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松樹形優美,枝葉蒼翠,是盆景界的寵兒,屬於羅漢松科的常綠喬木。在安徽、江蘇、浙江,喜歡盆景的人都有幾盆羅漢松。生長季節的羅漢松好養耐活,盆栽、露天栽植生長勢頭良好。有些盆友認為,羅漢松也是松樹,與黑松、赤松一樣,耐寒又耐旱。其實羅漢松與黑松差別太大,科屬種都不同,習性不同,越冬方式當然不同。在北方,我們想讓羅漢松安全過冬,還是要上點心,否則容易凍根凍葉發生凍害。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羅漢松越冬需要哪些防護措施。
1、越冬適應性。羅漢松適宜生長溫度15-25度,喜歡涼爽通風又溼潤的環境;在秦淮以北越冬,夜間溫度低於零下溫度3-5天,就會發生凍害;露天栽植的如果遇到下雪天,又颳起北風,形成雪淞或者霧凇,肯定凍壞枝葉,來年春天引發葉斑病、炭疽病;再加上排水不暢,容易引發爛根。
2、品種不同,耐寒性不同。柱冠羅漢松、狹葉羅漢松耐寒性較好,露天栽植的零度左右,連續一周沒有凍害(小雪到大雪期間),低於零下2-3度一周,葉片捲曲、清脆易折,細胞間隙有冰茬子;雀舌羅漢松和紅芽羅漢松耐寒性較差。這兩個品種是羅漢松中的新貴,顏值高、生長速度快。如果有連續一周的零度低溫,就會脫葉,有的嫩枝也會枯枝。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度,還要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
3、生樁與熟樁耐寒性不同。去年栽植的與今年栽植的羅漢松,其越冬耐寒性又有不同。一般來說,今年春天的露天生樁需要注意冬季光照、主幹纏膜、覆蓋草簾、地膜保護根系,三九嚴寒時需要搭建塑料棚蓋起來,可以露點空隙,不一定很嚴實,但是覆蓋了塑料棚就能起到很大作用。至於熟樁羅漢松,無須主幹纏膜、覆蓋地膜,只要搭建塑料棚就行了;盆栽的需要入室防寒,做好光照通風、偏幹養護。千萬不要放在室內沒有光照的地方,盆土不幹不澆、幹透澆透,還要注意溫度不能超過15度。溫度偏高,羅漢松會提前發芽。進入休眠1-2個月,來年生長勢頭更好。
4、冬季羅漢松落葉原因。北方的秋冬季節,有的盆栽羅漢松入室後會落葉。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少量老葉掉落是正常的,如果嫩葉稠落就要用心了。我們要查看盆土是否板結,鹼化嚴重,還是盆土粘質、積水導致呼吸不暢。如果是這種情況,需要立即翻盆換土,更換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微酸性土壤。因為羅漢松的根系可以適應短時間的鹼性土壤,長達半年時間也會黃葉掉葉。如果爛根了,修剪工具用高錳酸鉀浸泡消毒,清理腐爛部位,注意不是浸泡根系。然後用紅黴素軟膏塗抹剪口,河沙栽培,放在窗前有光照的地方。冬季翻盆,我們要注意掌握室內溫度,既不能過高又不能過低。過低緩苗慢、生根難,過高會打破枝幹休眠,促使上部枝條來芽。最好的溫度就是15-18度左右,既能有微弱的生理活動,還不會來新芽。這樣緩解一段時間,就會長出新根新葉子。
二是光照過少,過於陰涼,造成葉子掉落。室內養植的羅漢松落葉,如果不是盆土積水方面的問題,要看看光照通風是否合適。不過由於光照不足引起的落葉,只是老葉,新葉很少落葉。只要在溫度適宜的時候,放在陽臺上透透氣,曬曬太陽,約有2-3周就能緩解。對於草本花卉來說,陽臺的夜間溫度很低,需要罩棚保溫,但是羅漢松在陽臺上不用蓋膜,因為陽臺的溫度不會長時間低於零下溫度。順便說一下,羅漢松雖然耐蔭,卻不怕曬,但所以夏季高溫時不必搭建遮陽網,多曬曬更好。
三是羅漢松入室過早,過於溼潤和通風不足引起的落葉。北方的許多盆友,溫度還沒有降低到0度到5度,在霜降之前就搬入室內。這樣做導致光照通風不足,盆土蒸發水分慢,會掉落部分老葉,一般來說問題不大。筆者建議,北方的羅漢松入室晚一點,在外面凍一凍更好,如山東、河南一帶,可在小雪前後入室,期間有點小霜,對羅漢松影響不大,最多是葉片邊緣黃褐色。
結束語:在江南,羅漢松越冬只需要放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就行了。北方的盆友養羅漢松,需要兩年翻盆一次,平時把握好溫度、光照、通風、澆水,尤其是冬季溫度要在5-10度,高了低了都不好。對於庭院栽植的羅漢松,不要使用土工布覆蓋,那樣做沒有光照,只有搭建簡易塑料棚,才能度過三九嚴寒,待春分後逐步撤除,這樣才能安全越冬。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您喜歡,請點擊文章的右上角關注筆者。
本文獨家原創,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