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來填坑啦~~19年5月挖的坑,20年的第一場雪都過去了我才想到填,已經錯過了20年末下雪登黃山的時節,但是,現在寒流還沒過去,大家還是有機會的。-=≡ヘ(*・ω・)ノ
我從臨安乘大巴出發,費盡辛苦,百般計算路程時間,在我虔誠的祈禱下(大概?),最終於當晚6點半左右抵達西寨,並於預定好的民宿休息了一晚。這裡需要提一件很幸運的事:18年1月30日晚我入住民宿時,老闆在幫我參謀這次旅行的路線和細節時特地提醒我,如果我31號晚上住在山上,雪停的話也許能看月全食。之前我確實刷到過這條新聞,但是沒想到自己可以在黃山上看,這就是好事多磨吧。考慮到下雪天爬山不便和月全食的誘惑,我決定夜宿黃山的計劃不變,第二天再從後山下來,並且拜託老闆幫我提點定好1號泡黃山溫泉的票。
31日早上9點起床準備好衣物後,我將行李寄存在民宿,順著老闆指引的路到黃山景區買票。售票處就在黃山景區換乘中心,遊客需要在這裡坐旅遊大巴專線前往黃山,此外,這裡還可以買到去往歙縣、宏村、西遞等景區的車票。售票處有開往慈光閣和雲谷寺的票,慈光閣是從前山上山,後山下山,雲谷寺則相反。我按計劃買好去慈光閣的票,排隊後坐景區大巴來到前山,這是當天上午9點半左右初見黃山時的雪:
到達前山售票處,還需購買景區門票和索道票,索道票可按需購買。我本來打算挑(作)戰(死)一下雪天登山,但是看著雲霧繚繞,白雪飄飛的場景還是詢問售票員這種天氣能否獨自上山。售票員告訴我爬上山大概需要1個半小時,而且建議我最好不要在這種天氣獨自登山,於是我又加購了去往玉屏景區的索道票。黃山的索道是一車廂定員4人,人滿即走,所以最好提前分好隊伍。我與前面排隊的一家三口坐了一輛車。黃山索道車廂較寬敞,運行平穩,我這種重度恐高患者也覺得安全。從索道上看黃山,已能略見她的風姿:在玉屏索道站下纜車,稍微整理了下行裝,拿著景區遊覽路線圖,走到一旁的導覽牌前確定了今日的遊覽路線及方向:經好漢坡到達玉屏樓,看完迎客松,再上蓮花峰腰下百步雲梯,之後過鰲魚洞上鰲魚峰觀景,沿路上行到達光明頂看日落,再折回白雲賓館下榻。我去的時候,恰逢天都峰和蓮花峰輪休時天都峰開放的最後一年,而雪天天都峰和西海大峽谷是關閉的,所以沿線景點選擇有限。
黃山遊覽路線圖(圖源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90675)
順著導覽牌,我一路走向玉屏樓,沿路有不少和我同向的遊客,也有從後山辛苦爬過來準備返程的人,大家看見遠處的雲海翻騰皆驚嘆不已。我是第一次看見實景雲海,反覆流連。
黃山的山體也與我平時看見的山不同,呈黃紅色,山形陡峭高雄,挺拔獨特,似一根根直入雲霄的長劍卻又不顯孤立瘦削。路邊樹上都結了冰,有的甚至結成冰坨子,我也是首次在南方見到了霧凇。沿途遇上很多熱心遊客,在我幫忙拍照後也會熱心地問需不需要幫我拍( ̄▽ ̄)/。由於積雪導致路面結冰,為了防止出現事故,景區工作人員已在路中間設置臨時隔離設施,方便相對而行的遊客遊覽。
好漢坡其實是一段又長又高的臺階,兩側山巖聳立,路邊偶有伸出的樹枝仿佛招手歡迎遊客,又似為你搭出門帘,吸引人探索後面的景觀。
沿途風景絕佳,我邊走邊拍,後來乾脆脫掉手套,不顧低溫專心看景拍景,心想黃山美景不負所譽,一時也想不到有什麼好的句子可以形容。走到玉屏樓,又飄起了小雪,抬頭看見樓後山壁上有許多摩崖石刻,其中最高處刻著毛主席的「江山如此多嬌」,回頭一望身後的雲海及遠處隱約仿似仙山的山尖,再回想一路所見,可不正是如此嗎?
