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綽號十大分類:揭綽號背後的玄機

2021-01-14 戰略網

  水滸最具神韻之處便在於傳神的綽號。這些或彰顯英雄個性,或勾勒好漢體貌,或直抒技能特長,或婉表性格特點,這些綽號打破了姓名的單調和旁註的冗長,雖只短短二三四字,卻如同一部濃縮了萬千精華的廣告宣傳片,清晰地勾勒出了每一個好漢與眾不同的個性和迥然相異的風採,甚至可以達到只聞其綽號,不讀其事跡,便可盡悉其特點的獨特作用,可謂中國文學史上最具特色的神來之筆。

  這次,小編將依據普通讀者對綽號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對《水滸傳》中的綽號進行分門別類,梳理歸納,並結合原著、典籍和相關史料,對水滸綽號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力求使讀者閱此一文便能盡悉水滸綽號之事。

  第一類 直接褒貶或自抒心意類(共2位)

  呼保義宋江:

  宋江是《水滸傳》中綽號最多的一位,擁有「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等多個綽號。「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是宋江用於江湖的俗稱小號,只有「呼保義」才是宋江官方標配的正式綽號。

  「黑宋江」,顧名思義,是出於宋江的長相,「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孝義黑三郎」是指宋江「排行第三」,「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這個「孝義黑三郎」,更加強調得是宋江品行裡的 「孝」。宋江的「義」則更多體現在「及時雨」的綽號裡。「及時雨」是指宋江廣交天下好漢,「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所以人們把他比做天上的及時雨。「及時雨」這個綽號在元雜劇水滸戲中已經被普遍使用。如《黑旋風雙獻功》中,宋江上場便自報家門:「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綽號及時雨是也。」《大婦小妻還牢末》裡甚至解釋了這個綽號的來歷:「平日度量寬洪,但有不得已的英雄好漢,見了我時,便助他些錢物,因此天下人都叫我做及時雨宋公明。」《水滸傳》繼續和發揚了這個綽號,並通過許多生動的事例將宋江「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及時雨形象塑造得更加豐潤飽滿。

  「及時雨」雖然名滿天下,但「呼保義」才是宋江的正式綽號,多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如天降石碣上所記姓名諢號稱「呼保義」,聚義堂前的錦旗上繡為「山東呼保義」。「呼保義」,是水滸故事留傳下來的綽號。在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及《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都使用「呼保義」,而不見「及時雨」的稱呼。「呼保義」的含義歷來都有所爭議,「保義」即「保義郎」,是宋朝低級別武官的稱謂;「呼保義」就是自呼為保義之意。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裡說宋江「不假稱王,而呼保義」,由此推測,大概是說宋江本可以稱王稱霸,可他沒自立為王,而只是自稱保義郎,把自己說成是趙宋奴僕,以示對朝廷的忠誠。

  「及時雨」是江湖人物對宋江扶危濟貧俠義品質的肯定和盛讚,但對統治階層而言卻是莫大的忌諱和潛在的危險。你宋江是百姓心中的「及時雨」,那趙宋皇上又該擺在何處?所以,宋江十分自謙地稱自己為卑微保義郎,於自降身份之中委婉表達了不與天子爭雄,甘作皇上走卒的忠君之心。「及時雨」扣直接讚譽,「呼保義」合直抒心意,因此小編將宋江的綽號歸在了此類之中。

  浪子燕青:燕青最初的形象定位是:「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龔聖與讚詞)」,完全是一位放浪形骸、縱情聲色的標準宋代浪子形象。元雜劇如《燕青博魚》中仍舊保留了燕青多為兒女私情所困的這一浪子特性。但在《水滸傳》中,燕青風流情事、風月花邊皆被略去,只剩下了英俊瀟灑,行為正派,多才多藝,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雜耍及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才子形象,與宋代意義上那些遊手好閒、不學無術、浪跡青樓妓館的浪子已有質的區別。《水滸傳》雖繼承了燕青「浪子」的綽號,但又進行了重加工、再塑造,完全側重於展現燕青品端才多、英俊瀟灑的一面。因此,小編覺得略顯貶意的「浪子」一詞,此時已經成為了對燕青才華品性的直接讚譽之意。

