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其繪畫成就也在世界上體現出人類最高成就之中,代表了古今中外藝術家們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與用明暗立影形式表現的兩方藝術不同,它因繪畫材料質地,筆墨色彩的表現方式,以及中國傳統繪畫的題材內容和精神旨趣,都構成了非常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歷代出現了一些經過千錘百鍊後達到化境境界的藝術大師。而在人物畫上,就出現了顧愷之這樣的奠基人。
局部
相傳他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達到了「形神兼備」的勝境,據說他畫人物,數年不點睛,人們問原因,他就講「四體妍蚩,本無觀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說明眼睛這扇心靈窗戶在畫中是何等重要。他首創《維摩詰像》有清贏示病之容,隱几忘言之憂,其水平全在點睛上,這種觀念及其神奇最後演變成藝術家的各種傳說。
局部
像我們本文中的《畫龍點睛圖》描繪的是南朝梁張僧繇「畫龍不點睛,點睛就飛去」的典故。神龍見首觀尾,龍的形象高古神俊。畫家此中的龍應是認真參考過歷代的龍形象資料,故寫出這樣一個瞬間,畫龍的畫師為龍點上眼睛,壁上的蛟龍就昂首伏吻破壁而出,畫師雙眼迷朦,正痴痴地看著自己的傑作,執觀的小童驚慌失措,仰頭呆看……到底畫師點沒點睛呢?會不會點睛呢?這真是一個令人屏息,讓人焦慮的瞬間啊!成忠臣先生這幅畫,抓住了人的絕對心理刻畫和對觀眾心理的掌握。如果循著謝赫「六法」的原則來欣賞這幅畫,就能體會出表現手法的特殊性。精神狀態即「氣韻」在中國畫家那裡,是通過「骨法、應物、隨類、經營、傳移」這幾個方面來刻畫的,這在造型藝術史上,堪稱東方一絕。(聞是書畫)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在人格及道德沒落的中國藝術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氣節。以一己之力挑戰邪惡,拉開了作品會說話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吳冠中、史樹青譽為最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