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界如何看待這支球隊,他們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改變這種現狀,曾有著東部馬刺稱號的老鷹在短短兩年的重建讓球隊徹底跌入了谷底,迎來特雷楊迎來是上天給予他們最後的希望。
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但不可否認老鷹在球隊重建上的獨特見解成為聯盟典型的反面教材。本賽季,特雷楊成功入選了全明星陣容,並且是以首發後場球員的身份加入。
雖然球迷們在論壇上引起了一陣議論,但這不妨礙球隊核心球員特雷楊受到聯盟的喜愛,這也是球隊培養的一種肯定,二年級球員就能夠成為全明星首發,他的未來的確充滿了希望。
球隊也在這個時候開啟了交易,用帕克以及萊恩換來了移動速度快且擁有三分射程護框能力不錯的戴德蒙,再送出溢價合同埃文特納換來年輕有潛力的卡佩拉以及內內。但球隊選擇裁掉內內,年齡上的限制使得球隊不得不為自己做更多的考慮,此外還從開拓者隊淘來了拉比西埃,此時老鷹隊內再次集結了四名內線球員。
交易結束後球隊並沒有讓卡佩拉上場,而是讓後者繼續養傷,從最近的比賽中可以看出,戴德蒙依然很熟悉球隊的進攻節奏,很快融入到球隊當中,成為場上的老大哥,做好防守。
但球隊依然沒有終結輸球的現狀,球隊目前戰績20勝47負排在東部倒數第2,是什麼困擾著老鷹球隊戰績無法崛起?
這支球隊在進攻端的表現難以用一兩句話去描述概括,因為單從球隊的進攻方面就已經展現出很多問題,不單單是球隊主教練的問題,更多是場上球員無法發揮出球隊戰術安排的作用,導致球隊整體的進攻效率不高,球隊進攻時流暢程度也不好。
首先,特雷楊作為球隊戰術的發起者在場上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進攻端的他持球走到三分線處就開始尋找跑動的隊友,內線球員幫助鋒線球員掩護擋拆溜出來接球。
一般進攻端第二個觸球的球員是科林斯或者是赫爾特,兩個人都有著不錯的持球突破單打的能力,這對於接下來球隊進攻的展開有一定的幫助,可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保證好進攻端的命中率。
球隊需要他們兩個人繼續運球轉移球,這個時候老鷹在進攻端暴露出來了第一個問題,過於在意轉移球次數而降低了轉移球的效率,不考慮每次轉移球的目的意圖,這其中增加了太多沒有必要的傳球。小範圍傳球根本無法幫助球隊拉開進攻空間,更不要說進攻空間了。
球隊場均得分110.3分排在聯盟第19,進攻效率107聯盟倒數第6,其實球隊並不缺乏有得分能力的球員,特雷楊,科林斯以及赫爾特,亨特都是具備很好的進攻能力。
但造成球隊整體得分聯盟中下遊,進攻效率低的關鍵原因在於場上球員不懂得如何跑位,怎樣可以跑出空位,導致球隊進攻局面總會出現兩個球員的站位幾乎重疊在一起,兩個人都不會有空位投籃的機會。
另外兩個球員簡單做完一次擋拆掩護之後也立馬拉開到三分線外等待隊友的傳球,沒有人在場上可以跑出空位才是可怕的事。
更直接的說,場上球員的比賽經驗缺乏導致他們在執行進攻端戰術的時候要麼過於死板,太多次無意義的小範圍傳球只是在浪費時間和打亂球隊的進攻節奏,傳球次數的確很多,但大多數都是欺騙自己的轉移。
這也是球隊場均僅送出24次助攻排在聯盟第16的原因;要麼就出現站位重疊,持球單打的人一對一進攻,剩下四個人三分線外等待機會,導致球隊接下來終結比賽的可選擇性降低。
此外,球隊整體命中率不高也和這種場上戰術執行有不小的關係,本賽季至今球隊投籃命中率44.8%位居聯盟倒數第8,三分球命中率更是聯盟墊底的存在,這樣就很容易說通為何球隊進攻效率不高。
老鷹過分依賴三分球讓他們在進攻端吃了不少的苦,特雷楊持球單打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站在三分線外等待機會,球隊因此不得不增加球員三分球出手的次數,2416次三分球出手高居聯盟第6。但糟糕的三分球命中率在告誡他們,這種不高效的進攻方式可能無法成為球隊的依賴,可他們還是喜歡用。