  第二類 動物類(共8位)

  玉麒麟盧俊義:麒麟,瑞獸,傳說中的神話動物,在百獸中地位僅次於龍,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常用來比喻位尊高貴者。盧俊義「棍棒天下無對」,「馬步軍中惟第一」,又是大名府中的第一等長者,有且也唯有「麒麟」之名方可匹配盧員外傲視天下之才華以及富甲一方之尊貴。不過,一個「玉」字雖讓盧員外更增雍容與華貴,但卻成為脆弱易碎之物,委婉地道出了盧俊義時乖命蹇,暴斃而亡的悲慘命運。

  入雲龍公孫勝:作為《水滸傳》中的首席法師,公孫勝法力高強,神通廣大,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如同一條直上雲霄見首不見尾的神龍,再加之公孫勝飄忽不定、忽隱忽現的神秘,以及超凡脫俗的氣質,故稱「入雲龍」。

  豹子頭林衝:林衝給人以儒將的形象,其實在施公筆下卻是張飛的定位,林教頭生得「豹頭環眼,燕頜虎鬚」,活脫脫便是張翼德重生。因此。「豹子頭」的綽號的確有描寫相貌的作用。但考慮到在一些宋元戲曲中將張飛形容為「虎豹頭」,意思是虎豹的頭領,即英雄中的英雄之意。因此姚看江湖更願意將勇不可擋、橫掃千軍的林衝綽號看作是勇冠群豹的英雄中的英雄。

  撲天雕李應:李應相貌凜凜,「鶻眼鷹睛頭似虎,燕頷猿臂狼腰」,馬上擅使飛刀五把,而且「性剛誰敢犯分毫」,因此有如此霸氣的一個綽號。只可惜《水滸傳》中的李應因被宋江威逼上山,故而長期韜光養晦,「撲天雕」的威風始終沒有得到充分展現。

  混江龍李俊:「混江龍」有兩種含義,一是形容李俊水下功夫了得,像翻江倒海的猛龍,重點讚其武藝;二是指一種刷蕩沙泥的治河工具。史書載,該器具「木製,徑一尺四寸,長五六尺,四面安鐵葉如捲髮,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蕩沙泥」,比喻得是李俊翻雲覆雨的雄才大略。

  插翅虎雷橫:雷橫綽號緣於高強本領和霸氣個性。雷橫「拽拳神臂健,飛腳電光生。江海英雄推武勇,跳牆過澗身輕」,的確是一隻威震八方的下山猛虎。而他「跳二三丈闊澗」的超乎尋常跳躍能力,使這隻「豪雄誰敢與相爭」的猛虎如虎添翼,故爾被稱作「插翅虎」。

  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蛇之毒在頭,蠍之毒在尾,尋常蛇蠍已可輕取人性命,更何況乎雙頭之蛇、兩尾之蠍?這兩個綽號充分突出了解珍解寶「有時性起,恨不得騰天倒地,拔樹搖山」的驍勇鬥狠個性。還有一種解釋是基於二解所使用的兵器——渾鐵點鋼叉,將二解兵器比作兩頭毒蛇,雙尾毒蠍,突出得是二人手段的高明和下手的狠毒,兵器所向,必無存活之理。

  第三類 神鬼類(共3位)

  立地太歲阮小二: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靈。以「太歲」為名,足可見阮小二的兇悍勇猛和不讓人處。