玉屏樓附近就是著名的迎客鬆了,我去的時候這棵樹正在維護,遊人也只能在遠處拍照,但一路走來,路上許多樹千姿百態,也有幾棵擺出類似的形狀。
玉屏樓後的摩崖石刻
維護中的迎客松
繼續往前,沿路風景不必贅述,寫文整理照片時才發現黃山之中群山各異,有的挺拔獨立,有的似冰川中的冰劍成叢聚集,有的又現出些弧度,顯示出歲月打磨的痕跡,千峰萬壑,詭譎多變,不一而足。難怪有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我雖從未去過五嶽中的任一,但見著黃山就覺此言非虛。
百步雲梯十分狹窄陡峭,是一道直上直下的臺階,下雪天路面結冰,邊上沒有太多可以攙扶的地方,所有人自動按行走方向分列。我下坡時十分小心翼翼,甚至暗自後悔沒從後山上來,畢竟上山容易下山難,遇見難走的地方不得不尋求周邊遊客的幫助,好在大家都很熱心,不介意搭把手。下了百步天梯,就要過鰲魚洞,鰲魚洞算是很有意思的景點,一路走來上山下坡,鰲魚洞則是走進山峰內腹,一路前行,忽上忽下,偶爾打轉繞圈,路雖狹窄難行但頗有趣味。鑽出鰲魚洞,再向前行就是鰲魚峰,此處其實是個小平臺,但景觀在此處豁然開朗,腳下之路雖仍狹窄,但較之鰲魚洞已算寬敞,與前面的狹小黑暗形成對比,大家行至此處無不掏出相機手機拍照,並讚嘆開闊的雲海景觀。
沿途的雲海和遠處的天光
再往前行就來到白雲賓館,到達賓館時差不多下午1點,我和路上搭伴的姐姐先在這裡辦理入住,進房間休息了一會兒。後面進來幾位同宿的夥伴,大家交流了一下旅途信息和沿途所見,匆忙準備後就陸續出發前去光明頂看日落。
獨立山頂的光明頂山莊
出白雲賓館一路向上走就可見遠處的光明頂山莊,其中的球形建築就是其標誌。我和同伴出發的時間尚早,沿路還去純松林拍了照。光明頂是制高點,我們登頂後看看時間,索性進山莊大堂等待傍晚的日落。我和同行的姐姐按著手機提示的日落時間,踩著點出去時發現太陽正在遠處落下,等了一會兒後感覺天色漸暗,不似太陽剛落山的景象,環顧四周,許多遊客都在收拾攝像機,這才反應過來手機提示的時間是太陽落山結束的時間,我們應該再早10分鐘左右出來,現在看只有落日餘暉了,懊悔不已。
落日前
落日後
看完日落後返回白雲賓館,想著自己應該吃頓正餐,卻發現餐飲處人滿為患,只好到隔壁小賣部隨便買了杯速溶奶茶,就著自己帶的巧克力草草解決晚飯,好在一路有吃零食,也不覺得餓,只想著明天下山吃頓好的安慰自己。
晚上大家聚到一起,講起自己的旅途見聞。我將今晚有月全食的消息告訴大家,時間到了大家紛紛跑出去看,我也出去了幾次,幸運地看到了月食,但是外面實在太冷,只好看一會兒就跑進來,如此反覆。在旅舍和那些只有一面之緣的夥伴交談,發現大家來黃山的原因不外乎景美,但經歷各異。其中有個姑娘,定了機票匆匆趕來,下飛機才發現沒做攻略,連怎麼從機場到黃山景區都不知道,徘徊的時候碰上此次帶她上山的兩個小姐姐,問了情況後她決定與其結伴,一路從西遞宏村玩到了黃山。
走過看過才知世界很大,有的景觀百聞不如一見,旅途中的人也各有各的想法與經歷,遇見的人或人美心善,或逗樂有趣,或經歷豐富,或只是大千世界中平凡的一員,不論是人是景,遇見了才體味到旅行的樂趣。黃山的第一天行程至此結束,後續行程有待更新,下面再補充一些注意事項。
1.雪天去黃山,除了行程準備篇中提到的,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雪天爬黃山對於我這種非自駕散客來說,其實提前多方面聯繫,確認住宿、交通與景點開放問題十分重要。如果本身比較佛系,認為所見即為旅途收穫的話,也可以像我一樣,到地方了再慢慢規劃,但是會有想玩的地方不能玩的風險。
跨省市的交通問題在前一篇裡面已經提過,雪天尤其注意高速封道、長途車停運或延遲的風險,景區也可能臨時關門,住宿的地方也可能無法提供熱水等,這些都要提前確認,以免臨時修改計劃。
再就是公交旅行的散客,會像我一樣碰上景區之間車輛班次減少的問題,導致原先做的攻略失效,這就需要自己提前聯繫公交中轉站,確認淡季和雪天的班次是否與平時一樣,再做規劃。
黃山當地旅遊開發已十分完備,雪天爬山的遊客量減少,但實際會有許多攝影師特地趁著下雪拍黃山美景,再加上遊客,景區還是有人氣的 ̄ω ̄=。
如果是自駕遊,除了保暖衣物外,可以提前準備好登山杖、釘鞋、雨衣等物品。如果是公交遊,那麼進景區買票之前能在通向售票處的路邊看到很多當地人售賣簡易釘鞋套、登山杖、雨衣等物品。建議在進山之前買一份,釘鞋套必買,售價大概15-25元不等,進山前買比山上更便宜,登山杖比較累贅,不到十分陡峭的地方基本用不上,可以按需購買。我是來黃山前買了幾件一次性雨衣,在山腳下購買釘鞋套和登山杖。不論淡季旺季,都需要提前預定黃山上的房間床位。黃山旅館很多,前山上的話,白雲賓館和光明頂山莊都可以,如果腳程快,還可以夜宿排雲樓賓館。住宿的選擇要視遊覽路線和遊玩時間而定,後山上的話,北海賓館和獅林大酒店都可以,北海賓館曾招待過領導人,獅林大酒店有許多攝影愛好者聚集,附近的猴子觀海是很多攝影師的拍攝點。
還有住宿條件,山上的賓館水平都不錯,但房間價格偏高,適合家庭或多人旅行以及土豪┐(´∇`)┌,單人住宿推薦住青旅式的上下鋪。以我住的白雲賓館為例,宿舍分男女間,按先到先得的原則選床位。我住的8人間女宿舍,有單獨的衛生間提供洗漱,大家輪流洗澡也不會出現熱水斷供的情況。
不如我一邊填坑,大家一邊爬黃山?( ̄ε(# ̄)☆╰╮o( ̄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