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貝葉草蟲可能是拍賣會是出現最多的作品形式。
齊白石筆下的工細草蟲配以寫意花卉,極富韻味,草蟲工而不板,花卉放而有度,對比強烈。齊白石所畫的螳螂、蛾、蝴蝶、蜻蜓等均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植物的莖畫的虯勁有力,顯示出齊白石深厚的書法功底,屋漏痕的筆意畫出了葉莖的粗糙感與力度,折叉股的筆意又表現出了花莖的韌性。植物的葉子採用了兼工帶寫的方法,先用圓潤的線條勾出葉的筋脈,再以粗筆淡色加以暈染。
葉子畫的既有工筆的嚴謹與精緻之感,又有意筆的水墨交融氤氳的韻味,薄如蟬翼,透明感很強,成為協調莖的寫意與昆蟲的工細之間的過渡與銜接,使畫面渾然一體、協調統一。昆蟲的刻畫非常精緻,形神兼備,生動傳神,頭與身子用筆細而不膩,精細入微。
小昆蟲骨骼的硬度,翅膀的透明度,須的纖巧與靈敏,行動時腳的配合與協調,昆蟲與昆蟲之間微妙的呼應關係,昆蟲與植物之間的呼應,都深入而精細地刻畫出來,躍然紙上。
昆蟲在枝葉之間怡然自得的穿梭、跳躍,使作品更為真實、生動,富有藝術魅力。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成交價1024萬港元
齊白石的工細草蟲作品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的喜愛。他筆下的工細草蟲配以寫意花卉,極富韻味,草蟲工而不板,花卉放而有度,對比強烈。齊白石所畫的螳螂、蛾、蝴蝶、蜻蜓等均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本圖即為此類佳作中的一幅精品。植物的莖畫的虯勁有力,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書法功底,屋漏痕的筆意畫出了葉莖的粗糙感與力度,折叉股的筆意又表現出了花莖的韌性。植物的葉子採用了兼工帶寫的方法,先用圓潤的線條勾出葉的筋脈,再以粗筆淡色加以暈染。葉子畫的既有工筆的嚴謹與精緻之感,又有意筆的水墨交融氤氳的韻味,薄如蟬翼,透明感很強,成為協調莖的寫意與昆蟲的工細之間的過渡與銜接,使畫面渾然一體、協調統一。昆蟲的刻畫非常精緻,形神兼備,生動傳神,頭與身子用筆細而不膩,精細入微。小昆蟲骨骼的硬度,翅膀的透明度,須的纖巧與靈敏,行動時腳的配合與協調,昆蟲與昆蟲之間微妙的呼應關係,昆蟲與植物之間的呼應,都深入而精細地刻畫出來,躍然紙上。昆蟲在枝葉之間怡然自得的穿梭、跳躍,使這幅畫更為真實、生動,富有藝術魅力。
題識: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衰年作。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保利2014秋拍成交價943萬元
齊白石的貝葉草蟲作品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的喜愛。他筆下的貝葉草蟲配以寫意花卉,極富韻味,草蟲工而不板,花卉放而有度,對比強烈。齊白石所畫的蟬、蛾、蝴蝶、蜻蜓等均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本圖即為此類佳作中的一幅精品。題識:借山吟館主者制於舊京華城西鐵屋。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上海天衡2011春拍成交價1150萬元
齊白石筆下的草蟲可謂神形兼備,栩栩如生,他曾有詩云:「從師少小學雕蟲,棄鑿揮毫習畫蟲。莫道野蟲皆俗陋,蟲入藤溪是雅君。春蟲繞卉添春意,夏日蟲鳴覺夏濃。唧唧秋蟲知多少,冬蟲藏在本草中。」可謂一草一蟲總關情。畫中菩提枝下螳螂長足的挺拔,關節的精準,一隻蓄勢待發的螳螂躍然紙間。從中不得不嘆服齊白石深厚的線條功力,以及對細節的把握往往信手捏來。更令人嘆服的則是畫中隱約表現出了蟬棲身枝頭「高處不勝寒」所隱藏的一絲畏懼與擔憂與樹下螳螂之躍躍欲試間的呼應。真可謂妙到毫顛,亦足可見齊白石的草蟲絕對是小中見大的。白石老人在廣東,廣西遊歷時,見菩提樹葉很有畫意,就特別採來夾在畫稿裡,經常欣賞,後來就創造出工筆貝葉來。他畫像紗一樣的貝葉用極細的筆,先把葉的主莖畫出,然後再添網狀脈,最後再薄施淡彩。老人所畫工筆貝葉,用的是寫意筆法,筆筆見力,生動可愛。老人曾說:「客論作畫法,工粗孰難,予曰筆墨重大,形神極工,不易也。」這幅畫充分體現了白石老人繪畫功力,學養,敏銳的觀察和表現能力多方面完美的統一,不愧為一件巧思精構的佳作。
