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發電 變廢為寶

2020-12-18 人民日報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科學家建造的行星發動機以石頭為燃料推動地球在太空中流浪。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汙泥已經成為一種燃料。

  近日,中國能建華東院(以下簡稱「華東院」)籤約江蘇省張家港市汙泥幹化EPC總承包項目,將依託沙洲電廠,通過燃煤耦合汙泥發電技術,助力該市解決區域汙泥環保處置問題。

  開闢新市場

  汙泥是指水體和汙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沉澱物質,處理方式有填埋、堆肥、自然幹化、焚燒等。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汙染程度重、治理基礎差、排汙總量大的汙泥已成為政府和百姓的「心病」之一。

  汙泥脫水或幹化後可作為低熱值燃料,汙泥耦合發電不但消除了汙泥堆放產生的環境影響,也將汙泥中的有機物全部碳化為能量,使汙泥得到徹底充分利用。因此,燃煤耦合汙泥發電成為不少城市汙泥綜合利用處置利用的新途徑。

  「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可利用現役煤電機組設施,規模化、資源化處理汙泥,降低汙泥處理費用,助力火電企業轉型升級,是實現循環增長和業態延伸的有效途徑。」華東院副總經理葉勇健說。

  「汙泥焚燒對環保企業不是新技術,但電力單位要從頭學起。」華東院機務處處長蔣健說,「早在2010年,公司便開始了汙泥耦合技術研究。目前,國內汙泥處置市場尚處於啟動階段,我們『嗅』到市場機遇,對國內汙泥市場容量、運營模式和技術路線進行了深度調研。」2016年,該公司組織編制了專題分析和拓展推介材料——《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市場分析及實施》,一經推出即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精研「黑科技」

  近年來,利用自身技術和建設資源全周期的服務優勢,華東院翻開了燃煤耦合汙泥發電發展新篇章。

  2017年5月,由該公司承擔全過程設計和環評工作的上海外高橋第二發電廠、第三發電廠汙泥耦合摻燒項目啟動,後者還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國家試點項目。

  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即先利用電廠蒸汽將汙泥幹化至含水率30%左右,再與燃煤摻混,加入電廠鍋爐燃燒,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剩下的灰渣體積僅為原汙泥量的5%左右,可用於建材行業綜合利用。

  「把理論轉化為實踐並不容易。」華東院物料與固廢處理科科長馮麗敏說,雖然汙泥焚燒技術已日趨成熟,但運用到電廠進行摻燒的經驗卻較少,「那是我們第一次承接汙泥耦合技改項目,對汙泥的特性不甚了解。」

  為此,華東院展開多方調研,聯合多專業攻關,研究確定了最佳摻燒比例,以減少汙泥耦合發電對鍋爐系統及煙氣處理系統的影響,還解決了建築物防火等級確定、不同含水率汙泥以及不同規模電廠設備選型等難題。

  兩個項目投運後情況良好,日處理汙泥超過600噸,對含水率30%至60%的汙泥均具有較好的適應性。以項目為依託,華東院又與上海電力大學合作,承擔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1000兆瓦級燃煤機組汙泥摻燒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的課題申報和汙泥摻燒試驗的相關研究工作。

  之後,華東院再接再厲,與寧波富仕達電力工程公司合作開發了汙泥真空幹化系統——真空節能型圓盤幹化技術,在北侖電廠4號幹化機實施運用,既大大減少了汙泥幹化過程產生的臭味,又有效降低了能耗。不久,華東院又設計完成了富仕達電力工程公司汙泥幹化項目二期增容工程,設計含水率60%汙泥幹化摻燒。

  實現全覆蓋

  燃煤耦合汙泥發電不需調峰調頻等配套調節,電能質量與火電沒有差別,不存在技術因素導致的上網消納問題,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排放低、電能質量穩的特點,社會效益明顯。

  目前,華東院在系統熱平衡分析、能耗計算、設備選型、除臭方案、系統配置和市場經濟性分析等多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技術路線,已基本實現燃煤耦合汙泥發電技術路線全覆蓋,並且取得了有效應用。2020年,申報的「燃煤汙泥耦合發電系統」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可有效降低汙泥幹化過程的耗能和耗水,提高煤燃盡性能和鍋爐效率。

  「現在,汙泥處置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湧現,公司將繼續與國內外各大製造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合作,以汙泥耦合處置為契機,研究、儲備、開發固體廢棄物處置技術,構建工程科學技術平臺,將成熟、可靠、節能、環保的新工藝系統推向應用市場,還將根據市場需求,以技術開發為先導、資本市場注入為孵化,形成技術開拓與資本培育的良好循環。」葉勇健說。