  短命二郎阮小五:二郎神楊戩是天界第一戰將,斬妖除魔,所向無敵。「短命」是使人短命之意,並非自己短命(當然阮小五也並不長壽)。綽號連在一起就是形容阮小五如同神勇無敵的二郎神,任何敵手遇到他都難以保全性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阮小二的綽號叫做「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綽號叫做「立地太歲」。而在《水滸傳》中,兄弟倆人卻張冠李戴,阮小二成為「立地太歲」, 阮小五卻變成了「短命二郎」。從阮小二對「短命二郎」的合轍押韻來看,顯然是《水滸傳》在創作或刊印過程中因紕漏疏忽而發生錯誤。正如清代曾慶篤曾指出這是刻書人的失誤。「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明人刻書,往往粗製濫造,錯訛百出,以至張冠李戴,將阮小二的綽號安到了阮小五的頭上。

  活閻羅阮小七:閻羅掌管冥府,決定生死,正如俗語所言:「閻羅要你三更死,誰可留人到五更?」個性鮮明、熱血激情的阮小七以「活閻羅」,將小七的英雄豪邁展現得淋漓盡致,頓時如同賦予了這一人物生命,栩栩如生地立於讀者眼前,是《水滸傳》中極為經典的一個綽號。

  第四類 職業類(共2位)

  行者武松:血濺鴛鴦樓後,武松為躲避官府緝拿,在張青、孫二娘的幫助下,喬裝改扮成行者模樣,從此「行者」之名便成為武松正式名號,伴隨武松終老。頭陀是梵文「抖擻」的音譯。佛教把奉行苦行稱做「抖擻煩惱」,後把行腳乞食的僧人稱做頭陀。所謂「行者」指帶發出家的修行人,後也指苦行僧人。武松是頭陀打扮,所以叫行者。武松初時喬裝為頭陀只為避難,但在歷經江湖風雨洗禮,逐漸看破紅塵浮華之後,特別是與大智高僧魯智深成為摯友後,武松最終變成了真正的有道高僧。因此武松斷臂的喻義可理解為:「斷其魔爪,成其正果。」

  船火兒張橫:宋代除了舵手,其餘的船工全都叫船火兒,「船火兒」又作「船夥兒」,就是船上的夥計。張橫原為船上梢公出身,後以梢公為掩護,在潯陽江上做沒本錢的生意,因其始終以「梢公」的形象示人,故因職業而得綽號——「船火兒」。張橫還有一個諢號叫做「狗臉張」,估計是因為張橫「七尺身軀三角眼,黃髯赤發紅睛」的猙獰相貌。

  第五類 自比古代英雄類(共2位)

  小李廣花榮:花榮箭術精湛,技藝超群,梁山泊射雁,蓋州城揚威,於百戰中顯盡神箭威風,是《水滸傳》中當仁不讓的第一神射手。花榮因神箭而聞名天下,正可與「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的漢代飛將軍李廣相媲美,因而得名「小李廣」。此綽號喻花榮箭術無雙,勇冠天下,有李廣之遺風。

  病關索楊雄:宋代史籍很多都記有以關索為號的人,比如「賽關索」、「病關索」、「張關索」、「李關索」等等。傳說關索是關羽的三兒子,武功極為了得。明代刊刻的《三國志傳》舊本,其中便有「花關索荊州認父」一節。關索在雲貴一帶名聲很響,有很多傳說和地名都與他有關。《明一統志》就曾記載:「在頂營司東,勢極高峻,周回百餘裡,上有關索廟。」楊雄取「病關索」為號,是 「因為他一身好武藝,面貌微黃,以此人都稱他做『病關索』楊雄」。「病」字應解釋為比關索更厲害,賽過關索之意。這也與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楊雄的綽號「賽關索」相吻合。

  第六類 相貌類(共5位)

  美髯公朱仝:朱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鬍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 因其須髯絕美,故稱之為「美髯公」。朱仝不僅形象、神似關羽,更有雲長義薄雲天之義氣,所以朱仝才是《水滸傳》中神形兼備、最具武聖精髓的第一關羽。

