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裡見精神 --讀李曉東長篇小說《雪落秦州》

2021-02-07 李曉東空山聽雨軒


雪裡見精神

——讀李曉東長篇小說《雪落秦州》有感

文/薛紅珍

      四十多萬字的小說,讀完放下,放下又讀,從引子到後記,從後記回到引子。關家幾代人生死沉浮,秦州百餘年歷史風物,人文食飲就在眼前。

      林如斯曾經評價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後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在我個人看來《雪落秦州》與《京華煙雲》有異曲同工之妙。《雪落秦州》將歷史的畫卷再展開三十年,寫到1976年文革結束,能看出作者寫作的使命與擔當所在。結尾有別於《京華煙雲》:在懷表內藏著關子云在內的秦州地下黨名單,再無一句贅言,就此擱筆。沉冤昭雪,與小說名嚴絲合縫。

     作者多次對於雪的描寫,是對時代變革下人物命運的另一種暗喻。雪、大的意象,小的唯美,紛紛揚揚,飄飄灑灑。一些雪落白了衣襟,一些雪通透了書的章節。雪落了,歷史的轍痕猶在,秦州老了,風物在筆下猶新。



      時間重回到1915年2月6日,也就是本書的第一章。陰曆臘月二十三。前一天已經立春,一夜之間,秦州城裡白雪皚皚,一片銀裝素裹。大雪紛紛揚揚下了滿滿一天,直到臘月二十三傍晚,雪住雲開,天邊金光燦燦,太陽露出了半個臉,冰封雪鎖的耤河成了一條金光大道,整個秦州城籠罩在一片喜氣洋洋的夕陽紅之中。

       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袁世凱《二十一條》籤定,陳獨秀《新青年》在北京創刊。武昌起義後,陝西成為北方地區率先響應的省份,革命之火燃及秦州,革命黨人黃鋮舉義秦州,小說主人公關駿臣,關子云父子悉數登場。以大雪小年宴祭祖開始,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下,關李氏心中隱隱的不安開始了小說人物和故事的推進。

       關家四代人以秦州為中心軸發散到「李子園」「清水縣」、「甘谷縣」、「武山縣」再到「禮縣」、「西和」、「蘭州」、「延安」、「西安」、乃至香港,臺灣等多半個中國。按中國近代史編年表依次是「秦州起義」、「秦州大地震」、「禮縣屠城」、「紅西方面路軍西進」、「馬步芳暴政」、「延安搶救運動」、「抗日戰爭」「西北剿匪」、「文化大革命」前後65年的歷史重大事件。小說通過人物場景,細膩的描寫出秦州的地理形勢、行政建設、山脈河流、古蹟陵廟、歷代人物、相關文化記載。還原了「教育」、「民俗」、「飲食」、「戲曲」在秦州運行的軌跡。正如作者在後記中道出,全無費力的寫出吃喝拉撒婚喪嫁娶喜怒哀樂,回頭再看心有後怕。

      關駿臣一脈單傳到關子云手裡已是兩代,關子云妻子趙雪影連生五子,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們的命運也幾度沉浮。關老爺子處於新舊變革中,他仗義疏才,嫉惡如仇,其個性凜然有制。他和兒子關子云一直致力於秦州的教育和古籍收藏,雖遭遇種種磨難,在時代的洪流中,摸爬滾打,但守心如素,矢志不移。好在古籍重見天日,秦州教育綿長延澤,權以慰他老人家九泉之靈。



       從小說開始涉及到秦州各醫館和中草藥名,就為關澤文以後懸壺濟世做了最好的鋪墊。關澤華加入共產黨,關澤鵬寫書留患,關澤峰加入國民黨,關澤元出家為道。而圍繞著關家四代的女性,趙雪影、懷玉、夕顏、合歡、汝君、汝桃、汝梅、銅玲兒、蘇珊、各賦時代氣息,其命運隨故事情節起伏,有過抗爭,有過屈服,她們的美麗、善良、勇敢永留在讀者心中。

