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最核心的零部件包括,處理器,內存,顯示屏,攝像頭等等。在全球範圍來看,目前只有三星能做到一部手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包括世界手機巨頭蘋果都無法做到完全自給自足。
國產手機目前也只有華為在手機晶片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其它幾家國產手機關鍵零部件都是需要進口來滿足需求。在關鍵核心技術上並沒有掌握。
三星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兩大霸主之一,其品牌價值一直位於市場前列,這使得三星有能力在產品定價上擺脫性價比,不用元器件的ODM價格去與其他廠商競爭,轉而去尋求產品溢價。當然這其中還有技術研發成本等等因素。
手機,存儲晶片,屏幕和電池對於三星電子來說都是自家產業是親兒子。因此作為三星手機在供應商選擇上不可做到只考慮品質和價格因素。它第一原則就是先照顧自家生意,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供應商管理在成本和品控方面也就幾乎不存在了。
就以S8的紅屏門問題為例子,假如蘋果用三星的AMOLED那就簡單多了,合同寫好技術要求,達不到要求就退貨,供應商還的負責直接損失和連帶損失。但是三星自家手機用退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麼多能湊合用屏幕全部報廢,那得損失多少錢,簡直就是割它自己心頭肉!最後只能讓消費者當接盤俠。
三星手機雖然能做到關鍵零部件的自給自足,但是三星手機價格並沒有因為三星的自給自足而便宜,相反在國內三星的價格一直和蘋果手機價格不相上下。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三星在中國銷售手機,需要面臨關稅和運輸成本問題,國內的科技方面的關稅都是蠻高的,再加上三星手機的製造基地基本在韓國國內,運輸成本也是蠻高的。這就導致了三星手機在國內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旗艦機型基本在5000起步,甚至更高。
作為世界品牌手機企業,三星手機為了維護品牌形象,價格過低會有損品牌的形象,再加上國內消費者一直有「便宜無好貨」的觀念。所以三星手機的高價格在三星看來才能匹配三星的行業地位。
三星是專利大戶,每個型號都要繳納專利費用。每部手機現在設計到的專利大概有10萬之多,涉及到的專利費用可想而知,專利即是一個科技公司真正技術實力的體現,又是一個盈利的手段。
說到底三星手機在國內價格過高,主要還是因為國產手機沒有掌握手機核心技術,沒有市場定價的話語權,再加上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給三星一種中國消費者「財大氣粗,人傻錢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