  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最早的綽號其實恰恰便是後來大名鼎鼎、臭名昭彰的「鎮關西」。水滸的作者在創作和改編的過程中,很有創意地將「鎮關西」這個極富強權色彩的綽號發揮成了鄭屠這樣一個惡霸,而將魯智深變成了愛花、護花的護花使者——花和尚。魯智深綽號帶「花」,卻最是愛「花」。三拳暴斃鎮關西,為得是金翠蓮這朵隨風飄零、遍歷苦難的霜花;裸身騎揍小霸王,為得是劉小姐這朵含苞待放、來日方長的嬌花;孤身刺殺賀太守,為得是玉嬌枝這朵深陷魔窟,慘遭摧殘的落花。魯智深的「花和尚」之號,雖是因為文身而得,但冥冥中卻更像是為護花而取,實是一個最懂得護 「花」的「花和尚」。魯智深雖然經常裸露,一睹魯大師」玉體」者不在少數,但卻非常可惜,從無有人提及魯大師脊背上究竟繪得什麼圖案。姚看江湖大膽推測以魯智深這種看似粗獷彪悍,實是柔情雋永之人,身上必不屑於繪飛鳥走獸之類的匪氣實足的圖案,倒很有可能是蓮、梅這些花之君子、花之傲骨。嬌豔的花朵盛開在魯智深如鋼似鐵的雄壯肌膚上面,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相映成趣,真可謂鐵漢柔情,難怪魯智深手下那麼多的美女!因此,魯智深的綽號中的「花」字或可解釋為一語三關:花繡、花朵、護花之人。

   青面獸楊志:楊志有楊家將的忠骨和武藝,卻無祖上威風凜凜的相貌,因其臉上長了一大塊青色胎記,故爾被歸入「獸」類,雖可讓人覺得威狠如獸,不寒而慄,可也無法如祖先楊宗保般在陣前贏得美人歸。

  赤發鬼劉唐:劉唐因長相醜陋,「紫黑闊臉,鬢邊一搭硃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像極了地獄逃出的小鬼,故江湖上稱其為「赤發鬼」。劉唐的綽號在《水滸傳》的形成演變過程中,曾發生過面目全非的變化。劉唐在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的綽號叫做「尺八腿」,到了《大宋宣和遺事》中,劉唐的綽號就由「尺八腿」變成了「赤發鬼」。之所以會發生如此毫無關聯的巨大變化,最重要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尺八腿」和「赤發鬼」之間的諧音相近,於是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劉唐的綽號就由「尺八腿」變成了「赤發鬼」。

  九紋龍史進:史進「肩臂胸膛上總有九條龍」,故名為「九紋龍」。古人以九為尚,龍為尊,此綽號有逆反之意,想必這也是史進作為全書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的緣故所在。

  第七類 性格類(共4位)

  霹靂火秦明:秦明「性格急躁,聲若雷霆」,剛烈驍勇,恰似霹靂,故得此名。秦明成也在其性如烈火的急脾氣,敗也在其不懂收斂的莽個性。秦明在陣前不避刀槍,勇猛向前,令多少敵手聞風喪膽,才有了虎將之威;但也因其不懂收斂,使其缺乏冷靜的思考,無法正確把握戰場態勢,因而屢中圈套和陷阱,使其綜合戰力始終未能更上一層樓。

  急先鋒索超:「為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為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索超雖然性如烈火,一點即著,但卻並非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莽夫,想當年索超踞守榆社縣,面對敵軍的奚落譏諷堅守不出,生生將房學度大軍拖住,為全局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此一仗便可見索超的外粗內細,與秦明的一味衝動是截然不同的。

 

  沒遮攔穆弘:「沒遮攔」意為勇猛無阻擋。穆弘是揭陽鎮一霸,武功高強,性情剛烈,性起之時,搖天憾地,無人可擋。此綽號將穆弘「陣前不肯空還,攻城野戰奪旗幡」的勇猛個性形容得非常傳神到位,是《水滸傳》極具神韻的一個綽號。

