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11日訊 今年6月9日是第十二個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昨日記者了解到,鹽城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社文處獲悉,本次公布的「射河傳說」等34項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打蓮湘等」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涉及到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醫藥、傳統技藝等非遺項目十個類別中的九大類。
如果你自詡是「吃貨」,那麼請注意,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中,「傳統技藝」類別裡納入了不少好吃的。「後港王宜茶幹製作技藝」「富安酥兒餅製作技藝」「臧家豆腐製作工藝」「濱海香腸製作技藝」「梁字五糧粥製作技藝」「糖麻花製作技藝」等,這些街頭巷尾的民間小吃,曾經撫慰了一代又一代鹽城人,如今成為「非遺項目」保留下來。
6月9日,建湖縣文化藝術中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市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在這裡舉行。市非遺保護中心製作了宣傳圖板,全面宣傳我市的各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各縣(市、區)選派了20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類別的非遺項目到現場展示、展演,東臺的發繡、彩繪葫蘆,建湖的棕編、剪紙、麵塑、糖畫,射陽的農民畫、葦蒲麻草編織,阜寧的麵塑、糖畫、濱海的木雕、何首烏,大豐的瓷刻、麥稈畫,鹽都的老虎鞋、麵塑,亭湖的木雕、剪紙,開發區的大麥酒製作,城南新區的合成昌醉螺製作。20個非遺項目統一製作了宣傳展板,帶上非遺產品展示,並現場演示製作技巧,每個展臺前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圍觀,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引來市民陣陣喝彩。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個、省級項目29個、市級非遺項目91個。(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