       本書涉及到許多歷史人物:黃越、孔繁錦、吳佩孚、蔣介石、吉鴻昌、馬步芳、胡宗南、張大千、範長江以及秦州三地的文化名人:哈銳、張世英、馮國瑞、霍松林等,尤其對胡宗南駐軍秦州做了客觀公正的描寫。對於大家熟稔的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葉劍英外貌描寫,筆墨不多,見解獨到,區分於多數文學作品,給讀者別樣的感覺。

      本書的另外一個亮點是作者的古詩詞,其功底在書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試想一個生於秦州,長於秦州,學於秦州的女子,一點都不遜色於當今格律詩詞高手,婉約靈性的書寫,乍一看,有《紅樓夢》的影子。借關駿臣和名士之手吟出的古詩詞有放翁稼軒的風範,經典之句層出不窮,與書中的生活場景極度吻合,讀誦之後又有易安行走的影子。散曲小令,或古樸蒼涼,或清新雅致,其駕馭文字的功力令人讚嘆不已。敘事性歷史小說穿插散文筆法來寫,這也是《雪落秦州》風華氣質所在。

       京劇、秦腔,豫劇,評劇,這些當時流行的劇種名角,名伶,作者如數家珍。秦腔亂彈在小說中出現過多次,借權叔之口,唱出世道的艱辛和人心叵測。秦腔名角銅鈴兒的出現仿佛把讀者帶到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上海,一些文人賢達捧角看戲,給戲迷起綽號,捧譚鑫培者為「痰迷」、捧王瑤卿者稱為「瑤痴」、捧楊小樓者稱為「羊迷」、捧梅蘭芳者稱為「梅毒」、但是作者筆鋒一轉到銅鈴兒身上,最後捧銅鈴兒者稱為「銅鎖」,這些描述從原文中跳躍而出,刻骨清晰、逼真詼諧,有著極其愉悅的閱讀感。

      一碗鍋鯫吃岀秦州的味道,一道什錦暖鍋道出了浮沉記憶。韭葉餅、打滷面、槐花穹饃、野味果疏,自然經手,小食瑣碎,不失其雅。本書闡釋和宣揚秦州精深的飲食文化,是一種榮耀,更是另一種責任。

       闔卷長思,一個家族的命運在特定的歷史中,應該是悲欣交集。大人物,小人物都各賦其命,從繁華處開始,在蕭瑟地收筆。又是一場大雪,它們先是攢聚在瓦楞上,舔著積雪,然後依依不捨纏纏綿綿地緩緩升騰,在半空裡又和還在緩緩飄落的雪花喧騰在一起,雪花在輕煙裡舞蹈,旋轉,一朵一朵盛開煙火之氣,又一朵一朵覆蓋在簷上的落雪上。恩怨忘卻,故事繼續,只有精神長存。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