  拼命三郎石秀:石秀因「平生性直,路見不平,便要去捨命相護」,故而被江湖人被作「拼命三郎」。石秀拼命三郎精神最集中的體現便是大名府刑場上孤身犯險的縱身一躍,從此「梁山好漢全夥在此」的響亮口號,以及「拼命三郎」的義勇精神響徹水滸,成為《水滸傳》中最為經典的一個瞬間。

  第八類 自然現象類(共3位)

  智多星吳用:這個綽號是借星空之浩瀚來喻吳用之多才,是指吳用的智謀多如漫天星鬥之意。吳用的名字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吳用這個人物最早出現於龔聖與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名字叫做「智多星吳學究」。到了元代,《大宋宣和遺事》中吳用的名字又變成了「吳加亮」,「加亮」後來又變成了吳用的號。可見在《水滸傳》問世之前,吳用的名字或者叫「學究」,或者叫「加亮」。「吳用」這個名字始見於《水滸傳》和大約同時的明代雜劇《梁山七虎鬧銅臺》。在《水滸傳》中,將吳用的幾個名字彙攏在一起,說他姓吳,名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從此以後,「吳用」的大名才開始響了起來。吳用的綽號從《宋江三十六人贊》開始就一直叫「智多星」,作為吳用機智多謀的概括。

 

  小旋風柴進:「小旋風」形容柴進行事乾淨利落,迅疾有力,如同旋風般,決不拖泥帶水。只可惜柴進是沒落皇族,無法將其才幹用於大刀闊斧的皇圖霸業中,只能在江湖的小漩渦中小打小鬧,故只可稱作「小旋風」,而不能成為改變國家民族命運的「強颱風」。

  黑旋風李逵:「黑旋風」可有多種理解,一是形容李逵做事果斷,行動迅捷,兩軍陣前如入無人之境,常殺得敵手人仰馬翻,好似撼天動地的黑旋風;二是指宋代時的一種火炮,引信點著便可發炮。因李逵膚色黝黑,脾氣暴躁,像火炮一樣點火就著,因此稱作「黑旋風」。

  第九類 兵器類(共5位)

  大刀關勝:關勝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使一把青龍偃月刀,因其刀法出眾,故被稱之為「大刀」。以大刀為號者甚多,《水滸傳》中便有大刀聞達與關勝綽號相同。用如此簡單且被江湖濫用的綽號來形容威風凜凜的梁山五虎上將,亦算是對形似關羽,卻遠遜關羽忠義之心的關勝進行得一種委婉奚落吧!

  雙鞭呼延灼:名將呼延贊的後代,擅使雙鞭。呼延灼承繼祖先鞭法,一對雙鞭打遍天下無敵手,將呼延家族的威名重塑於大宋朝野。以「雙鞭」為號既是對呼延灼武藝的最大肯定,也是對其忠義出身的最好標識。

 

  雙槍將董平:《大宋宣和遺事》裡董平的綽號為「一撞直」,與《水滸傳》中的「董一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皆是形容董平「第一個慣衝頭陣勇將」的勇猛無敵。雖顯其剛勇,卻無法盡顯其風流,甚至讓人感覺魯莽。而《水滸傳》中的「雙槍將」綽號,不但盡顯了董平可駕馭雙槍如此難使兵器的機巧高明,更留下了相當得空間去遐想董平「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的多才瀟灑。

  沒羽箭張清:東昌府前,沒羽箭張清依靠飛石絕技,大展神威,連打梁山一十五員大將,而一躍成為《水滸傳》中最耀眼的明星。張清的飛石隱蔽性極強,速度奇快,如同沒有羽毛的利箭,令任何強敵都望而生畏,故而被稱作「沒羽箭」,與此後出現的「瓊矢鏃」相映成趣。

  金槍手徐寧:徐寧原是東京金槍班教頭,有陪王伴駕,護衛君王之職,自然武藝精熟,勇猛無敵。徐寧不僅手中長槍使得出神入化,更有鉤鐮絕技獨步天下。因徐寧槍法出眾,又曾在金槍班供職,故被人稱作為「金槍手」。

