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成像測溫儀「跑贏」口罩?國內產能基本滿足供應量

2020-12-26 IT時報

「1000多人的單位,如果排隊用額溫槍測溫,將耗時1個多小時。」

這是復工潮來臨時,企業面臨的真實困境。

「復工了,我們要對園區進行熱成像體溫篩查,請協助我們一同部署解決方案。」

這是張江高科技園區向園區內企業發出的求助通知。

隨著疫情防控和復工推進,越來越多的單位開始恢復現場辦公,測溫成為上班出行的第一道關卡,也成為各企業管理者的一場「入門考試」。

為此,交通部門、各大企業紛紛展開「自救」,「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溫度就被記錄下來」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因此成為新晉「網紅」。

一同飄紅的還有股價。

2月3日開市以來,高德紅外(002414)、大立科技(002214)、睿創微納(688002)、華中數控(300161)、海康威視(002415)、大華股份(002236)等紅外熱成像概念股紛紛走高。

2月2日,工信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收到各地各方面對紅外體溫檢測儀的需求大概2萬臺,預計整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大概6萬臺。

但根據東興證券2月23日的研報,從了解到的企業工廠訂單情況,初步預計市場需求約為9.3萬臺。

可見,隨著返程復工高峰的來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需求明顯增多。那麼,「網紅測溫儀」的供給,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它的測量精度又能否保證?

01

產能基本滿足需求

總部位於武漢的華中數控是一家紅外測溫設備製造商,疫情以來,已有數千套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投入武漢天河機場、雷神山醫院等抗疫一線。

「我們屬於復工特殊部門,春節期間一直沒有停工。」

2月26日,華中數控一位產品經理告訴《IT時報》記者,「武漢工廠紅外體溫產品線幾十名員工除夕就開始加班生產,因為訂單量大,我們還把佛山工廠一條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

「現在產能基本能跟上需求,大訂單一周之內可以發貨。」

這位經理表示,「春節時,有些上遊產業鏈供應商沒有復工,我們的產能大約在每天70臺。現在,供應商也在逐步復工,產能已提升到每天100多臺。」

收到工信部組織供貨通知、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和完整產品鏈的大立科技,也是國內紅外線熱成像測溫儀的主要生產廠商。

其一位市場經理告訴《IT時報》記者:「我們的紅外探測器、機芯組件、整機都是自己研發、生產,1月21日工廠開始復工,但也受到零部件供應不足和物流影響。

不過,現在正在慢慢恢復,日均產能約為300臺。截至2月25日,我們已經向全國供應了5000多臺設備。如果現在訂購,基本一周之內能發貨。」

安防龍頭海康威視早在2年多前,便已經布局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產品,同樣具備紅外探測器和機芯的自主研發能力。

正月初三開始,熱成像測溫儀產品線復工後,便一直加班加點生產,確保第一時間將產品送達一線。

海康威視負責人表示,目前,部分供應商仍處於停工、半復工的狀態,物料這塊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隨著疫情逐漸得以控制,供應商復工,情況將得到緩解。

02

產業鏈上遊出貨百萬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核心部件包括紅外探測器、機芯、智能處理電路、電池、外殼、顯示屏等。

相比上述具備核心部件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部分紅外測溫製造商的核心部件由外部供應商提供,他們的復工情況直接決定了製造商的產能。

集成電路設計龍頭華大半導體主要生產測溫儀所需的電池管理晶片、光感晶片等元器件產品,2月10日,華大半導體總部正式復工。

截至2月20日,華大半導體復工率超過90%,員工到崗率超過70%。

其子公司上海貝嶺相關手持紅外測溫儀IC產品發貨已超過400萬片,南京微盟供應用於測溫儀的電源管理晶片出貨量接近100萬片,有效保證了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晶片的供給。

「目前,我們和主流廠商溝通時,基本能保證現款現貨。」一位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方案解決商告訴記者。

