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年首次來到中國,到因為奧運會和青奧會數十次訪華;從面對外界對中國承辦奧運會種種質疑的反擊,到中國成功舉辦後給出「無與倫比」的評語,剛剛結束12年掌門生涯的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任期間,對中國、對中國體育都投入了額外的熱情和關注。
羅格2001年剛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後四個月,這位比利時人便亮相廣州出席了九運會的開幕式,之後第十屆南京全運會和第十一屆濟南全運會又兩度出席。通過參加全運會,羅格對中國承辦2008奧運會更有信心,「看完廣州開幕式,現在我們知道有一件事情是我們最不需要操心的了,2008年奧運會選擇中國沒錯。」
實際上2001年在廣州時,羅格還參加了世界軍體理事會學術研討會和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開幕式,甚至在與會期間還和袁偉民提到了「中國足球隊首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圈」一事,對中韓足球之間的對抗也十分了解。當西方媒體對北京申奧成功進行污衊時,羅格力挺北京:「中國有13億人民,我也有13億個好理由來選擇北京。」。
2007年,羅格不僅到北京參加了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慶典活動,並且還乘專機抵達鄭州,對河南進行訪問,並興致盎然的觀看了中國武術表演,親自為少林寺題詞「偉大的少林寺,突出的哲學」。
2008年8月初,羅格再次抵京,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北京奧組委副主席、北京奧運村村長陳至立陪同下,視察了北京奧運村國際區。對於當時一些國家的政治人物揚言抵制,羅格做出回擊:「政壇人士是否參加奧運會開幕式由他們自己決定,跟國際奧委會無關,國際奧委會不想牽扯進去。如果真有政要不出席開幕式,只會令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感到失望,而不會影響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毫無疑問,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羅格眼中是最好的一屆,儘管他很少使用這樣過滿的詞彙,「無與倫比」這樣的描述更是達到極致。「我必須要對中國舉辦的成功表示祝賀。所有程序進行得非常完美,組織也非常完美,讓我們無話可說。在北京,我們看到了漂亮的奧運村,現代化的場館,完善的新聞中心,各項比賽進行得有條不紊,交通順暢,電視轉播在質量和收視率上都創造了紀錄……在奧運會的歷史上,北京肯定會留下自己的痕跡。」並且在倫敦奧運會開始前,羅格在接受採訪時還幾度誇讚北京奧運會。
除了北京奧運會外,羅格還先後接受了時任總理溫家寶和時任主席胡錦濤的接見。當然對於中國體育的代表人物,羅格也相當的熟悉,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比利時人就曾經說過:「中國的郭晶晶、劉子歌、楊威、李小鵬等許多運動員的表現都令人驚嘆,當然在這些優秀運動員當中,我非常喜歡劉翔,他在田徑上的突破,使得他在很長時間裡幾乎成了中國體育的象徵。除了劉翔之外,還有很多新星,也表現出了自己的潛力,比如孫楊,在遊泳世界盃的時候就引起了我的關注,他勢必會引起世界的關注。」
即使羅格離任之前,他還留給了中國很多,2014年南京青奧會就是最大的「禮物」。2010年2月,羅格在溫哥華宣布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城市為南京。就在上個月,南京青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慶典活動上,羅格還通過視頻表達了想法:「青年奧運會是一個發掘未來奧運冠軍的絕佳契機。它激勵全世界的青年積極投身到體育運動中來,並鼓勵他們遵循並傳達奧林匹克卓越、友誼與尊重的精神。南京青年奧運會組委會為本屆青奧會的順利舉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相信本屆青年奧運會必將成功舉辦並為我們留下難忘的回憶。」雖然南京青年奧運會開幕時,羅格的身份已經轉變,但是他與中國體育的情緣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