  第十類 技能類(共2位)

  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有道術在身,「但出路時,齎書飛報緊急軍情事,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腳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裡;把四個甲馬拴在腳上,便一日能行八百裡。」速度之快,無異於大宋朝的高鐵,在爭分奪秒的戰場上,起著至關重要的通信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神行太保」。

  浪裏白條(跳)張順:張順的綽號「浪裏白條(跳)」是《水滸傳》中最傳神的一個綽號,亦是最為難解的一個綽號。「浪裏白條(跳)」四字便極具神韻地勾勒出一幅鮮活的畫面,瞬間便將張順「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如魚越浪的動態美感躍然紙上。但傳神的詞語,往往亦是最為難解之詞,似乎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且不說綽號深層次的釋義,單是字面就因版本不同而存在「浪裏白條」和「浪裏白跳」兩種。在《宣和遺事》中稱「浪裏白條」,在《癸辛雜識》中稱「浪裏白跳」。《《水滸傳》》七十回本與《宣和遺事》同,百十五回本及百二十回本與《癸辛雜識》同。

 

  「白條」的「條」字,乃是「鰷」之簡寫。白鰷,魚名。《詩經 周頌》云:「鰷鱨鰋鯉。」《正字遇》云:「白鰷,形狹而長,若條然。」「浪裏白條」形容得是張順肌如雪、膚賽霜的身體如同白鰷一般在江河中斬波逐浪,既顯示了張順「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的超強水性,也唯美地勾勒出了如魚躍浪的動態美感。而在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浪裏白跳張順贊」則如此形容張順:「雪浪如山,汝能白跳,願隨忠魂,來駕怒潮。」這裡的「跳」為跳躍之跳,「白」字則形容波浪的顏色,這也與第八十二回朝覲時「摸得天,跳得浪」的描寫前後呼應,更加強調得是張順高強的水上本領。

