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並結合舞蹈、口號、技巧等動作技術,配合音樂、服裝、隊型變化及標示物品(如彩球、口號板、喇叭與旗幟)等要素,遵守比賽規則中對性別、人數、時間限制、安全規則等規定進行比賽的運動,稱之為啦啦隊。啦啦隊分為技巧啦啦隊和舞蹈啦啦隊。其中技巧啦啦隊包括Mixed(男女混合組)、All-Female(全女子組)和 Partner stunts(舞伴特技);舞蹈啦啦隊又包括Pom(花球)、Hip Hop(街舞)、Jazz(爵士)等
啦啦隊的來歷
最初的啦啦隊要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大學校園,當時的形式是在大學裡的橄欖球賽上,一位領隊站在一大群人前面領導他們為自己的球隊吶喊助威。
進入20世紀:啦啦隊的表演形式開始豐富起來:出現喇叭筒、紙制絨球等道具。女性在啦啦隊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還開始將體操舞蹈動作融入到吶喊中。
五六十年代:學院啦啦隊開始有自己的培訓教程和培訓班,教授基本的技巧。同時建立了一套絨球的常規步伐,並且大力推廣。
美國啦啦隊
在美國的傳統上,早期的啦啦隊是由各大專院校的男生所組成,啦啦隊長除了具備領導才能和優良的成績之外,還必須獲得同濟的認同與尊敬。隨著啦啦隊女生也加入進來,更加的花樣百出。後來發展到擴音器(大聲公)、紙制彩球、體操動作也納入了啦啦隊之中,使得啦啦隊表演內容更加生動活潑。
接著約50年,全美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啦啦隊研習營,教授啦啦隊基本技巧,並由Bill Horam成立第一個全美啦啦隊協會。而後乙烯彩球(Vinyl Pompon)的發明和仙熊舞步(Bruin High Step)全新風格的展現,豐富了啦啦隊的的表演內容,使得啦啦隊的風潮席捲全美,並逐漸為其他國家採行。
後期,啦啦隊加入了高難度的體操技巧與疊羅漢提升了技巧的層次,使得啦啦隊具有更高的可看性。隨後更發展成競賽的方式,掀起全美的莘莘學子們參與的熱潮,並帶領其他東、西方國家爭相模仿,啦啦隊於是發展成世界性活動。
雷霆隊的啦啦隊女孩們每一個動作規範,並且每年她們最大的特徵便是Maxim Gun動作。雷霆隊啦啦隊又試一次令人震驚的舞隊,在整個NBA都掀起了風浪,NBA啦啦隊給比賽增加了更多的看點。
中國啦啦隊
2001年,由CSARA中國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協會將該運動中的技巧啦啦隊從美國引進中國,同年協會在廣州舉辦了首屆全國大學生啦啦隊大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使中國億萬青少年也可以享受啦啦隊運動帶來的無限樂趣,從此中國啦啦隊運動全面在中國展開。
想必中國人最早接觸啦啦隊還是通過CBA賽場,開場或暫停表演的啦啦隊女孩,青島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隊選拔賽。特別是2008年奧運年將中國的啦啦隊推向一個普及高潮,觀眾啦啦隊和表演啦啦隊給所有參加的運動員、觀眾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場很多賽場都出項了啦啦隊,為某些活動啦啦隊選拔賽更是層出不窮。
校園啦啦操
從2001年起,「國際啦啦操聯合會」(以下簡稱「ICU」)開始舉辦世界啦啦操錦標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為止已有107個國家或地區成為成員單位並廣泛開展啦啦操運動,參加該項運動的人數已超過800餘萬。
2013年5月ICU正式被國際單項聯盟協會認可,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啦啦操單項官方體育組織。啦啦操運動將會陸續進入世界各大重要體育賽事,標誌著啦啦操運動將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積極與ICU展開合作,分別於2013年10月、11月邀請國際啦啦操專家來華授課,舉辦了「啦啦操國際規則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班」和「啦啦操國際級裁判員培訓班」,加快了我國啦啦操與世界接軌的步伐,2014年起中國啦啦操各級賽事都將採用最新的ICU國際規則。
至於為什麼叫啦啦操我個人的理解可能是中國校園特色吧!廣播操、健美操、啦啦操!怎麼叫都沒有關係只要能發揮這個項目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能加入我們的團隊,感受這個項目帶給人們的激情與活力!
歡迎關注"啦啦隊"訂閱號享受舞動的熱情與力量.
(1)搜索微信號:join-laladui
(2)搜索訂閱號: 啦啦隊
(3)手機網站:啦啦隊/laladui.wap.cn
(4)各大軟體下載啦啦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