此幀附齊白石鋼印一枚。此幀為新加坡「集萃樓」私人收藏。
款識:借山老人齊白石五百零四甲子時作。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保利2012春拍成交價1150萬元
齊白石的草蟲,有工、寫之分。通常工細者,先畫草蟲後補景;寫意者,先畫景後補草蟲。而不管是工是寫,齊白石都非常注重草蟲的體態結構,反映了他極為細緻的觀察和表現能力。齊白石畫草蟲,既有較好的整體效果,又有細緻入微的細部刻畫。草蟲一般體態較小,而一些具體的結構就更小。一般能畫出蟲爪的結構已是不易,但他不僅畫出基本的結構,還畫出蟲爪上的毛,真可謂細緻入微,令人嘆為觀止,表現了極強的繪畫功力。本圖描繪了一派秋季的景色,一隻機靈的蜻蜓在空中飛翔,似乎在呼喚著秋天的到來。以工筆繪出草蟲,以寫意補景,是工筆和水墨寫意的完美結合。草蟲描繪生動活潑,結構準確,顏色講究,極富有動態美。另外,枝幹以書法中鋒寫出,蘊含著濃厚的金石之味。貝葉細筆描繪,生動可愛,質感十足。蒼勁的枝幹上大師巧妙的構圖,疏密結合,主次分明,將人們帶入了一派秋高氣爽的環境之中,足見大師深厚的功底。款識以行書題於作品右方,書法結字講究,用筆勁健。鈐蓋印章,同畫面整體和諧統一,布局有序。作為白石老人自創並獨有的繪畫風格與題材,「貝葉草蟲」可謂名副其實的傑出創造和精湛卓絕的藝術表現,改變了唐代以來「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的評畫標準,提升了草蟲畫的品格,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的藝術奇葩。
題識:白石老人齊璜畫於城西鴨子廟後鐵珊屋。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瀚海2014秋拍成交價1610萬元
這幅畫為白石老人兼工帶寫之作。刻意求工的昆蟲精細入微,用放大鏡望去,那頭上的觸鬚、足上的鉤刺、翅上的花紋等歷歷可辨,將生命最本原的自然面目表現得栩栩如生。貝葉清晰可見的葉脈與朦朧混沌的葉片形成巧妙對比,使得作品在搖曳變化中達到了「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最高畫境。花卉草蟲雖為自然小物,卻處處煥發出自然生命與人文精神的光彩,涵育著生命哲理和生活意趣,也折射出齊白石本人善良淳樸、珍愛生命、樂觀向上的人格特質。款識:寄萍堂上老人齊白石畫於京華。
圖/齊白石貝葉草蟲嘉德2016春拍成交價1150萬元
工筆貝葉草蟲是白石老人於中國畫創作中獨創的繪畫題材。貝葉即菩提樹葉,北方並不得見,多產於廣東、廣西地區,葉呈卵形,葉端尖長。此件貝葉草蟲用筆沉穩工謹,絲毫無躁,蚱蜢樹下低鳴,蟬高踞樹枝,蜻蜓款款飛來,皆以極工之筆寫成,千筆萬筆,躍然紙上。畫中六片貝葉、六隻工蟲,堪稱貝葉工蟲題材中,絕佳之作。胡佩衡曾感佩白石老人的工筆草蟲:「纖毫畢現,細裡有寫。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數十年粗細寫生功夫是畫不到的。」白石老人此作款署「借山老人八十五歲時眼昏強畫」。老人耄耋之年仍能作此工細之作,令人由衷欽佩。此件作品背面,保留有「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標籤,其上有趙存義先生寫下的一段文字。「失去二十載,今日復得,幸也。1986年8月18日退還,宣武查辦落實」。經過二十年的離別,八十年代重新回到趙先生的手中,重見舊藏,對晤此作,必定是感慨良多。今日此件白石工蟲佳作能夠與諸位相見,亦是何其幸也。此件作品為趙存義先生舊藏。作品背面有「文化大革命」時期標籤。題識:借山老人白石八十五歲時眼昏強畫。
白石老人一生創作大量的草蟲作品,以下30餘幅是白石老人作於不同時期的草蟲精品,請欣賞。
(鳴謝:陰山工作室)
【推薦閱讀】
董其昌的柔媚與霸道
趙之謙:一刀一刀,刻的是喪妻喪女之痛!
7人畫作 = 2.4億,都是啥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