中登上榜首。中免集團在中國免稅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80%,從目前的體量和銷售表現來看,新玩家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綜合能力還遠不及中免集團。2020年,中免集團又加大了線上渠道布局,新增了線上補購等服務;在新的競爭格局中,新增了三亞鳳凰機場免稅店、美蘭機場(二期)免稅店,10家免稅店中中免集團佔據6席。國信證券的分析指出,依託行業紅利和規模渠道優勢,同時新免稅店開業初期需各考慮方面運營理順等因素,中免集團的現階段競爭壓力還相對可控。
新入局者加碼布局,倒逼行業提升服務和運營水平
面對已經年銷售額超300億元的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新入局的玩家們也在馬不停蹄地加碼,運營初期,新開業的3家免稅店均推出了折扣活動吸引遊客。國內免稅老牌運營商中服已經明確表示與LVHM集團、雅詩蘭黛集團、歷峰集團等國際奢侈品集團達成意向合作,預計今年有望引入目前海南免稅市場稀缺的一線國際品牌。此外,中服免稅還表示將進一步實現離島免稅品類的擴充,引入體育用品、瓷器以及健康食品、保健品、醫療器械、 按摩儀等品類。
作為全新的參與者,海發控與國際免稅龍頭達成了採購合作,據《證券時報》報導,1月5日,海發控已經與全球免稅巨頭Dufry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在海南市場等開發免稅業務。Dufry是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在2020年之前的6年裡,其銷售額一直排名全球第一。
新的競爭對手加入,是否會引發激烈的價格競爭?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並不現實。國信證券的分析也指出,考慮到中高端奢侈品品牌商對價格的最終影響力和把控力,並且目前各個新開門店本身還處於培育發展期,雖然競爭者增加,未來可能會有增加價格競爭的可能性,但激烈的價格競爭在較長時間內仍相對可控。業內人士指出,離島免稅競爭增加,目前反而在倒逼各玩家進一步提升顧客服務、運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方面的能力,讓消費者得到更多實在的優惠和高質量服務。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編輯 李錚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