  不論是「浪裏白條」還是「浪裏白跳」,都將張順賽雪肌膚在水中搏擊的唯美畫面酣暢淋漓地展現出來,亦將張順水中霸主的高超技能詮釋得淋漓盡致,故爾將其歸於展現技能一類。


相關焦點

  • 水滸傳:這四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暗示了他們的最終歸宿?
    水滸傳:這四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暗示了他們的最終歸宿?
  • 梁山好漢石秀,他的綽號為何叫「拼命三郎」?其實原因很簡單
    文/晨曦博文石秀作為梁山好漢中的一員,是梁山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能在人才濟濟的梁山排名三十三位,可見他的確有一定的實力。和眾多的梁山好漢一樣,石秀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綽號,他的綽號是「拼命三郎」,很明顯這個綽號直到如今已被廣泛應用的成語,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石秀的綽號叫「拼命三郎」呢?其實我們看一下,水滸中關於石秀的描述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其一,石秀的性格專好打抱不平。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綽號,不解釋沒人知道是啥意思
    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它講述了梁山108名好漢從聚義到招安,最後走向滅亡的故事。這108名好漢,性格迥異,風格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綽號。比如宋江的綽號就是及時雨,吳用的就是智多星,魯智深的就是花和尚。一聽他們的綽號,基本就能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 水滸傳:梁山108好漢都有綽號,為何這二人卻各有三個?
    水滸傳:梁山108好漢都有綽號,為何這二人卻各有三個?在水滸傳中,有很多人的綽號聽起來威風凜凜。但其實他們的綽號很多都是別人對他的恭維。比如說杜遷被尊為"摸著天",宋萬的綽號叫"雲裡金剛",但事實上這兩個人既沒有金剛怒目的氣概,也沒有義薄雲天的骨氣。最多能和這個綽號貼邊兒的,就是個頭比較高而已,沒辦法,誰讓他們是梁山的開山元老呢,下面人總得想出辦法來奉承他們一二吧?不過梁山中有兩位好漢比較特別,他們二人都各自有三個非常貼切的綽號,是哪兩個人呢?
  •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時間:2017-06-17 16:3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一百單八將,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
  • 梁山好漢中這三個綽號細思極恐,及時雨宋江只能排名第三!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15字,閱讀約2分鐘我們都知道梁山好漢有很多外號,而這些外號往往會讓人浮想聯翩。比如白勝的綽號「白晝鼠」,總讓人覺得他的功夫永遠是徒勞的。太歲,治多星等綽號更讓人忍俊不禁。然而,這些綽號只是娛樂而已。在《水滸傳》中,其他三個綽號實在讓人膽戰心驚,毛骨悚然。第二,大名鼎鼎的及時雨宋江只能排在第三位。宋江,及時雨叫寶儀孝義黑三郎。宋江先是直接或間接地傷了閻婆惜的性命,然後連累了青州城上百個無辜的家庭。
  • 梁山108好漢,有5個綽號名不副實,放到現代,愛面子的人喊不出來
    眾所周知,四大名著《水滸傳》裡,梁山一共有108好漢。他們除了有各自的本名,還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而且,這個綽號甚至要比他們的真名傳播得更廣。 就像宋江綽號叫做「及時雨」,這個綽號的意思不難理解。宋江是出了名的仗義,這也是他為何能穩坐梁山頭把交椅的原因。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看不懂的5個綽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漢形象。一些梁山好漢比如武松、林衝、魯智深、宋江等人的故事都深入人心。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就是108位梁山好漢都有自己的綽號。梁山好漢的綽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水滸中這幾位好漢,綽號很有趣讓人忘不了,張青的綽號要排第一
    其實他們人手一個的標配綽號,絕對是讓人看了就很難忘記的,今天我們不說那些有名的,我們來說有意思的綽號。排名第四的是柴進,他的綽號叫做小旋風。在水滸當中,梁山上面的最高領導人是宋江,他既有資產也有地位,但是在柴進面前,他還是要稍遜一點的,因為柴進他可是大周皇帝的後代,他擁有著最為純正的皇室血統,所以宋江無論是從家世還是從社會地位這方面來言,他都是比不上柴進的。
  • 水滸傳:這3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是啥意思?聽著霸氣,細品就是罵人
    水滸傳:這3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是啥意思?聽著霸氣,細品就是罵人導語:說到綽號,通常是根據人的特徵來起的,或者是外貌、或者是性格、或者是能耐,綽號可以表達對一個人的尊敬,也可以包含著對一個人的嘲弄,這就是中國人的小智慧,不是直接罵你,而是拐個彎,把輕視藏到表面的恭敬裡。
  • 梁山最費解的3位好漢:名氣小,綽號怪,沒啥功勞,排位比燕青高