相關焦點

  • 大美秦州雪中舞 ——讀李曉東新作《雪落秦州》
    大美秦州雪中舞——讀李曉東新作《雪落秦州》文/王建興       正如著名作家馬步升、秦嶺指出的那樣:《雪落秦州》是一部對大時代有著不菲認識價值的長篇小說,也極具閱讀的愉快感;《雪落秦州》以開闊、獨特、睿智的人文視界,把個人、家族的命運寄寓於古城的變遷與歷史的興衰,展示了一幅富有家國情懷、國民性特徵和地域特色的歷史畫卷
  • 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周末讀詩
    今夜有更多的光, 因為雪。 好象有樹葉在門前燃燒, 而抱回的柴禾裡有水珠滴落。我們讀詩的享受,正在於任由想像馳騁其中漫無目的地旅行。樂天此詩寫雪卻始終不見雪。他一直在床上躺著,雪在外面下,怎麼遇見這場夜雪的?「已訝衾枕冷」,起得驚訝。大凡在久居北方之人,對夜雪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雪和雨不同,夜裡下起的雨以聲音將人喚醒,而雪靜悄悄地飄,睡眠中的人很難察覺,除非像這首詩裡,人被凍醒。
  • 又見雪飄
    又見雪飄。某人煮了儼儼的茶,我則釀了濃濃的文字,為庚子冬的第二場雪,落筆。
  • 雪落在大地上
    雪,帶走了一切昏黃。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昨日之況境,灰,執於天下。那些秩序,一旦帶著灰濛濛的影子,似乎都多了一些神秘。冬天的神秘,都藏在節氣裡。一個接一個的節氣,把日子過得有條不紊,有聲有色。許多熟悉的事物,都攤在這灰白的人間。在山上,在平原,我遇見的一些鳥,都披著灰衣,或許從環境學的角度,灰就接近於冬天的本色。
  • 詩詞|我在等雪落,也在等你歸
    平淡的歲月裡,靜寂喜歡著一個人;想默默陪著你,看花開花落。用一生的時光,等一場雪落,願故人緩緩而歸。風景年年依舊,一如我念君如常,想和你去浪漫的地方,續寫美麗的故事。冬天太冷,心裡住著一個你,便是暖。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碎碎念:大雪紛飛,想和你一起 ,聊聊天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在慢的時光裡,把我們相處的日子好好珍藏。無論季節怎麼變化,想和你一起,冬日聆聽雪落,春日靜賞花開。
  • 雪落巍寶山
    「雲雪離披山萬裡,別來曾住最高峰。」雪是冬日的精靈,山因雪而多了一份飄逸,水因雪而多了一種韻致。南方的天空極少飄雪,因此,對於生活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的人來說,賞雪就成了冬天裡的一種奢望。2013年冬至前一場難得的冬雪,白了山野,白了房頂,白了田疇,也白了古城南面全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巍寶山。  雪落巍寶。
  • 《武布天下》-願十年雪落在天堂裡安息
    在書架裡翻來翻去,不經意間看到了十年雪落的《武布天下》,我想,就是它了。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在讀初中,十幾歲的年紀正是各種遐思滿天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各種小說。一眨眼七八年過去了,這本書的內容甚至主人公的名字我都忘得一乾二淨,但是《武布天下》的名字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腦袋裡。原因很簡單,老書蟲都知道。
  • 三峽夜話|雪落故鄉
    三峽夜話|雪落故鄉 2021-01-07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落的時候,想起了故鄉
    ——題記當雪落的時候,便想起了故鄉。外面雪落無聲,一幅花落花滿天的景象,而在我心裡,紛飛的也是思緒。若是此刻回到故鄉,我想應該是很美的,沏一壺暖茶,欣賞窗外雪的美景,吟幾句雪的詩詞,看著故鄉的雪,便可了卻心事。
  • 誰說雪落無聲?雪,是冬的心語
    誰說雪落無聲?雪,是冬的心語。穿透了我的心扉。清晨,一抹孤影站在天地間。看一朵朵雪花輕輕飄落。若那浮雲一般,遮蓋住了亭臺,屋頂。清風揚起歲月的白塵,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誰又會是我溫暖的等待?藏不住的情愫,掩不住的悲愁。時光的沙,穿過流年,驚擾了心底的記憶。歲月的風,吹過光陰,走進了素色的冬日,向秋天說再見。院落中的樹枝上還有幾片枯黃的葉片,在風中搖擺,可是仍然捨不得離開。
  • 雪落,年至.