為張江高科技園區部署熱成像測溫方案的企樹網絡科技創始人、CEO王振宇說,「2月初,我們在接到園區第一批部署通知時,多家設備製造商表示缺貨。

但最近部署第二批測溫儀時,缺貨情況有所好轉,目前和多家廠商都在協商之中。」

03

確保測溫精度是技術難點

除供貨外,另一個被眾人關心的問題,是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測量精度。

「沒有感覺!」這是體驗過紅外熱成像測溫儀人的第一感覺。

遠距離、大面積、大客流是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優點。

只要出現在測溫熱成像攝像機前,即可在1秒內被測溫,同時,電腦屏幕上會實時顯示每個人的體溫「色彩」,一旦捕捉到發熱高溫點,系統會自動以聲光報警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員及時處理。

但正因為暴露在大環境、大人流中,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測量精度也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一群人湧來時,露出的皮膚面積、不同人皮膚的幹性油性、空氣的乾燥溼潤都會影響測量精度。

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天氣下,如何在綜合條件下保證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是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最大的難點,也是AI算法需要攻克的部分。」

機器人視覺公司微鏈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冉祥告訴《IT時報》記者。

此次,他們推出了DaoAI-ThermApp機器視覺體溫檢測系統。

根據非典時期發布的國標GB/T19146-2003《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通用技術條件》,警示溫度測量誤差應不超過±0.4℃。

目前,主流設備製造商提高測量精度的方法是配備黑體校準。

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能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

也就是說,絕對黑體只發射紅外電磁波,但不反射外界環境的電磁波,使其輻射情況只與溫度有關,有效避免外界環境幹擾以及自身材料影響。

因此,紅外熱成像系統可以利用黑體的特性開展測溫標定:將黑體安裝在攝像機的視野裡,後者對黑體進行溫度測量,並以此為基準實時進行測溫校正。

黑體校正後,測量精度有了明顯提升。

海康威視的人體測溫雙光半球/筒機產品的精度為無黑體校準±0.5℃,有黑體校準±0.3℃;

大華股份的熱成像人體測溫設備,配合黑體使用前的精度只有±1℃,使用後精度可達±0.3℃。

但與此同時,成本也會上升。

不過,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使用環境仍有一定局限性。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測試環境是在20-25℃的室溫條件下,為保證測試精度,目前只能用於室內。

現在有些用戶提出室外使用需求。如何在不同環境下保證測量的穩定性,也是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需要攻克的難點。」華中數控前述產品經理說。

