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員「一對一」指導企業人員進行容錯申報。 朱 豐攝
「『主動披露』這項政策給了我們企業自我糾錯機會,避免了因工作失誤造成的不必要損失,我們要為海關的這項政策點讚。」羅傑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戴曉芳說。
原來,羅傑斯科技在對內部核查時發現,之前有一個月沒有按照規定在當月辦理內銷補稅手續,涉及稅款達200多萬元。按照以往規定,羅傑斯科技可能面臨海關的行政處罰,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信用。
由於此前曾聽說過企業「主動披露」政策,戴曉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遞交了《主動披露報告表》。讓她驚喜的是,經過一系列審理和核實,綜合考慮到企業及時主動披露自查發現的問題並積極配合海關調查,當地海關根據相關規定最終對該企業不予行政處罰,企業海關信用等級也沒有受到影響。
作為海關容錯機制受益者,戴曉芳表示,「主動披露」政策不僅能促進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做到誠信守法,還能有效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我們會與海關一起做好宣傳,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守法紅利」。
據悉,「主動披露」政策是海關為引導進出口企業守法自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出臺的一項政策。進出口企業自查發現其進出口活動存在少繳、漏繳稅款或者違反海關規定的,在海關發現前主動向海關報告並接受海關處理,海關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全力推進「主動披露」政策,通過積極宣傳引導,嚴格審核和規範管理,助力轄區內外貿企業誠信守法。今年疫情期間,為保障相關企業能正常開展「主動披露」,海關還積極引導企業通過「不見面」方式遞交資料,以線上雲端方式協助企業計算分攤相關稅費,依法依規申請減免稅款或滯納金。
為提高服務效能,當地海關開展「一對一」個性化指導,通過主動靠前服務等舉措,為企業提供量身打造的主動披露解決方案。在崗位設置上,海關還專門設立了主動披露接收專崗,針對複雜疑難事項進一步引入海關法律專家指導機制,為及時準確解決企業在主動披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供專業高效指導。
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已有194家轄區企業向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遞交了主動披露報告,廣大企業在享受該項政策改革紅利的同時,主動披露的積極性正不斷提高。據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主動披露」行為也從當初的一項「新型小眾」嘗試,逐步轉變為企業日常及時糾錯的便利之選,對於不斷規範進出口企業守法自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改善營商環境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