相關焦點

  • 潮南這一項目讓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變廢為寶」
    最近,潮南區就推出「汙泥幹化摻燒」新技術項目,將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變廢為寶」,實現汙泥處理無害化」項目綜合控制室看到,一套全自動、全封閉的生產設備正在運轉,汙泥經過低溫幹化與混合輸送等工序後,最終與垃圾一起焚燒發電,整個過程全封閉。
  • 蘭谿市格柵清汙機可將城市汙泥變廢為寶
    蘭谿市格柵清汙機可將城市汙泥變廢為寶 ,「12m86b」   江蘇新銘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各類格柵除汙機、旋轉潷水器、無軸螺旋輸送機、旋流除砂機、鑄鐵鑲銅閘門、砂水分離器、機械過濾器、淨水器、無閥過濾器、氣浮、三腔式自動加藥裝置、攪拌混合器;各類中心傳動、周邊傳動刮吸泥機、
  • 許昌這個「大傢伙」,一天能「吃」掉100噸汙泥!
    、焚燒、發電項目投入運行,汙泥發電成為現實。那麼,汙泥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快跟我們一起探尋汙泥變廢為寶的「神奇旅程」吧!許昌魏清汙泥處置有限公司副經理朱少傑告訴記者,汙泥通過蒸汽幹化、焚燒、發電無害化處理,每天可以處理汙泥100噸、發電11000千瓦時。記者在廠區看到,從卸運到焚燒,汙泥發電的整個過程都是機械化操作。偌大的車間只聽到機器轟鳴,見不到工人。「工作人員根據各個工序的數據進行機械化操作。」朱少傑說。汙泥怎麼發電?
  • 寧波諾丁漢大學:將實現製藥汙泥「變廢為寶」
    據了解,該項目由寧波諾丁漢大學牽頭,聯合浙江大學,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製藥廠以及寧波諾丁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申報,通過低溫幹化技術和微波熱解─催化重整技術的耦合,實現製藥汙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在節能環保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
  • ...發電有限公司中標合肥300噸/日汙泥幹化-耦合發電技改工程BOO項目
    專家分析後認為採購文件無不合理條款,採購公告時間及程序符合規定,單一來源中標商為安徽省合肥聯合發電有限公司。本項目汙泥處理處置工藝是將汙水處理廠剩餘汙泥運送至發電廠,以發電廠蒸汽做為熱源,將汙泥含水率由80%降至40%以下,再將幹化汙泥輸送至燃煤鍋爐與煤混燒。該處理工藝必須依賴發電廠的蒸汽熱源和燃煤鍋爐完成汙泥的處理處置,符合項目採購需求的供應商具有特殊性。
  • 綠色清潔,變廢為寶!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進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志勇 孫文麗 徐良 郭華春12月5日上午,德州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進廠,這標誌著該項目基本建設完成,具備投運條件。一車垃圾從入場、發酵、焚燒到最終實現變廢為寶,需經過磅稱重、入儲存倉、發酵5-10天等步驟,然後由抓斗投入落料口,進爐燃燒轉化為熱能,全程數據都將錄入控制室系統,形成臺帳。
  • 變廢為寶 賦能發展: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的長沙實踐
    在這裡,垃圾不僅不再佔地填埋,還變身為環保的「發電寶」。從單一的填埋走向以清潔焚燒發電為主、填埋為輔的綜合處理體系,把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長沙市生活垃圾處理實現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蝶變」,堪稱政府、企業和公眾利益「三贏」的典型。垃圾變身資源 城市不再受困驅車沿著黑麋峰蜿蜒的山路行駛,幾經曲折才抵達長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項目所在地。
  • 致富新技術:泔水、糞便、汙泥變燃料,小本創業妙妙妙
    什麼, 泔水、糞便、汙泥都能變成燃料? 沒錯, 現在技術已經成型, 變廢為寶,實實在在, 已經不是在隨便開玩笑
  • 泰州興化的汙泥交由蚯蚓處理
    該公司養殖的蚯蚓特別愛吃這種汙泥,排出的「便便」又是上好的有機肥料。此外,蚯蚓本身還是提取製作醫藥的原料。日前,泰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相關檢測數據表明,該公司蚯蚓吞食汙泥後產生的排洩物,符合國家農業有機肥料標準。「這真是件大好事!」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這項技術的優勢在於它生產出可再生能源-生物沼氣,僅消耗極少能源和化學品,產生的沼氣中含60-65%的甲烷,沼氣可以用做沼氣發電的燃料,產生的電能併網;或者提純為生物天然氣。該工藝除能夠降解有機物,還能把廢棄物中的有機物變成可利用的綠色能源,是真正變廢為寶的工藝。ANAMET®工藝是一項經過實踐檢驗的可靠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有多個成功的工程案例。