作者/IT時報見習記者 錢奕昀

編輯/挨踢妹

圖片/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相關焦點

  •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線
    來源:海外網3月13日,哈爾濱新光光電公司技術人員在調試測溫儀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王 松攝2月11日,廣西欽州東站乘客接受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檢測體溫。曾開宏攝(人民視覺)3月16日,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內的AI紅外測溫儀。
  •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採用遠紅外熱成像探測技術對物體或者人體進行溫度測量或者監測,主要應用於工業測溫、環境測溫和人體測溫幾個領域,今天我們就簡單談談在人體測溫的應用。 熱成像測溫系統 目前,測溫的產品有水銀溫度計,手持額溫槍,紅外線測溫儀,熱成像測溫儀(也叫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除了水銀溫度計以外,剩下的幾種測溫產品嚴格來說都要紅外人體溫度篩查儀
  • 疫情下,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背後硬核芯實力
    相比之下,熱成像儀不僅測溫精度高,而且可以遠距離同時測量多人的體溫數據,對於新冠肺炎的防控有著獨特的優勢。在疫情尚未結束、復產復工在即的矛盾下,紅外測溫儀將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比如中大型企業、寫字樓、商場等諸多應用場景。在以往國內民用紅外產品需求尚未釋放的背景下,此次顯著增加的紅外測溫儀100多億元的需求,將直接帶給我國紅外產品上市公司更大的業績彈性。
  • 東莞田坑智能熱成像測溫儀廠家
    智能熱成像測溫儀佛山市天盾護衛電子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安檢門、手持式金屬探測器、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安防安檢等設備。目前公司紅外熱成像產品已覆蓋國內34個省、自治區,以及30餘個海外國家,用智能溫度「視覺」重新定義傳統安防監控,推動視頻產業進入雙光譜智能化時代。智能熱成像測溫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安防的存儲要完全不受影響,深圳作為世界電子元器件的集散中心,已經觸摸到設備價格上漲的脈搏了。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隨著供應鏈的原材料的價格在上漲。很多安防領域的整機廠的設備真的開始在漲價。
  • 測溫儀-紅外熱成像
    測溫儀「測溫預警型熱成像網絡攝像機 + 高清可見光」人體測溫儀,集成了熱成像、測溫、人臉智能偵測等多項核心技術於一體。特有雙視配準機制,使可見光與熱成像視場相同。熱成像高精度人體測溫,精度±0.3℃,內置自動測溫修正,徹底消除溫度漂移,可長年穩定工作。1秒實時測溫,多目標同步跟蹤,響應時間在1秒以內,實現被檢測人流經過檢測區域的動態檢測,杜絕漏檢、漏測。智能人體測溫,可見光圖像測溫顯示,方便監控和判別。智能超溫報警和定位,聲光報警,快速篩查追蹤體溫異常者
  • 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新增熱成像測溫儀 實現精準抗疫
    為了更好地做好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妙峰山北溝聯合檢查點引進一臺熱成像測溫儀,真正實現了「精準抗疫」。記者在北溝聯合檢查點看到,一臺小巧的熱成像測溫儀擺放在檢查點的登記處,「請佩戴口罩」「體溫正常」這是這臺小巧精密的儀器發出的聲音,過往的村民只需對準鏡頭2秒,就可以完成體溫檢測,一旦體溫異常,系統就會自動警報。儀器還有提示村民佩戴口罩的功能,真正做到全程無接觸。
  • 大埔縣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廠家
    智能熱成像測溫儀佛山市天盾護衛電子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安檢門、手持式金屬探測器、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安防安檢等設備。目前公司紅外熱成像產品已覆蓋國內34個省、自治區,以及30餘個海外國家,用智能溫度「視覺」重新定義傳統安防監控,推動視頻產業進入雙光譜智能化時代。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其次就是要定時檢查避雷器的使用情況,如果發現損壞、老化要及時維修。還需要進行日常維護的就是攝像頭,攝像頭是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攝像頭如果損壞,整個監控系統就無法運行了。
  • 紅外熱成像儀與紅外測溫儀有哪些區別?
    紅外線測溫儀僅有單點測量功能,而紅外線熱成像儀則可捕獲被測目標的整體溫度分布,快速發現高溫、低溫點,從而避免漏檢。而紅外線熱成像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由於顯示的是整體的溫度分布,一目了然,而且市面上的多數紅外線熱成像儀帶
  • 開學在即 四川青川紅外線熱成像測溫儀「上崗」
    3月25日,在四川廣元青川中學校門口出現了一個「新玩意」,原來,這是為了解決開學學生入校測量體溫造成的擁堵問題,提前安裝好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設備。目前,已有青川中學、喬莊小學等六所學校安裝並調試完成,實現上學時段多人同步感應,確保師生體溫監測工作高效。
  • 【抗疫利器】MEDICAS 醫學雙攝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系統具備:熱紅外成像測溫儀和全高清RGB雙相機、標配用於實時溫度校準的黑體(0.09℃),可通過HDMI便捷地連接到任意顯示器或電視機,並通過標準USB鍵盤或無線遙控系統進行遠程控制。RGB鏡頭具備全高清(1920×1080像素)解析度,提供了特殊的3D降噪功能,圖像清晰度高。