但球隊在進攻端並不是沒有好的一面,鋒線球員的衝擊能力在場上展現的淋漓盡致,特雷楊和科林斯兩個人搭配持球衝擊禁區給對手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搏得了罰球的機會。
年輕球員居多的老鷹善於讓球員在場上衝起來,突破上籃,離籃筐越近的地方就越容易得分,全隊在內線的得分50.5高居聯盟第3,這是特雷楊帶給球隊的衝擊欲望。
球隊遲遲無法從總是輸球的困境中脫離出來,最大的原因是球隊整體過於拉跨的防守根本不是幾場比賽就可以救回來的,再加上球隊中年輕球員居多,比賽經驗和防守經驗都不充足的他們更容易在防守端犯錯誤。
本賽季球隊場均失分119.7分排在聯盟倒數第2,防守效率114.4排在聯盟倒數第3,與其說球隊進攻端的發揮不夠出色,倒不如說球隊稀爛的防守才是他們輸球的最大原因。
球隊沒有固定的防守體系並不奇怪,場上球員在執行進攻戰術時空位都很難跑出來,更不要說防守上的情況了,球隊在比賽中更多採用一對一的防守,球隊相信他們個人防守的能力,但大多數情況下,老鷹球隊內防守成功的可能性都比較小,基本上隊伍內的球員都不擅長防守。
很難去相信球隊內個人防守效率低於110以內的球員只有戴德蒙和文斯卡特,兩個老將球員在場上防守效果比年輕球員要好,這的確說不過去。
球隊在比賽中防守最好的時候是第一節結束第二節上場時替補陣容和首發陣容打亂布陣。年輕球員在場上不僅防守經驗缺乏,防守習慣也是很大的問題,往往在一對一的防守中給對手造犯規的機會,前者白白搭上一次犯規,不是說老鷹隊內的年輕球員在場上不好好防守,而是他們那種不夠高效的防守能力很容易給對手機會。
截止到目前老鷹全隊累計犯規次數1272次高居聯盟第1,這足以說明球隊在防守端的確存在很大問題,球員的防守習慣容易敗給,放不下對手的進攻等等。
球隊整體防守陣線不能說不好,場上採用區域聯防的時候明顯防守效率和強度有一定的提升,但也正是他們原有的基礎上提升那麼一點,區域聯防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場上球員因為在防守端過於積極導致不必要的犯規。
但球隊有暴露出另外一個防守問題,換防不及時,上前大延誤容易讓對手直接一步過,無論怎樣球隊都無法邁過球隊個人防守能力欠缺這道坎,球隊內年輕球員換防意識以及補防工作做得都不是很好。
這也導致球隊陣線一戳就破,一換防就會出現個別球員防守失位,給對手進攻的空間和機會。
如今聯盟任何一支球隊都不會將未來交付在一個球員的身上,太過於冒險,但老鷹這兩年奇特的操作已經無法在自由市場淘到巨星球員,他們可能連中產合同的球員都搞不定,只出不進的交易狀況必然在賽季結束後呈現出來。
特雷楊短短兩年的成長就已經在球隊中成為絕對的核心球員,也成功的入選了全明星首發陣容,場均回合佔有率34.1%高居聯盟第4。能夠貢獻29.6分(聯盟第3),4.3籃板以及9.3助攻(聯盟第2),以及高達聯盟第12的比賽貢獻值(16.4),都可以證明自己對球隊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但他需要在場上做到的更多,他與科林斯組成的搭檔已經成為球隊的招牌。
科林斯也會是決定老鷹未來的關鍵球員,短短三個賽季的成長讓他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球員,場均貢獻21.6分10.1籃板的他全面展現了自己在場上的能力,15.3的比賽貢獻值高居聯盟第22位,這也證明了他在場上貢獻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不過這兩個球員依然存在著和球隊一樣的問題,防守能力的缺乏,以及傳球階段的失誤,包括防守端的犯規次數太多,這些都是他們和老鷹遲遲無法進步的原因。
球隊這個賽季幾乎成為定局,只能期待他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夠重視起自己在防守端的表現,學會如何限制對手的進攻,然後再完成進攻端手感的保持,或許老鷹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兩位少帥成長,提升球隊的下限,拔高球隊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