  • 對垃圾的思考:變廢為寶 難臻至善
    原標題:變廢為寶 難臻至善 如果能夠變廢為寶,不僅垃圾不再無處安放,還能發揮餘熱,體現「剩餘價值」。然而,變廢為寶,並非易事。   固廢建材化要保障安全   清華大學固體廢物汙染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教授劉建國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固體廢物建材化是目前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也是廢物利用量最大的資源化途徑,在我國固體廢物處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進展|四川南充南部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作為四川南部縣重點民生工程,復工復產以來,認真貫徹市委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主動對接、提前謀劃、加快建設,已於日前開始安裝焚燒線設備
  • 中持綠色王志立:未來汙泥處理BOT、BT模式將向好
    從汙泥產業鏈的發展,以及汙泥論壇連續三屆參與人數的持續躍升,都可以看到,汙泥處理處置產業正逐步成熟。在產業逐步成熟的過程當中,現在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政府作為責任主體不到位,還有相關的一些政策技術路線以及收費機制不到位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著產業成熟和產業發展。王志立介紹,中持綠色不以管理服務合同切入,而是以技術領先切入的公司。
  • 安徽省黃山市汙泥&餐廚PPP項目預計8月投產
    2019年03月06日,本項目發布《PPP項目預中標公示》,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與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汙泥補貼單價302.00元/噸、餐廚垃圾補貼單價199.00元/噸中標本項目。
  • 超磁分離汙泥與剩餘汙泥協同水解酸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以超磁分離汙泥作為研究對象,用2種不同的剩餘汙泥作為接種汙泥,維持溫度在30尤,探究了剩餘汙泥對超磁分離汙泥厭氧水解酸化產物及產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剩餘汙泥接種量的增加,混合汙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漸增加;接種剩餘汙泥量的增加促進了混合汙泥VFAs的生成;各種汙泥產VFAs中,乙酸均具有明顯優勢,並會促進丙酸的累積;混合汙泥較之於超磁分離和剩餘汙泥具有快速、高效的產酸優勢,且隨著剩餘汙泥接種量的增加,加快了水解酸化的速率並且加深了酸化的程度,但會延長其達到最大值的時間。
  • 市水務局龔利民副局長到深汕特別合作區調研華潤海豐電廠汙泥項目...
    5月24日上午,龔利民副局長赴深汕特別合作區調研華潤海豐電廠汙泥項目建設和試運行準備情況。在現場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和安全文明施工情況、聽取項目負責單位匯報並研究現階段不同含水率汙泥燃煤耦合發電的可行性後,龔利民副局長肯定了項目負責單位前段的工作,強調了項目對集中解決深圳市生活汙泥所具有的示範引領作用,要求項目負責單位要按照「高標準、嚴要求、智慧化、去工業化」的要求加快建設,按時完工;同時要周密計劃,精心組織,做好項目投產前的各項準備,確保項目成為硬體一流、環保一流、管理一流的設施,為深圳市
  • 汙泥烘乾機/汙泥烘乾設備和板框壓濾機的區別有哪些?
    很多用戶都不知道汙泥烘乾機和板框壓濾機的區別。所以今天小編主要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1、板框壓濾機是採用機械方式壓濾汙泥,將汙泥中的水分擠壓出來,擠壓後含水率一般在60%-85%之間;2、汙泥烘乾機採用低溫熱泵冷凝除溼技術,機組通過循環熱風將汙泥水分蒸發出來,含水率可降到30%以下;3、汙泥烘乾設備是板框壓濾機的後端設備,進料要求是為固狀汙泥
  • 砂石汙泥廢水是什麼?這些汙泥廢水怎樣才能正確處理?
    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產生洗沙場汙泥廢水:汙泥是汙水處理後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複雜的非均質體,同時這些始終在影響著生態平衡。為了建設美好的家園,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激發了人類的創造能力,生產出了沙場汙水泥漿的處理設備。現如今已經有很大的成就,有些人對這個行業還是不太了解,下面就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