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紫衫龍王、金毛獅王」等角色,淺說佛教護法
文/舒放
有相當一部分人接觸到護法這個詞,是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開始的。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護法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也算武林門派的那些名字花樣百出的各種教,如日月神教、五毒教之類的都設有護法這樣一個職位。《倚天屠龍記》裡還出現了有一定歷史依據的明教,紫衫龍王,金毛獅王、白眉鷹王都是其中響噹噹的人物。尤其是白毛鷹王,因為不甘居於人下,帶著一部分教眾另立門派,不過關鍵時候還是沒忘記自己作為護教法王的職責,回到光明頂護法。
另一種就是某人需要較長時間修煉某種武功,在進行閉關或靜坐時,就會專門讓門下弟子或其他信任的人擔當自己的護法,以免別人打擾或破壞;職責很類似保鏢。從司職而言,這兩類護法沒有太大區別,都是身負保護、護持的職責。假使我們對佛教護法毫無了解,那麼金庸先生武俠小說裡有關護法的描寫,就是一次武林版護法的生動展示,對於我們了解佛教中的護法,很有啟蒙作用。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叫護法
佛教裡的護法,也叫護法神。指保護、維持、擁護佛陀正法的神明。關於護法最初的緣由,一是佛陀為顧慮末世會有誹謗正法、破壞寺塔者,就派請四大聲聞、十六阿羅漢等護持佛法。這些護法神是受佛陀指派進行護法;還有一類是佛在人間說法,由於是十分難得的契機,所以「天龍八部」中的很多部屬就化為人形前來旁聽,此類眾生在聽聞佛法之後由衷讚嘆,發願從此護持佛法,於是也就成了護法神。簡單來說最開始,凡是擁護佛法的眾神被稱為護法神。
隨著佛教的發展,尤其是從印度朝外傳播開始,護法神的隊伍不斷擴大,除了原有的諸天眾神之外,地域性質和民族特色的各路護法陸續加入,成了護法系統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護法神守護佛教的同時,還負責保護修行者,從佛理而言,具有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四種功德。
其次,護法不是藏傳佛教所特有
很多朋友會認為護法是藏傳佛教特有的現象。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印象,是由於藏傳佛教的護法神系統在全球三大佛教流派中最為繁雜龐大。但我們從前文得知,護法神系統在佛教創立之初就出現了,並非為藏傳佛教所特有。
就漢傳佛教來說,「韋陀菩薩」應該是漢地最為熟悉的護法之一。不過由於稱為「菩薩」而使得很多人對韋陀真正的地位和作用不甚了了。其實在這裡「菩薩」是一種尊稱,也可以說是泛稱,和佛教裡用來表示果位的「菩薩」不是一個意思。在金庸先生的作品《鹿鼎記》裡,韋小寶用擲骰子的方式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結果兩個骰子都出現兩個點數,韋小寶說這個叫「板凳」。然後就要給孩子取這個名字。他的那七個老婆不肯,說太難聽了。韋小寶說,這是賭神菩薩的意思——可見,在民間,這個名稱的用法很廣泛。
除了韋陀菩薩,四大天王同樣也廣為人知,這也是佛教裡的護法。
漢傳佛教寺院,山門之內就是四大天王殿,東南西北四大天王分列兩側,然後是彌勒殿,供奉未來佛彌勒佛(菩薩),在漢地通常以布袋和尚的形象出現。在彌勒佛的背後,就供奉著韋陀菩薩。面向著寺院,守護道場之意。對於四大天王和韋陀菩薩由於過於熟悉,所以我們往往會忘記他們實際上是佛教護法,從而潛意識裡有一種認為,只有藏傳佛教才有護法。
此外,關帝——伽藍菩薩也是漢傳佛教重要的護法。隨著漢藏文化交流,在藏傳佛教護法中也出現了關帝的形象,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和藏族民間英雄人物格薩爾王融合,具有同一心識。
第三、護法的種類
我在記錄三位方外之友的文字《他們不一樣》裡,說到在他們的帶領下瀏覽全寺的經歷,其中有兩個護法殿,作為俗人的我都不能進入。這兩個護法殿,一個修建在寺院內,一個修建在寺外不遠處。修建在寺內的是出世間護法殿,修建在寺外的是(不出)世間護法殿。聽起來有點繞口:出世間的在內,世間的在外。這兩者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不同?位置的不同是不是劃分的主要依據?就讓我們一起簡單了解一下。
1、出世間護法和不出世間護法
出世間護法,本質上是諸佛、菩薩的化身示現。是諸佛、菩薩智慧的顯現。是為了度化眾生方便起見而示現的不同表象。所以供奉此類護法的護法神殿叫「貢康護法殿」,由於是諸佛、菩薩的化身示現,貢康護法殿都修建在寺內。
不出世間護法,是指尚沒有出離三界,尚屬於眾生的神明。其來源多種多樣。大部分原是外道神靈,並不擁護佛法,後被高僧大德以神通降伏,起誓保護佛法,保護修行人,繼而成為佛教的護法。供奉此類護法神的叫「贊康護殿」,也就是通常修建在寺外,單獨接受特定香火供奉
在藏族同胞中流傳著一個說法,凡為了某項事業而未競,其心有不甘者,就會就變成「贊」,成為該項事業的保護神,這是藏地護法神的另一個來源。包括進藏沿途,那些半路上不幸遇到車禍的遊人,都有可能成為「贊」。當地民眾會在出事地點堆起瑪尼堆——之後經過的車輛就會停下來轉瑪尼堆以求平安。馬麗華《走過西藏》一書中多有此類記載。
護法都設有專門的護法神殿用來供奉。不論是貢康護法殿,還是贊康護法殿。但凡事都有例外,塔爾寺正殿中供奉有金剛亥母(多吉帕姆),也是唯一在正殿供奉的護法。同時,劉琦作為湟中魯沙爾鎮西山的山神,在塔爾寺的祈壽殿(花寺)也享有一席之地。這裡面都有殊勝緣起,我們知道有這樣的例子就可以了。
劃重點:關於護法殿的位置問題
通常,貢康護法殿都是在寺內,而贊康護法殿都在外圍,寺院圍牆(轉經道)之外。但也不一定,塔爾寺兩個護法殿都在寺院圍牆內,儘管這個圍牆是上世紀末才修的,但從小護法殿本身的位置來看,並未特意遠離其他大殿。可見貢康護法殿和贊康神殿還是以供奉的護法來區別,位置所在只是相對的。
2、人間護法
此外還有人間護法一說。凡是保護佛法的人,都可稱之為護法。所以在佛教界,對於虔誠禮敬三寶,護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稱為護法。其卓越者,被稱為大護法,如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老居士,一直以來均被尊稱為大護法。
以上就是有關護法的簡單描述,希望對諸位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