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裡。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潭柘寺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
2、上海靜安寺
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早於上海建城。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徵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靜安區亦由靜安寺而聞名於世。靜安寺的建築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築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鬥拱的形制。
3、大覺寺
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位於北京市海澱區陽臺山麓,始建於遼代鹹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金代時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後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後改為大覺寺。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環境優雅而聞名。寺內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4、杭州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上海東林寺
東林寺坐落於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原名觀音堂,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侶妙因創建,距今已近700年的歷史,皇慶二年1313年改為東林寺,為浦南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元、明、清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在700年的風雨中,屢遭戰亂、火災,又屢次重建。1987年,東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重修並擴建,於九月正式對遊人開放。現又經過改造重建,擁有亞洲最大的室內佛像,高約34米。
6、佛光寺(五臺山)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裡。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7、蘇州市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8、歸元寺
歸元禪寺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歸元寺路,由白光法師於清順治15年(公元1658年)興建。佔地10公頃,有殿舍200餘間,各類佛教經典7000餘卷。歸元禪寺屬於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稱歸元禪寺。歸元禪寺又被稱為「漢西一境」,是因其古樹參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時還是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歸元禪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9、永濟普救寺旅遊區
永濟普救寺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位於山西省西南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裡的峨嵋塬頭上。景區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臨壑,惟東北向依塬平展。景區地勢高敞,視野寬闊,寺院坐北朝南,居高臨下,依塬而建。中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由於《西廂記》的問世,使得這個「普天下佛寺無過」的普救寺名聲大噪,寺內的舍利塔也被更名為「鶯鶯塔」而聞名遐邇。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使它成為文明中外的遊覽勝地。
10、化城寺(九華山)
九華山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主寺,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場,是九華的「總叢林」。 始建於唐,至 德初年(公元756年)當地鄉紳請新羅僧人金喬覺入居,貞元十年 (公元794年)金喬覺99歲圓寂後,僧眾視為地藏菩薩化身,化城寺遂闢為地藏王道場。東晉隆安五年(401年), 僧人杯渡曾在此築室為庵。全國重點寺院,又名地藏寺,位於九華街盆地中心化城峰,東臨東崖,南對芙蓉峰,西接神光嶺,北倚白雲山,四山環拱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