  • 桂林機場​購置熱成像紅外測溫儀 為復工復產搭建「紅外防護牆」
    其中,無需接觸,一眼便能記錄溫度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便成為當之無愧的「復工神器」。熱成像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能夠在毫秒之間完成體溫篩查,並自動記錄溫度異常信息、及時發出警報,甚至自動抓取發熱人群。可以說,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在T2航站樓對疑似患者的甄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桂林機場打贏疫情防控戰,推進復工復產的重要裝備。
  • 達州重慶熱成像測溫門商家價格熱成像測溫儀銷售
    達州重慶熱成像測溫門商家價格熱成像測溫儀銷售專業供應學校測溫安檢門,測溫安檢門,大型活動場所測溫安檢門,會議中心測溫安檢門。如果目標尺寸小於視場,背景輻射能量就會進入測溫儀的視聲符支幹擾測溫讀數,造成誤差。相反,如果目標大於測溫儀的視場,測溫儀就不會受到測量區域外面的背景影響。對於Raytek(雷泰)雙色測溫儀,其溫度是由兩個獨立的波長帶內輻射能量的比值來確定的。因此當被測目標很小,沒有充滿現場,測量通路上存在煙霧、塵埃、阻擋對輻射能量有衰減時,都不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
  • 豐臺科技園區企業研發AI紅外成像測溫儀 每分鐘可測溫240人
    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人數120至240人次,測溫精度達到0.2℃,行人不需停留,在正常行走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測溫;一款新型防護消毒液問世,無色無味、無毒無害,經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殺菌率高達99.99%。
  • 為4所學校捐贈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4月17日,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聯合山東三木眾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股份、市慈善義工協會,為聊城一中、聊城三中、水城中學、外國語學校高新區分校捐贈了11套總價值20餘萬元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目前已安裝完畢並順利運行。
  • 20臺健神牌熱成像測溫儀,緊急馳援襄陽穀城抗疫
    但是在湖北健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測溫儀生產車間卻是另外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去襄陽的銷售人員一大早開車公司排隊取貨,因為每天來提測溫儀的部門單位很多,待專車到達公司時,測溫儀倉庫門口等待提貨的車輛已經擺起了長龍。因疫情嚴峻,市場急需的合格的防疫物資緊俏,客戶催貨自然緊迫。裝好測溫儀後司機刻不容緩 一路向西,歷時6小時行程600餘公裡順利到達目的地。
  • 徂汶景區:智慧防疫 徂徠鎮熱成像測溫儀「上崗」為安全復學提供保障
    泰安市福源置業有限公司為徂汶景區徂徠鎮第一中學捐贈一臺價值10萬餘元的熱成像測溫儀,為學校安全復學提供戰疫基礎保障。據了解,熱成像測溫設備中的攝像頭能夠自動對焦,對多個目標進行無接觸體溫快速檢測,通過人臉抓拍和對比功能,用時不到一秒就能檢測出人體最高體表溫度,大大減少測量體溫時間。
  • 獨山熱成像測溫系統多少錢
    獨山熱成像測溫系統多少錢測溫門崗機器人租賃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是一款針對醫、寫字樓、工廠、校園及社區公寓等人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開發的非接觸式自動測溫機器人。針對情,滿足全過程 0 接觸測溫、識別口罩等需求。
  • 智慧防疫,鄒平市孫鎮紅外熱成像測溫儀「上崗」
    這是孫鎮新安裝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正式上崗,助力疫情防控。據了解,孫鎮充分發揮科技「硬核」作用,藉助新設備全力把好機關出入關,嚴防疫情輸入。相比之前使用的手持測溫設備,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可以無接觸、速篩查,人員進入測溫區域後系統會自動檢測溫度,並自動顯示數據,進入人員無需停留,即可快速、安全、無感知完成體溫檢測。如果人員體溫出現異常,系統便會通過圖像和聲音發出警報聲。
  • 健康碼、智能外呼機器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黑科技助力抗疫
    上海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會書記陳純,之前為了通知居民及時領取口罩,一天撥出了整整358個電話,第二批口罩預約時,該社區用上了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外呼機器人」,2月16日當天,機器人同時呼叫了上南三村56戶居民,其中有效呼叫50戶,用時僅1分多鐘。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雖然國內紅外熱成像產業鏈企業大立科技、高德紅外、華中數控等緊急復工,並提供數千臺紅外熱像儀,攜手助力各地防疫工作,但遠遠滿足不了目前疫情的需求。而在此次國內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人體體溫篩查成也為了紅外熱成像儀的一個重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