    那安靜聖潔的白,就那麼寵溺地存在著,她是年根兒裡上天賜予的最好的禮物。不管是對興致盎然的孩子,還是期待豐收的莊稼人。 都說,雪是最好的時光機。一落雪,北京便成了北平,南京便成了金陵,西安便成了長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慕古之心也油然而生。時光因雪而倒流,人因雪而閒寂。
  • 又見雪飄過,又再想起你
    薩克斯——《飄雪》你心裡是否也有這樣一個人,曾經親密無間,最後卻相忘於江湖,兜兜轉轉,也找不回來……當音樂響起,仿佛又穿越回以前,又見雪飄過,又再想起你。,忍不住想,這樣美的雪景,如果有你在身邊,就更好了,在下雪天還要趕著見的人,一定特別重要吧?
  • 遇見最美的冬天,遇一場雪,在最美的詩詞裡遇雪
    如果沒有一場雪,沒有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這冬天就不曾真正來過。 冬天有一種美叫遇見雪,是宋之問筆下「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的遇見雪的驚喜;是宋代曹彥約筆下「出門能幾裡,風雪故相隨」的遇見雪的期盼與欣喜! 遇見最美的冬天,遇一場雪,在最美的詩詞裡遇雪!
  • 雪落在地上,詩落進心裡(原創詩歌10首)
    《雪落在地上,詩落進心裡》我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有雪,小時候,只要一下雪,我就帶上苞谷,支起一個大簸箕去捉麻雀,長大後,下雪的日子少了,而捉麻雀的日子就更少了,不過幸好,兒時的雪落在地上,而詩落進了心裡。
  • 雪落無聲
    雪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燈光的映照下,格外的晶瑩剔透。看著這飛舞的雪花,悄無聲息、不期而遇,讓我的內心增添了無限的喜悅,這可以說在今年的第一場雪。雪是冬的禮物。在中國的北方冬天如果沒有一場大雪,就是個不完整的冬天,這荒涼的高原上,沒有雪的點綴,永遠是那麼的單調。這廣闊的土地,如果沒有雪的洗禮就不會那麼純潔。那些枯草,落了葉子的樹丫,也在等待著一場大雪讓它們安心的進入冬的懷抱。
  • 冬月,雪落成冬,詩意如月
    寒、冬、臘月,如冰封下一泓清泉,內斂著歲月的溫度;又如雪落中的一壟麥苗,孕育著青青的希望。     寒月是黃色的,婆娑滿天金蝶,把淺冬渲染成落葉繽紛的爛漫;臘月是紅色的,流淌滿目紅韻,把歲末洇漫得紅紅火火的喜慶;而白色的冬月,一襲素衣,聯袂著寒月、臘月。雪落冬至,詩意如月。
  • 雪落冬月,點點成暖
    寒、冬、臘月,如冰封下一泓清泉,內斂著歲月的溫度;又如雪落中的一壟麥苗,孕育著青青的希望。     寒月是黃色的,婆娑滿天金蝶,把淺冬渲染成落葉繽紛的爛漫;臘月是紅色的,流淌滿目紅韻,把歲末洇漫得紅紅火火的喜慶;而白色的冬月,一襲素衣,聯袂著寒月、臘月。雪落冬至,詩意如月。每一瓣雪花,都是一枚靈動的字符,自然為墨,人事作箋,抒寫著一闋闋人間詞話的況味。
  • 清川拾書【慕容雪】從頭讀到大結局
    -天樂品閣-微微看書-木槿愛讀-書林小巷-雯雯品閣--嬌嬌掌讀-珊瑚書誠-芝柯文學-花小柳-花海掌讀-月下好文-唯一文學 -東方品閣-雅夢閱讀-秋之謎-絕色品閣-蘿蔔閣樓-絕美品閣-花小櫻-至愛看書-小沈書坊-十八斤肉_邊城浪仔-雲裡閱-花小櫻-青梅書香-南巷書生-大唐文社-啟點書廊-摸魚書齋-綠島書生-觀書坊-景梁圖文-候鳥書舍-晚睡文館-小沈書坊-十八斤肉_邊城浪仔-雲裡閱-花小櫻-青梅書香-南巷書生
  • 不讀這20句詩詞,你就不知道雪有多美!
    小編收集了20句寫雪的詩詞,不讀它們,怎知雪有多美!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納蘭容若《採桑子·塞上詠雪花》我喜歡的並不只是雪花輕舞飛揚的姿態,還有它那不懼寒冷的精神。無根卻似有根,有著人間富貴之花不可比擬的高潔之姿。雪花不只是形態美,更美的是那高潔的冰雪精神。4.
  • 同樣的雪,在不同詩人筆下竟「千姿百態」,每讀一首都是一份驚喜
    雪的詩,韻味無窮讓人吟詠不盡;詩的雪,美麗晶瑩惹人情意無限。詩人因雪而名揚天下,雪因詩人而大放異彩!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古代詩人是怎樣描寫雪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柳宗元的這兩句詩,通過刻畫一個在漫天大雪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將自己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曲折地表達出來。柳宗元的詩素來幽僻清冷,而這兩句詩就是其中最為深刻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