    《水滸傳》中,雖說梁山上有108將,但真正耳熟能詳的也就那麼幾位,比如宋江、武松、林衝、魯智深等。想想也正常,哪能誰都寫到?都是花朵,沒有綠葉,還能稱得上名著嗎? 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費解之處。比如這三位梁山好漢,名氣小,綽號怪,沒啥功勞,排位比燕青高?下面咱就解讀一下,為何會是這種模樣。
  • 梁山108將裡5個奇怪的綽號,現代人都不好意思講
    導語:梁山108將裡5個奇怪的綽號,現代人都不好意思講梁山108將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108將每個人都性格各異,有著自己的特長和行式標準。同時也就決定了這108個擁有不同的結局和出路。《水滸傳》思路巧妙,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精品,作者不但文筆好,還會給這108名好漢一人起了一個綽號。一般這些綽號都能夠代表著這個人的姓氏和作風。不過卻有5個人的綽號與行事風格完全相反,甚至可以說是奇怪的綽號。這要是放在現代,臉皮薄的人是講不出來的。
  • 梁山108將中有5個「打臉」綽號,擱到現代,臉皮薄的人都會臉紅
    眾所周知,水泊梁山共有108位好漢,他們因「義氣」聚在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瀟灑快活。此外,好漢們起的綽號也各有特色,畢竟綽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個人能力。可是在108將中,卻有5人起了堪稱「打臉」的綽號,擱到現代,臉皮薄的人都會臉紅。第一,「賽仁貴」郭盛,「賽仁貴」的本意是武功賽過薛仁貴,可是郭盛的武功實在是平平無奇。
  • 梁山死得最慘的好漢,被凌遲處死,犧牲極為慘烈,綽號已暗示一切
    《水滸傳》講述的是宋朝末年,君王無道,奸臣當道,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落草為寇,走上梁山,形成了一股不小勢力的故事。而在故事的最後,宋江接受了招安,成為了朝廷手中的棋子,而梁山中人也落得了不少的下場。而在這些人之中,也還有個非常慘的人,比如郝思文,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梁山死得最慘的好漢,被凌遲處死,犧牲極為慘烈,綽號已暗示一切。
  • 水滸傳:古代英雄成為水滸好漢的綽號,看看誰最不符合,霸王被黑
    作者/三耳歷史三國出英雄,水滸出好漢。水滸108位好漢,每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混得好,外號必須吊。水滸中這些好漢的綽號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些好漢是以自身的外貌為綽號,如:豹子頭林衝、青面獸楊志;有些好漢是以自己的武器為綽號,如: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更有些好漢綽號比較響亮,如入雲龍公孫勝,混江龍李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以古人(英雄)為綽號的幾個好漢,他們有的卻如其人,有的也差得太遠了吧!!!
  • 水滸中最霸氣的十大綽號,他的綽號最霸氣,讓人忍不住想要膜拜!
    你可能不記得一個人名字,但是那些形象的綽號你不可能忘記。水滸中108個好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綽號,那麼哪些綽號叫出來更為響亮,更為霸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第十 百勝將百勝將韓滔身高九尺,肩闊三停,龍眉虎目,猿臂狼腰,姿顏雄偉,天生神力,幼年遊歷天下,習得諸般武藝,善使一條棗木槊,人莫敢近。韓滔天生神力,人送外號「百勝將」。
  • 「旱地忽律」「活閃婆」「病大蟲」,這些綽號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過小說《水滸傳》的朋友,對梁山好漢都有很深的印象。每一位好漢性格各異,各有所長,愛憎分明。最有趣的,就是每一位好漢都有一個綽號。在江湖混,沒有個綽號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水滸傳》裡這些綽號,有些看字就知道什麼意思,但有一些你左看右看,還是不知道什麼情況?今天我們借著梁山好漢,來講講綽號背後的含義。
  • 水滸中有3位好漢,說話霸氣,綽號牛氣,可幹出來的事卻件件欠揍
    就是綽號!一個沒有綽號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江湖好漢,否則李逵都饒不了他。比如韓伯龍,混跡江湖數載,可惜卻沒撈到江湖綽號。於是他來梁山鍍金,拜了朱貴當大哥,就等著見過宋江正式入編,卻遭遇李逵,沒說兩句話就被李逵一斧子砍死了。但話又說回,有了綽號就算是江湖好漢啦?
  • 外國人翻拍《水滸傳》,好漢的綽號該怎麼翻譯?
    這個題目含蓄地描述了梁山好漢之間的聯繫;賽珍珠二是沙博裡(Sidney Shapiro)的百回全譯本 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漢),它被認為是目前最具權威、譯文最準確的版本,2004年,該譯本5卷本入選「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選本。
  • 水滸中最好聽的十個綽號,他的綽號最好聽,讓無數女人傾心不已!
    綽號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兩種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蘊涵豐富而儲蓄;他人所命,嬉笑怒罵、詼諧幽默。歷史上許多名人都有一個有趣的綽號,而綽號也使歷史名人更富個性化特徵。梁山好漢108個人就有108個綽號,有些綽號是非常好聽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好聽的綽號。第十 白面郎君鄭天壽,綽號白面郎君,蘇州人氏,銀匠出身,原為清風山三寨主。